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技术探讨论文_李林

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技术探讨论文_李林

摘要:给排水管道一直是城市道路工程必须同步配套的基础设施之一,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时一定要结合现阶段城市的发展现状,统筹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确定管道的规模容量和建设标准,尽可能近远期结合,提高管道运行的适应能力,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好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兼顾管道投入运行阶段的维护方便,充分发挥管道的输送功能和经济效益,推动城市和谐、稳健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某城市道路工程,部分现状给水管在高速路范围内,影响道路施工,需迁建管段12处,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管的优化,新建管道管径DN150~DN1000,新建管道长度共约4km。新建管道穿过高速路闸道路基时,管径小于DN300采用直埋敷设,管径大于DN300采用过路箱涵保护;管道在箱涵里面架空敷设,支墩每6m设置一座,过路箱涵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长度为9m。新建给水管道穿过河涌时采用沉管方式敷设。

2 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优化的必要性

2.1 排水现状

该项目排水系统过于重视雨水的排放功能,而忽略了两侧的雨水排放,道路两侧不设置污水排放系统。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两侧建设了大型的住宅区,将雨水排入道路的边沟中,从而导致“雨污”合流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2给水现状

由于当地供水较为紧张,因此部分地区新建道路设置了完整的给水系统,管径压力满足规划要求,但也有部分道路不设置给水管,且部分管径及位置不能满足规划要求。

2.3 给排水管网优化的必要性

在城市道路优化中,给排水管网是城市优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给排水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深化给排水设计,以满足当地的供水需求。同时,通过对给排水管网进行优化,满足了道路两侧雨水排放的需求,有利于改善道路周边环境。

3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设计

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是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重要课题。城市工程管线种类繁杂,我国现行建设管理体制下,各管线的管理部门、功能和施工时间无法统一,在城市道路的有限断面空间需要综合安排和统筹布置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燃气、通信、电力和热力等多种管线,需要避免各类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互相冲突和干扰,保证城市工程管线的顺利建设和后期正常运行。 按照行业惯例在市政设计院,道路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是由给排水专业负责,所以在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前期,必须首先进行工程管线的综合布置策划设计,给排水设计工程师需收集各类工程管线的专项规划,合理确定设计的道路地下空间需要敷设管线的种类、容量规模和位置,将不同管道的线路工程综合布置在道路断面空间中。 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时,一般是根据道桥专业提交的条件图,包括道桥平面图、道路标准横断面图、桥涵布置图和道路总断面图等,综合分析给排水管道和其他工程管线的空间分配,要提前考虑好管线过桥涵的跨域方案、各类管线接户支管预留交叉、道路交叉口的管线衔接和受限节点处理措施等因素,如果出现特别困难时应向道桥专业反提条件进行协调,提出综合解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管线综合布置设计在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和相关上位规划的前提下,首先参考当地工程管线综合管理的习惯做法,例如“电力和给水布置于道路东或南侧,通信和燃气布置于道路西或北侧,电力和燃气尽量不同侧布置”之类的规定,如此管理有利于不同道路的同类管线顺畅衔接和安全间距控制;另外还要考虑道路设计项目的场地条件和地质情况,兼顾施工阶段的管槽开挖和支护空间需求,统筹不同管线外壁的净间距,注意管线附属构筑物的结构尺寸避免检查井压在相邻管道上造成管线检修困难。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还应当落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秉承着因地制宜、科学建设的原则,严谨参照管线入廊制度明确入廊管线种类和建设规模,规范管线埋设避免二次开挖。

4市政道路给水管道设计

给水管道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城市规划的需求,再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供水安全性,保证供水系统建设效率。 给水管道设计应说明管道位置、管材及接口、管道防腐、管道附件及附属构筑物,管道横穿道路及深覆土段的特殊处理措施,管道安装、试压、冲洗消毒的要求,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要求等。要结合当地区域内的给水设备应用情况、地形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进一步归纳技术资料,从而确定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方案。管材耐压等级选用、支管布设间距和附属构筑物建设标准的设计参数取值应遵循经济适用性,不宜盲目提高标准。 道路给水管道工程图纸一般包含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管件结合图、管道附属构筑物建筑安装图和各类附件井建筑安装图,设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适宜的比例。具体设计时应注意周边给水管网的接口衔接、消火栓布置间距,节制阀、排气和排泥节点布置应统筹协调,避免出现低点排泥阀两端节制阀距离过长的现象。

5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设计

5.1雨水工程设计

由于本工程所处地区建设条件复杂,因此为确保雨水管网规划的合理性,需要对管网进行核算,且要结合城市防洪需求、道路周边环境以及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合理地选用设计参数。由于雨水工程的特殊性,故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对降雨水文资料进行收集,并遵循快速排放、经济的原则。另外需要注意,雨水工程设计要确保与原道路两侧边沟、排水沟等设施相协调,确保道路排水体系的统一性。道路排水设计是为了将道路路面雨水快速排出,其排水方式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其中,纵向排水主要采用边沟排水,横向排水主要采用涵洞排水,这两种方式的应用是为了解决被道路截断的地面雨水。在城市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解决道路两侧雨水排放问题,还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便将雨水排入江河。为了实现道路雨水优化,应结合原道路排水需求,严格核算雨水管渠的断面和标高。该工程采用市政排水管网和道路排水沟两种排水系统,这两种系统可以共同使用。

5.2污水工程设计

为了确保本工程污水管道设计的合理性。在道路污水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应注意:①对于处于市外地区的道路,由于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当地现状的污水排放要求,因此要按照城市整体规划进行污水管布置,合理确定污水的临时排放口,为以后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能够通过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②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如果道路纵断面发生变化,就需要对污水的流向进行调整,并加强与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的沟通。③在污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应采用远期规划与现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并深入现场对道路两侧用地性质进行调查,做好污水流量的核算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给排水管道设计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首先提出了市政道路管线综合布置的设计要点和技术思路,而后探讨了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希望相关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同仁和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积极肩负自身的社会职责,做好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以及设计等各项工作,在设计阶段就综合考虑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和运营需求,切实提高城市给排水管道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城市工程管线功能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189-2016)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技术探讨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