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特点及对策
□ 冯文彬
〔摘要〕 为探索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以天津市静海区实验小学412名六年级学生和静海区实验中学334名七年级学生为样本,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现状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研究发现:(1)六年级学习适应性不良检出率低于全国常模,七年级学习适应性不良检出率高于全国常模;(2)六、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心身健康、独立性和毅力六个内容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学段衔接;学习适应性;发展特点
学习适应性在周步成[1]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上有表述,认为它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有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通过学校多年的教学研究和观察发现,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在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对教师要求的承受性等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不适应,损耗初中本就珍贵的时间,对其自身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体验造成直接影响。HyunHee Chung、Maurice Elias和Kenneth Schneider[2]认为,从小学到初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校安置和学生角色。小学是任务中心的教学,而初中则是学绩中心的教学。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过渡中出现了显著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心理焦虑的增加和学习成绩的下降。另外,适应性还表现出性别差异。本文试图了解六年级和七年级的学习适应性发展特点,从而对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以达到初中、小学阶段无缝衔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天津市静海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412名(男生224人,女生188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12份,回收41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372份,无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90.3%。再选取静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334名(男生185人,女生149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34份,回收33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300份,无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89.82%。
(二)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量表施测,量表分为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中又含有3个内容量表。分析表明,该量表的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重测相关系数为0.75~0.88,具有较高的信度,具备全国常模。该量表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
(三)施测及数据统计
在初中入学两个月后,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施测。六年级被试采取同一时间进行施测,在经过培训的课题组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问卷。数据进行筛查整理,去除无效问卷,整理后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 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特点
1.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
经统计分析,所调查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等级分布人数百分比详见表1。
表1 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
表2 六年级学生在AAT量表中各维度的不良率
表3 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
表4 七年级学生在AAT量表中各维度的不良率
表5 学生在分量表和总量表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表6 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中的年级差异
由表1可知,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优等”的,占总人数的12.3%;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上”的,占总人数的31.6%;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等”的,占总人数的31.9%;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下”的,占总人数的17.2%;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差等”的,占总人数的7%。可以看到,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相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等级“差等”占比相同,占总人数的7%;但是学习适应性等级“中下”占比较少,占总人数的17.2%;学习适应性等级“优等”占比较多,占总人数的12.3%。
2.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检出率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主要是由于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还有就是性质相同的存货因为取得的时间批次等不同而造成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当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还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行业特点、产品特性等因素,做出科学论断选择。存货流转包括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外购存货的成本流转基本上与实物流转是相同的;而自制存货多数涉及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结转及在产品、产成品完工程度等问题而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存货成本需要在库存与销售之间进行分配问题。
在AAT量表测验的解释中,将“中下”和“差等”归为“学习适应不良”,全国常模理论比率为31%,本研究占比33.7%。本研究用“不良率”来体现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各维度的等级情况,不良率越高说明适应问题越严重。详见表2。
(三)借助CAI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充分利用好教学挂图、实物、手偶、简笔画、动作、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看景、听音、会意,直接理解英语和提高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汉语的介入,培养良好英语语感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表2可看出,六年级学生在AAT量表测验4个分量表上的“不良”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在AAT的9个维度中,有7个维度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只是在独立性(37.5%)和学习计划(34.6%)两个维度上高于全国常模。
(二)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特点
在AAT量表测验的解释中,将“中下”和“差等”归为“学习适应不良”,全国常模理论比率为31%,本研究占比33.7%。本研究用“不良率”来体现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各维度的等级情况,不良率越高说明适应问题越严重。详见表4。
由表4可看出,七年级学生在AAT量表测验4个分量表上的“不良”检出率中,学习环境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心身健康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在AAT的12个维度中,6个维度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对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学习热情(37%)的适应困难较为突出,其次是应试方法(35.7%)、朋友关系(35.7%)、心身健康(34.7%)、家庭环境(33.3%)、学习计划(33%)。
