(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13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以减少坠床跌倒的发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坠床跌倒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坠床跌倒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住院患者;坠床跌倒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2名男性患者与52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是60—92岁,均神志清楚,思维表达正常,能正常沟通和活动,且有陪护。将134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能、照顾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治疗方法具有均衡性,除在坠床跌倒方面的护理措施不同外,其他护理措施基本一致。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卧床时建议患者使用床栏,将常用物品固定放置.并在患者的病床安置警惕坠床的标识。当患者在起床后,建议患者应当首先通知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同时当患者使用降压、镇静药物或步态不稳时,避免突然由平卧位改为站立位。在坐位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保护带。尽量减少患者单独外出的机会,坐轮椅时使用保护带,在行走活动时要有人搀扶或视情况给予适当的辅助措施。护理人员应当建议患者穿着长度适中的裤子,并且穿戴防滑效果好的鞋子。病区保持地面整洁、干燥,不可有障碍物,在水池附近使用防滑砖或防滑垫。同时护理人员应当按时巡视病房,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2.2预防性护理
1.2.2.1风险评估
建立风险管理流程:筛选患者一风险识别一风险评估一风险分级一策略实施一效果评价。采用《住院患者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患者存在跌倒的危险进行评估,将患者的坠床跌倒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个等级。将容易坠床跌倒的危险患者进行等级登记,对于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在床头做好相关标识,指导患者使用约束带、保护具,要求患者在上下床、去厕所、下床行走时有专人陪护,教会患者渐进性活动(30s起床、30s站立、30s行走)等。中高危患者沐浴、如厕时,需要有人在厕所门外等候,与患者一同行走,当护理人员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要求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既往史、视觉、听觉及平衡能力等情况进行制订,做到全面细致且容易操作。要求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做出及时评估,跌倒高危人群包括高龄、行走不稳、及精神意识障碍等患者,护理人员应在其床头处做好标记以便识别,重视跌倒高危患者的护理工作。根据住院患者的病情评估制订出一份个体化的预防跌倒护理计划,由责任组长审核、跟踪护理计划。
1.2.2.2加强健康教育
①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宣传教育,应当在显眼位置安放适当的宣传提示小标语。手术前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增加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对住院环境的熟悉程度。②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态度真诚友善,取得其护理配合。③由责任护士结合相关宣传资料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坠床跌倒风险告知书》和其他预防坠床跌倒的宣传资料,说明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好发时段、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措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叫器,并与其达成共识,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对坠床跌倒后果严重性的认识,鼓励其参与到风险护理中。指导患者掌握、适应疾病与活动能力的体位、环境识别、活动方式以及穿着(衣着合适,穿防滑鞋)等知识。告知患者病房和洗手间、洗澡问呼叫器的位置,将常用物品固定放置,睡觉时将床拦拉起,家属陪护人员离开时要与责任护士联系。④合理指导患者用药:强调降糖、降压、镇静药、利尿等注意事项,尽管利尿剂可以减缓心血管患者的心脏负担,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脏功能.但是会导致患者的排尿次数显著增加,增多睡觉期间的起夜次数,从而提高坠床与跌倒的风险。
1.3评价指标
使用本院科室自主设计的患者满意程度调查表与跌倒发生率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与跌倒发生率进行调查,满意度评分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见表1。同时两组跌倒次数相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3小结
心血管内科患者由于生理机能下降、一过性脑缺氧、严重的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原因属于坠床跌倒危险人群。跌倒后引起的医疗纠纷、医疗费用增加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上的重视。防范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已经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积极预防坠床跌倒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患者实施坠床跌倒预见性护理措施后,患者陪护的防坠床跌倒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坠床跌倒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也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防范意识差.对护理的依从性低。本研究对患者及其陪护强化健康教育,通过可视教育并执行跌倒坠床分级护理,增加了患者及其陪护的感性认识,弥补了常规宣教容易遗忘的缺点,提高了陪护对跌倒的重视性和知识的掌握,增强了防范能力,同时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的责任心,因此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智利,黄惠根,魏丽君,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c):1093—1095.
[2]王辉,郭丽君,庄利梅,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8):69—70.
论文作者:朱纪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血管论文; 预防性论文; 内科论文; 措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