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芦山县人民医院 625600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20例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的护理过程,找出护理原发性婴儿肠套迭患儿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使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20例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的患儿进行精心护理优质的护理,4例患儿采用空气灌肠的方法后解甩套迭解除,经禁食、胃肠减压、输液,抗炎等治疗3天后痊愈出院;16例患儿手术治疗后痊愈;无一例患儿发生肠坏死而切除肠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儿肠套叠病情凶险、手术风险大,且患儿不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优质合理的护理,提高了肠套叠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儿的生存质量,使机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原发性小儿肠套迭;临床观察;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患儿,男14例,女8例;年龄:5-9个月的10人,9个月至1岁5例,1岁至2岁3例,2岁月以上2例。发病季节:春季8例,夏季1例,秋季9例,冬季2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16例;20例全部痊愈,无一例患儿发生肠坏死而切除肠管,并发症发生。
2 临床观察
2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列症状:(1).患儿阵发性哭闹,持续性加重;(2).便血;(3).腹胀、呕吐,停止排气;(4).右中腹可触及腊肠形肿物;(5).直肠指检,可见指肠血染。
3 护理措施
3、1 护理评估
3、1、1入院后评估:护士首先认真向患儿的家属询问病史,询问患儿的饮食习惯,近期有无饮食不当,所食入的食物内容,有无过敏史,饭后有无剧烈运动,近期有无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史及个人卫生史;患儿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患儿对腹痛等症状不能正确表达,只知道哭闹,要询问家属患儿哭闹的时间、程度等。同时,因为患儿不能正确表述病情,家属大多比较紧张,要安抚好家属,前向家属解释此病的特点,取得家属的配合。
3、1、2 术前评估:(1)局部:评估腹部是否对称、胀满、是否见肠型,有无压痛、程度、有无腹膜刺激征及范围、程度。(2)全身状况:有无脱水、休克的征象,如生命体征有无变化、眼窝是否凹陷、皮肤弹性是否正常。(3)辅助检查:各项检查结果是否提示有酸碱、水电解质紊乱、腹部平片、腹部彩超是否提示有阳性体征。(4)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恐惧状况,安慰患儿,去除其紧张情绪。了解患者儿家庭及社会、经济支持状况。
3、1、3 术后评估:评估患者儿有无腹腔内感染、肠瘘等并发症;腹腔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了解患儿是否因肠坏死有肠管切除。
3、1、4 出院评估 患儿出院时了解患儿生命体检是否正常、饮食状况、排气和排便恢复情况、伤口恢复情况、有无肠瘘并发症未愈、引流管是否拨除等。
3、2 正确作出护理诊断,制订完整的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此类病的护理诊断主要有:A、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及胃肠减压有关;B、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C、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D、潜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坏死、肠瘘、甩粘连等。
3、3 护理目标:体液平衡得以维持;非手术治疗的达到患儿腹痛程度缓解,主要表现为患儿停止哭闹,配合、精神状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的预防或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患儿痊愈出院。
3、4护理措施:
3、4、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患儿的哭闹是否停止、精神状况、面色、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腹痛、腹胀是否减轻得到缓解;呕吐是否缓解;排便排气的时间;腹部包块是否解除。并将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地进行记录。
3、4、2维持体液平衡:A、根据患儿脱水情况及有关的生化检查指标,合理制订输液计划,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液过程中严密观脱水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准确记录出入量,为医生及时提供补液依据;同时通过静脉输入身体必需营养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3 有效缓解疼痛:A、入院后立即禁食、胃肠减压、行空气灌肠;B、患病24小时内的不完全性梗阻的肠套迭可行腹部按摸;C、诊断明确后可用6-542或阿托品解痉止痛。
3、4、4 遵医嘱正确、合理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药物反应。
3、4、5 术前准备:需要手术的患儿,迅速为做好术前准备,包括A、备皮。B、敏试。C、立即采血作好术前检查,备同型血200至400ml。
3、4、6 并发症的预防:A、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患儿呕吐时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或让患儿坐起,轻拍背部。观察有无呛咳、咳痰、胸痛、寒战、发烧等;呕吐后及时清除口腔内容物并做口腔护理一次,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性状等。B、腹腔感染的预防: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合理补充营养,主要经输液补充。手术后排气、排便后可经口食入。主要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术后严密观察腹痛、腹胀是否改善,肛门是否排气、排便。观察大便的性质;观察有无腹部刺激征出现。C、肠粘连的预防:手术6小时清醒的患儿应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发生。
3、4、7出院指导:A、应避免腹泻,尤其是春秋季腹泻、呼吸道感染,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B、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C、.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因过度出汗等,如有出汗要及时擦干汗液,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D、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果酱般血便,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病。及时送医院就诊治疗。
4结果
该组病例20例,4例经非手术治疗住院3天痊愈出院,16例手术治疗后出院,住院时间7至9天,无一例发腹腔感染、吸入性肺炎、肠粘连、肠切除、肠瘘等等。
5讨论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此组病均为原发性肠套叠,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占95%。逆性套叠较罕见,该组本例仅1例,占5%。发病年龄在1岁以下15例,5~9个月的10例,发病率最高,1岁至2岁3例,2岁月以上2例。发病季节:春季8例,夏季1例,秋季9例,冬季2例。20例中12例患儿与饮食不洁、不规律饮食、食入蛋白质等等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下,5~9个月乳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婴幼儿回盲部系膜常不固定,一般要在生后数年内才逐渐固定附着于后腹壁;因系膜过长、松弛,致使回盲部游动过大,是该部位肠套叠发病的主要解剖因素。婴幼儿肠套叠病情凶险、手术风险大,且患儿不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难度。但是该组通过优质合理的护理,提高了肠套叠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儿的生存质量,使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肠梗阻.小肠疾病的护理.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06.06(18):236-242
[2]刘国正,魏长华,王贵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8-119.
[3]高梅玲.148例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69-70.
[4]冯建峰,张唐山,冯晓红.以意识障碍为表现并发肠梗阻1例.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0.
[5]卢清丽.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0-61.
[6]曾杰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合并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11-112.
[7]赵俭松.小承气汤加味联合常规保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61-62.
[8]权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7-68.
[9]范春梅.32例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2,9(4):60-61.7-68.
[10]章社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10-111.
[12]王建国.8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55-156.
作者简介:四川省芦山县人民医院 蒲凤英 女 40岁 邮编 625600 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蒲凤英,邓美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患儿论文; 肠套叠论文; 肠梗阻论文; 原发性论文; 有无论文; 婴幼儿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