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有机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能力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上述原则,字里行间充满“有机综合”的思想。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上,具备有机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多项教育目标综合实现的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时一个教育目标通过一个活动来实现,有时一个教育目标通过多项活动来实现,而有时一个活动能实现多项目标。依据教育目标选择活动内容,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号入座,而是应当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尤其是有的活动由于时间、条件和人物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重复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对多项教育目标进行分析和有机综合,力求使其能通过一次活动得以实现。
例如,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前后统一安排全园老师和幼儿到某一风景区进行一天的游览活动。这是难以重复的机会,作为带班老师就应当善于把认知目标、语言目标、审美情趣目标、健康目标、社会性目标、爱国情感目标等,有机地综合在这样一次活动中。
二、对教育内容进行综合安排的能力
目前,很多幼儿园采用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形式,组织起纵横有序、互相联系的教育内容。从纵向看,无论是同一主题系列活动内容,还是围绕主题的各科教育内容,都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从横向看,常常是一日、一周甚至一个月的各项活动内容之间都是互相呼应配合的。
这种教育形式既重视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重视把部分综合为整体。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有将有关教育内容有机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能力。
三、对课程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多种教育模式,这无疑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目前看,有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育模式”;有强调幼儿认知规律的“单元教学模式”;有强调社会生活知识的“主题教育模式”;有强调幼儿基本活动的“游戏课程模式”;有强调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分科教学模式”;有强调运用多种手段的“综合教育模式”;还有强调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教育模式”,等等。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认识到,“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用单一的课程模式一统天下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可能的。多种课程模式并存是一种科学的现实的选择。所以,教师要开展好教育活动,就必须对各种教育模式有所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吸收,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四、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
所谓教学过程的综合设计,即按照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经过综合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划分和编排。这里需要教师针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教育目标,结合时令、节日、环境条件,选出适宜的活动主题,并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将教育内容安排到具体活动中去,把活动准备、活动方式、活动顺序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例如,小班音乐活动《春天》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是这样安排的:先上常识课,用语言描述春天;然后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观察,结合观察讲述,使“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等歌词内容为幼儿形象地理解,形成对春天景色的真实感受;最后,教师动情地教幼儿学会唱《春天》这支歌。这便是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设计。如果不先作常识性铺垫、具体观察和语言训练,幼儿就很难理解歌词内容,也很难以真情实感来唱好歌曲,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设计,帮助幼儿从认知到情感逐层加深对春天的认识。
这样的综合设计,把对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利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五、对教育手段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我们知道,“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教育主题是根据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提炼出来的,而教育手段则是完成教育主题、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能不能对教育手段进行有机综合运用,不仅关系到教育的效果,而且直接反映了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所谓教育手段,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等,其中包括游戏、观察、绘画、游览、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
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多,如节日性主题“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季节性主题“美丽的春天”、情感性主题“好朋友”等等。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制订和实施教育目标时,应考虑不同年龄和不同班组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机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对教育环境进行综合创设的能力
环境创设不是为了迎合成人的口味,也不单是为了整洁美观,而是为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教师创设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环境,教师若没有对教育环境进行综合创设的能力,就很难达到“相适应”的目的。
教师对教育环境进行综合创设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围绕和配合教育主题创设环境上。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容易与教育目标“相适应”。
实际上,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在教育活动中经常缺少明确的“主题”,所以在环境的布置和创设上也缺乏“主题”,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一点,有待教师提高认识,增强能力,不断改进,使环境创设成为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估的能力
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是教师总结工作经验,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既可以活动一次评估一次,也可以在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之后进行终结性评价。作为幼儿园教师,其评估能力表现在善于进行有机分析、综合,全面科学地作出总结。如在一次综合性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项分析评估进而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总结,并写出总结材料。
不论是单项性评估还是阶段性终结性评估,其主要功能都是评定幼儿掌握了什么,达到了什么程度,以便积累经验。相比较而言,进行终结性评估,尤其需要具有综合能力。通常学期结束时宜采用综合评估方法。所谓立体三维评定,一是评估目标的多维性:对体、智、德、美以及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品质,多角度、多侧面地全方位评定;二是评估内容的多维性:对知识广度、反应速度、理解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三是评价方法的多维性:运用标准测验法、行为观察法、成果汇报法等进行评估。总之,教师只有对自己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综合评估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