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九二一地震与校园重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地区论文,二一论文,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地区九二一地震与校园重建模式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15秒,在台湾地区南投县集集镇、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处,震源深度8公里,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震后,由台湾行政部门公布的死亡(含失踪)人数为2378人,有40845栋房屋全倒、41373栋房屋半倒。
台湾地区的灾后重建分多个层面进行,大体可分为私领域与公领域两大部分。私领域包括私有产业的重(修)建、都市(小区)更新等;公领域则包括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学校、行政等公共设施之重(修)建。在公领域的重建内容中由于学校工程涉及重大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特别的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也在重建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由于灾区幅员辽阔,横跨多个行政区域;加之受灾学校大小不同,重建资金来源不一,而民间出资者又各有不同意愿的参与方式,因此,整体校园重建的工作主要分成两大类组进行:
第一类组,以“政府经费”投入重(修)建,共计约新台币135亿余元,其中再分为:
(1)委托专业营建管理(Profession Constructional Management)方式,依区域分两大系统进行:
i 由亚新工程顾问公司负责协助云林县以南校园重建,其中包括22所较大型学校重建(组别A)。
ii 由内政部营建署代办苗栗县、台中县及南投县41所较大型学校重建(组别B)。
(2)较小型学校重建工程则由地方政府或学校自行办理(组别C)。
第二类组,以民间(机构)经费认养或捐建(组别D):
组别D中包括慈济功德会(49校)、红十字会(15校)、台塑集团(12校)、新光集团(12校),及佛光山、TVBS企业等,共计认养(捐)155所学校,经费超过台币94亿元。
两大类组的重建模式各有不同的特色。民间经费认养或捐赠的部分,因不涉及“政府采购法”的约束,依各自的意愿选择重建的对象,并自行延聘建筑师及自行委托营造厂完成一贯作业,脚步相当灵活,地震后一年内即有新学校陆续完成。而民间机构中,慈济功德会参与重建的学校最多,由于慈济不论在指挥系统、设计形式、营建监控各方面都有健全的组织与明确严格的标准,在总体校园重建的成绩中,表现相当出色。
以“政府经费”重建的类别中,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扮演核心的地位。由于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面对在类型、大小、区域、需求各方面皆有相当大差异的大量的重建方案,因而决定采取项目管理方式进行,由专业工程单位代为处理,其程序如下:(1)建筑师甄选,执行新校园规划设计;(2)审查设计书图;(3)依“政府采购法”办理公开招标;(4)工期及质量控制;(5)验收。
事实证明,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将繁琐的行政工作交由专业团体代理代管后,不仅提高了效率,缩短了重建流程及时程,更重要的是让主管全台湾校园重建的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能有余力从较高的角度审视重建的方向及质量。
在校园重建的推动过程中,除了学校(使用者)、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行政主管)、民间机构(社会力量)之外,另有一个居于枢纽地位的角色——“灾区重建委员会”。这个临时编组的跨部会组织,以灵活的手法协助专业者突破了许多建筑及行政法令的限制,在一团混乱的灾区中替专业者迅速清理出重建的道路,成绩斐然。
图1 重建架构图
新校园运动的发轫
1.台湾校园的转变
