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发展工作”_高等学校论文

论高校“发展工作”_高等学校论文

高等学校“发展工作”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高等学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主动寻求与“市场需求”间的结合点,建立科学的市场意识和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有序、高效、健康发展的路子,是不少人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一些高校已成立了专门的“发展委员会”或“横向联系办公室”,以切实做好高校的发展工作。本文拟对高校“发展工作”作一初探。

一、高等学校“发展工作”的目的

社会的巨大变革使我国高校都在寻求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高等学校“发展工作”的目的就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以期在机构的合理设置、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办学效益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1.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教育领域里的竞争,也表现为教育成本的竞争。我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是资源的极度短缺,另一方面又不乏随处可见的资源浪费。由于缺乏经济意识与效益观念,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经济联系,高校也同样存在机构臃肿、冗员充斥的现象,非教学类人员大大超编,行政管理费用膨胀,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生均成本较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教育事业费的利用率、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国际水平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校的自主权与财力余地很小,学校内部的分配与奖励制度往往打不破“大锅饭”,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制约。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后,可以借助市场这只遍及各个专业、各个层次的“触角”,获得教育需求的信息,及时调整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培养规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此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采取更主动、更灵活的形式与地方联合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2.缓解学校经济压力

无需讳言,虽然教育支出一直在我国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比例,但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比值不高,财力的局限决定了国家教育拨款的增长不可能超越一定的限度,而教育投资的成本却会因为生产力水平提高所导致的教育领域劳动力价格上扬、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和档次的要求提高以及受教育者对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的要求提高而不断增长。这就是虽然国家在教育上投下了不少资金,但几乎所有的高校仍感到入不敷出。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经费渠道的单一化也使得高等教育对国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高等教育基本上仍属于“供给制”而不是“谋生型”。

我国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高等教育底子薄,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开源创收能力差等原因,导致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且形势日益严峻:目前政府给高等教育的拨款不可能有大的增加;物价上涨,办学经费相对减少;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学校的经费投入要求相应增加;办学规模小、效益低,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发展。正因如此,缓解学校的经济压力也是高校“发展工作”的目的之一。

3.促进学校与地区共同发展

高等学校不仅仅只为地区培养人才,它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学校和知名度、拥有杰出的学者和一流水平的学科既是一个地区的骄傲,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后盾。开展“发展工作”就是为了使学校与社会更紧密结合。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博士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学术报告会上曾阐述过这一看法。也有的美国高校提出“学校与地区共同成长”的办学方针。学校的“发展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学校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双边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是继续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使地区觉得,支持学校就是支持他们自己,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进行投资。学校与地区相辅相成,学校发展了,地区也能从中受益;地区发展了,也就能给学校以更大的支持。

二、高等学校“发展工作”的形式

高等学校的“发展工作”就是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现阶段“发展工作”的重点无疑是筹资,它更多地是依靠学校的有形、无形的资源,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具体地说,它欢迎社会各界共建办学、设立基金、兴办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同时,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科技协作、咨询与策划、设计等服务,并根据投资者对学校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回报,诸如,授予荣誉奖、荣誉称号,设立永久性纪念标识、永久性冠名纪念等。目前,不少高校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争取社会资助和捐赠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比较可观,成为我国高教经费一项重要的来源。各校应积极争取,使之成为增加经费的渠道之一。例如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慷慨出资800 万元人民币资助南京师范大学兴建教育科学学院大楼;三株集团在南京大学设立学术论文奖;宝钢、东汽等企业也在一些高校设立了奖学金,资助部分优秀大学生。

2.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广泛吸收资金

联合办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高校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高校探索“穷国如何办好大教育”道路的需要。联合办学不仅可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而且某些形式的联合办学还可以争取到一定的经费。联合办学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共建型。例如:江苏省政府先后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达成协议,共建南大和东大;江苏省教委与苏州市政府共建苏州大学;苏大还与省财政厅、省司法厅、苏州市分别共建了财经学院、法学院、工学院。东南大学率先与金坛县联合组建了金坛学院,接着又先后与扬州、扬中、高淳、如皋和徐州贾汪等市、县、地区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南京大学也与通州、丹阳等市县联合办学,成立了相应的学院。苏州大学与锡山市、通州市共建了苏大“锡山学院”和“通州学院”。

二是拓展型。例如,南京大学以生物系、化学系和生物化学系为基础,与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联合,成立了以发展生命科学为目标的医学院。

三是合作型。例如,南京大学以国际商学院为基础,以地区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建立了MBA培训中心。东南大学等高校与南汽集团合作, 成立了汽车学院。

3.试行捐资助学制度

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不了考生及家长的要求。对于部分考分接近录取线的考生,愿意向高校捐助一部分经费的,不妨适当录取。例如,湖北省1995年进行了大胆尝试,允许少数高校招收一点捐资生,凡愿向学校捐助5 万元的考生,可将录取分数线下降一些,仅此一项,有的学校一次就可以增加数百万元的办学经费。适当降分,不会影响人才质量。有计划、有条件地招收少量捐资生,利国利民。