在横断研究中发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显著优于七年级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中,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和心身健康四个内容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在独立性和毅力两个内容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在各分量表中,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在心身健康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分析原因可能是进入七年级后课程难度增加,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又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致使学习上存在挫败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从而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适应不良。本研究又显示,七年级学生在独立性和毅力两个内容量表得分显著优于六年级,分析原因可能是进入初中后,学生身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些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意为此阶段学生从心理上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在独立性和毅力两方面的增强,但是这一阶段心理还表现出不稳定性,情绪易波动,经常伴有焦虑、孤独、暴躁等表现,这可能是身心健康内容量表得分有所降低的原因。
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他能够听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向他逼近。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它已经到了他耳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他那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或者,至少也是他凭着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2.1.9 锰。2012年全市叶片锰平均含量为167.40 mg/kg(表1),说明锰的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这与果园较低的土壤pH和土壤透气性不良有关。果树锰含量过高易产生毒性,表现为粗皮病,韧皮部坏死枯斑,通常土壤pH 5.0以下尤为明显。高的土壤 pH(>6.3)易导致锰缺乏,相反,低的 pH(<5.6)会导致锰过剩。土壤 pH 4.5提高到pH 6.5,土壤锰的有效性降低30 ~50倍。如果锰缺乏,在落花后10~14 d喷布一次硫酸锰(浓度约4 g/L)即可。
2.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检出率
1. 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
6.吃黑 黑是指黑色食品。营养学家早就指出,天然食品中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与食品的种类有关,还与自然色泽有关,其中黑色食品中营养价值最好。属于黑色食品的有黑米、黑芝麻、黑大豆、黑麦、黑木耳、乌鸡、甲鱼等,它们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滋补食疗功能,并能提高免疫力,有抗癌防癌功效。
由表3可知,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优等”的,占总人数的7.7%;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上”的,占总人数的27.3%;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等”的,占总人数的31.3%;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下”的,占总人数的30.7%;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差等”的,占总人数的3%。可以看到,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相比,七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等级“差等”占比较少,占总人数的3%;但是学习适应性等级“中下”占比较多,占总人数的30.7%。
养猪是我国的传统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大部分生猪是以农户散养为主。自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生猪的生产,我国养猪业在品种、饲料、疫病控制与净化、生产工艺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技术和研究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生猪生产的发展历程并不顺利。就目前生猪整个产业发展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综上所述,安列克联合缩宫素和益母草比单独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好并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三)六、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性检验
在总体上,六、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差异,在总量表得分上,六年级高于七年级,但差异不显著(t =0.069,p >0.05)。在各分量表中,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t =10.026,p <0.005)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在心身健康(t =8.309,p <0.005)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在各内容量表中,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热情(t =4.183,p <0.05),学习计划(t =21.180,p <0.001), 听课方法(t =4.073,p <0.05) 和心身健康(t =7.241,p <0.01)四个内容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六年级学生在独立性(t =6.148,p <0.05)和毅力(t =3.930,p <0.05)两个内容量表上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在其他内容量表上六年级得分均高于七年级,但差异不显著(p >0.05)。详见表5、表6。
三、讨论
(一)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总体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比率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相比优于全国常模 ,在AAT测验4个分量表上的“不良”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在AAT的9个维度中,7个维度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只是在独立性(37.5%)和学习计划(34.6%)两个维度上高于全国常模。可见本次调查的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较好,说明静海实验小学长期坚持的自主教育理念,已经内化为学生的基础素养,今后可在独立性和学习计划两方面加强教育。
(二)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总体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AAT测验4个分量表上的“不良”检出率中,学习环境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心身健康低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在AAT的12个维度中,6个维度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分别是学习热情(37%)、应试方法(35.7%)、朋友关系(35.7%)、心身健康(34.7%)、家庭环境(33.3%)、学习计划(33%)。可见进入七年级后,学习态度存在突出问题,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缺乏学习策略,表现为在应试、做计划、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方面出现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朋友关系和家庭环境也对学生的适应性造成了影响;心身健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结果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具有区位优势的实验中学,为什么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不良检出率会高于全国常模?为什么同一所小学的学生六年级时学习适应性优良而升入初中后却出现了明显的不良适应性呢?