台湾地区的校园建筑形式,在九二一之前,除了少数大专院校之外,一直是较为保守僵硬的。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殖民时期、国民政府训政时期、戒严时期等等外在环境的影响,“整齐单一”、“管理方便”成为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另一方面,因为大多数学校兴建于台湾光复后的穷苦年代,以满足需求为最高目标,谈不上形式与空间的内涵。于是乎“工”字形、“口”字形成为最常见的校园配置形式,“火柴盒”则成了台北都会到澎湖离岛校园建筑的共同形式;学校的大与小差别仅在于楼层数的高低。近几年来,虽有宜兰的小区化校园表现了丰富多元的一面,但毕竟是少数特例。
随着时代的演变与生活素质的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也渐渐产生革新。学校已不再被视为单一的传与受的场所,新的教育观念,譬如协同教学、班群概念、师生关系、学校与小区关系等等,逐渐得以探索与发展,传统的校园环境已不足以支持新的教育理念及行为,新校园的理念渐入人心。
2.校园重建的方向
九二一地震后,当许多学校被夷为平地、当社会各界殷殷期盼帮助灾区重建新校园的时刻,作为统筹总体方向的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面临的问题是:该给灾区重建什么样的学校?除了不会被震垮的标准之外,该赋予新的学校什么样的质量?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接受了学界、教改团体及建筑实务界等专家的建议,灾区校园重建决定朝具有进步与改革意涵的“新校园”的方向发展。因九二一而兴起的一波“新校园运动”于是开始。
“新校园运动”的目标与原则包括:
(1)确保安全、健康、舒适的无障碍环境;(2)落实高效能且符合机能的教学环境;(3)营建可供作小区终身学习及景观地标之核心设施;(4)依据校园整体规划原则,推动校园重建工作;(5)组成校园规划重建小组,落实开放公共参与;(6)建立校园与学区、小区资源之整合与共享模式;(7)确保校园重建期间,学习与生活环境质量;(8)永续发展的绿色校园环境。
然而,徒具观念不足以推动实践。在以新校园为目标的重建工作之前,有几件事是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完成的:
(1)建立透明公平的评选机制——不容否认的是,台湾公共工程的建筑师甄选,长期以来经常发生不公平、不健康的作业方式,让专业者望而却步,许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专业者对公共工程常是敬而远之。
(2)拟定真实明确的建筑计划书——没有好的问题就难有精彩的答案,因此,在进入实质的建筑设计之前,应先由使用单位拟定包括空间计划、小区环境特质及学校发展目标等的建筑计划。
(3)提供具体可行的设计规范——新校园的抽象目标必须由三度空间的设计逐步落实,为了减少专业者摸索的时间及避免专业者不同角度的解读,提供一套包含不同层级及尺度的设计准则是有必要的。
针对上述问题,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一一作了努力:
(1)不顾既有“生态”的反弹,自行组成“评选委员群”,委聘具有公信力的学者专家,为公正评选建筑师把关,排除了过往由“地方势力”控制评选结果的弊病。由于“评选委员群”事前公布,设计团体从公布的委员名单中感受到主办单位想要办好评选的心意,因而许多以往不参加公共工程竞图甄选的好手决定上阵,充实了重建的设计阵容。
(2)由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教育主办单位协助各重建学校,依地域、小区人口、预估学生人数、学校发展终极规模等数据推导所需教学空间及行政空间的数量,完成建筑计划书。
(3)由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编制了一套“地震受灾“国民”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规范”。为未来的设计工作定调。在这份规范中,对所谓“新校园”作了一番批注:
在九二一地震发生后,灾区国民中小学校建筑受创甚巨,虽然受损的学校亟待复原,但重建工作者于此时刻同时也必须体会与了解,本次的学校重建工作,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与挑战性的任务,在思考重建、整建、修复学校校舍时,不必也不应再制式地去复制传统学校建筑形式,而应妥善把握此次契机,以前瞻性的眼光,来构思落实新教育理念下之新学习环境、新学校建筑。换言之,诸如教育改革诉求中之人本教育、开放教育、小班小校、终身学习、校园开放、绿色学校……等新的教育思潮及观念,可在学校建筑规划设计时予以充分的考虑。期盼以开放的规划设计程序,结合小区总体营造之公共参与,引进新的计算机媒体教学设备,应用新的建材营建科技,来创造符合新世纪、新教育需求的新学校。
图2 校园重建流程图
3.校园重建启动
2000年6月底,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公布了A组的甄选办法(B组另由项目管理亚新公司依传统模式办理甄选)。为简化作业程序及降低作业成本,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将第一批33所学校的重建工程,分成24个设计案进行建筑师甄选。这次大规模甄选吸引了台湾地区近百个建筑师事务所或设计团队参与,最后选出了22个团队执行这24个标案。
为了鼓励参与,主办单位简化了程序及送件内容。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的甄选文件中明确指出了三个主题:希望能对教育改革与校园空间有整体的想法,希望能对小区与生态的因素有所反映,希望能借助参与式的设计方法完成规划设计。参选的建筑设计团队只被要求表达对上述主题的看法,不仅无须提出精确的设计案,所提交的服务建议书甚至被限制在25页的篇幅之内。这种做法与传统的官腔官调的方式有很大差别,自然也吸引了原本对竞标不抱期望的人员的参与。这批被甄选出来的团队包括了北中南各地及老中青各代。
4.设计过程
灾区校园重建除了设计质量的要求外,时程是另一项挑战。
所有设计团队在2000年8月17日完成签约。根据合约,设计团队必须在14天内提出设计方案,28天内讨论定案,并在定案后45天完成发包图说(其中包括预算审查等)。事关灾后重建与百年大业的校园重建案竟要在短短数周内设计完成,令自我期许甚高的建筑师们感到相当不安。然而,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告诉大家:这是政策!因为要尽快使灾区学生迁入新的校舍,校园重建的工作形同军事任务。
尽管大家心里充满着无奈,也只好配合政策进行,时间的不足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弥补。从8月底到11月中交件的这一段时间中,分居南北的设计团队,以灾区为核心,频繁地来回奔驰。以周为频率,密集地进行与使用单位的设计讨论;设计定案后立即进入请领建造与发包图说的制作。所有参与的建筑师似乎都忘了计较成本,仿佛在一种救赎心理的驱动下完全投入了。
由于基地状况、法令规章、行政程序等外在因素,每个个案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原本分散各地、不相熟识的设计团队,这时组成了大家称之为“新校园运动建筑师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互助性组织。许多个别问题经“合作社”传播后都能获得适时的响应,及时解决了一些问题。
“合作社”发挥的最大功能其实是在设计团队与行政单位的沟通方面。从设计时程的确定、书图审查流程的简化、发包程序的规划,都经由“合作社”代表所有设计团队与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及营建署协商沟通,省却了许多个别作业的时间与精力。
12月底,所有的设计案陆续修正完成,接着即进入了发包阶段。
5.发包与施工过程
台湾的工程招标作业长久以来是以“最低价决标”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决标模式是只认数字,不认品牌,更不认质量。谁出的价钱最低,工程就属谁。廉价竞争的结果,是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甚至造成劣币逐良币的情形,好的厂商陆续退场,公共工程陷入恶性竞争的战场。
为了避免重蹈上述覆辙,“合作社”大胆提出了“最有利标”的决标方式。所谓“最有利标”就是经过评选的过程选出优良厂商承揽工程。这样的机制使价钱不再是决定因素(甚至是非考虑因素),过去的业绩、口碑、品管能力,及对本案的了解程度成为了决标的依据。透过公开而面对面的评选过程,厂商的优劣将一目了然。在这样的模式下,过去的表现越好,公司越上轨道,就越有机会得标;简言之就是良性竞争的机制。
经过“合作社”与政府部门的密切沟通,加上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终于获准于九二一重建工程采取“最有利标”方式决标,这算得上是台湾公共工程的一大突破。执行的结果,虽因作业模式生疏导致部分评选技术上出现些许问题,但总的来说,不论厂商水平、营建成果都让各级满意;最重要的,重建最关心的时程控管上,也大都达到目标;发生工程争议事件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一般“最低价标”的工程。
2001年3月,所有的设计案都招标完成,灾区校园重建进入了施工期。5月11日,所有的设计案在联合办公大楼举办展览。2002年底,所有重建工程陆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