(三)六、七年级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经统计分析,所调查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等级分布人数百分比,详见表3。
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很好地改善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累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能够提高写作的能力,将阅读的成果和自我情感更好地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研究小学初中学段衔接的必要性
有研究表明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3],本研究的调查发现,小学与初中学段间学习适应性出现了显著变化,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有明显的降低。我们认为造成学习适应性水平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初中阶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习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二是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个性发展特点变化显著,这个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是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4]。那么怎样去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达到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无缝衔接,这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的教育就需要延伸视角,着眼于初中的性质任务,初中阶段的教育也需要适当下延至小学生活的过程中,为小升初做足功课。“衔接”不仅仅局限于“同一招生区域内”的小学和初中,对于所有的小学段与初中段都有普遍性。
四、教育策略
学习热情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教育凡事都要求快速和高效,不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先产生兴趣,剥夺了现实学习生活与他们梦想的联系,这样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很难再维持[5]。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进入中学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降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那么,激发学习热情是首要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学习的热情
为了使小学初中阶段学生更好地衔接,首先应该认真强化小学段、初中段这两个学段在“学校+学科”内涵上的真实衔接,打破因为行政管理的方便之需而设置的小学段和初中段的人为藩篱;其次是加强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学生适应性品质。现提出以下教育策略。
一是树立多元评价意识,对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某几项主科的学习成绩,每门课的评价同样重要。不要求学生每一学科都要优秀,正相反,只要有一科还不错的学生,就一定要对其进行表彰和肯定。尤其是所谓的副科成绩好的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不足,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多给予一些肯定。正面鼓励和肯定是孩子保有学习热情的重要外因。
本项目的大豆制品褐变控制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虽然添加剂中焦亚硫酸钠的添加量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亚硫酸盐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神经毒性,我们想寻求一种更绿色、更健康的添加剂或工艺来代替焦亚硫酸钠。故本项目后续还将进行大豆制品无硫防褐变技术以及复合有机酸和金属离子[14]抑制褐变机理方面的研究。
二是尽可能丰富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鼓励教师以自己的能力特长开设音乐、体育、美术等兴趣特长课程,英文赏析、演讲与朗诵、历史讲坛等延展性课程,有助于学生进入学校后能够发挥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找到兴趣点,提升自信心的同时提升学习的热情。
(二)学习技术指导
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在应试方式上存在适应不良,学校可以组织初中教师到小学参加教研教学活动、听课,让小学、初中教师相互了解彼此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了解小学生考试方式和应试方法,以便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应试指导。
(三)优化学习环境
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在家庭环境和朋友关系两个维度上不良检出率高于全国常模,针对此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成立家长学校,分阶段开展家庭教育,杜绝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小学初中衔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在一致性,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顺利度过衔接阶段。
二是组织活动,增进了解,结交新朋友。在活动中促进新集体成员之间的了解,增强归属感,结交新的朋友。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身心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特点结合本次调查结果,需加强六年级学生独立性教育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建立家校联系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独立性教育,具体措施有:鼓励和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对七年级新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新生适应性训练、学习心理辅导、价值观探析等。
(五)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例,进行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整体设计,研究各课程的九年一贯(特别是六、七年级间)的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序列(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并将发展学生兴趣、培养良好习惯与学法、培养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等能力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HyunHee Chung,Maurice Elias and Kenneth Schneider.Patterns of individual adjustment changes during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8,36(1):83-101.
[3]刘玥,刘红云,游晓锋.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调节作用: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研究[J].基础教育,2015(8):96-104.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吴文博.让孩子在压力下依然保有学习的热情[J].人民教育,2018(11):67-68.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29-0004-05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天津,3016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标签:学段衔接论文; 学习适应性论文; 发展特点论文; 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