4.成立各种形式的高校董事会,多方筹措办学经费

国外许多大学都有董事会,其成员不仅参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而且有责任帮助学校筹措办学经费。我国的一些高校吸收与本校关系密切的,愿意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和出力出钱的单位或个人为董事会成员,请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同时也请他们帮助解决经费问题。这样既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吸收了一部分办学经费,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四川联合大学董事会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董事会成员单位签订的无偿支持联大办学经费协议就达2200万元;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决定从1995~2000年每年为矿大筹集2000万元以上的办学资金。这不仅具有物质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帮助高校逐步走向社会,与社会生产逐步紧密结合起来。总之,高校董事会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与资助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

三、目前工作的难点及我们的设想

1.对“发展工作”没有形成共识

思想领域内的解放,往往就有可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做任何工作,最担心的就是思想上的禁锢。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被动办学、封闭办学,“等、靠、要”的观念束缚住了一些人。他们认为,堂堂大学教授为了给学校争取奖金,竟然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有损知识分子的清高。而事实上,无论在什么国家,高校的主动出击都将大大地有助于高校的发展。例如,近几年纽约大学每年从社会上筹集1 亿美元,目前已筹集到了10亿美元。由于增加了一笔这么大的经费,该校已建造了22幢新的教学大楼,11幢新的宿舍楼,开设了一批新的专业,招聘到了一批具有特殊才能的教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2.缺乏捐赠免税机制

大家知道,在国外由于遗产税很高,加上大多数年轻人比较独立,所以很多老年人愿意将遗产捐给高校。具体形式有遗嘱捐赠(WillProvision或Planned Giving,即捐赠人在遗嘱中写明自己身后将财产捐给学校)和托管捐赠(Trust Provision,资产本金留学校, 学校按月支付捐赠人利息作为生活费至终身。捐赠人去世后本金归学校任意使用)。在英国,基金会对教育的捐赠,不仅不需要纳税,反而在他们的资本源免去资本增值税。例如,某人有1000 万美元的股票, 每年增值100万美元,按规定应纳税40万美元。 若将这笔资本登记为一个捐款基金,这样他就至少能捐赠40万美元,而实际上并不损其一根毫毛,却美名于世,受人尊敬。相比之下,国内没有这些机制,因而人们对捐赠积极性不高。但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法规,适当减免一定的税收等。例如,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年8月31 日)第五条指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国内个人向教育等公益事业捐赠,数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业向教育等公益事业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 准予扣除。但由于制度上没有保证,执行上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及地方保护主义,而且免税力度不大等因素,使得这项法规没有收到什么实效。

3.缺少开展“发展工作”的激励机制

据笔者所知,美国的纽约大学每年集资1 亿美元的总目标定下来后,将其分解到各个院系。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的单位会分配到更多的资金开展新项目。每年春季,学校发展部都要分别与各单位负责人见面,评估过去一年的情况,总结经验,并定出下年度的筹资计划。国内高校在外界没有形成共识且又缺乏免税机制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必须充分依靠“三友一长”(即校友、朋友、亲友、学生家长)的力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对于本校确实为“发展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员,可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分房、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

4.学校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如果不充分开发利用资源,那么对外筹资,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里,只能称之为“乞丐型”筹资方式。反之,则为“投资型”筹资方式。应该说,高校手中还是有不少资源,诸如: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让、基建项目上马、一些荣誉性称号。如何将这些资源用足、用好,就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我们曾接触到这样一件事情:江阴某磁性材料厂迫切需要防腐方面的技术,而我校的几位教师恰好又有这些方面的成果。经过我们的牵线搭桥,双方合作得十分满意。这也说明了我们一些科研成果成功转让的表象掩盖了一个潜在的问题——高校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应当如何开展?在国外,来自企业的经费主要通过合作进行,由学校帮助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企业首先会投入一部分经费,产品研制成功后按其销售利润的百分比返回学校。我们也不妨在这一方面做一点探索。另外,高校与企业之间不外乎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合作:

第一,合作研究。具体地说,企业鼓励大学发挥自身优势,以基础研究为主,同时把基础研究与企业的特殊项目相结合,建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中心。

第二,合作教学。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企业在厂内培训职工, 聘请大学教师到企业讲课。二是鼓励职工到大学听课。三是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学为企业开设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及学分课程和学位课程。四是企业与大学签订合同,按照合同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到企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企业对学生的工作给予业务指导,并根据工作情况发给一定报酬。

第三,相互提供服务。例如大学成立董事会,相互间提供便利。

总之,国内高校如何开展“发展工作”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信这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高校的“发展工作”,畅所欲言,使学校工作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

标签:;  ;  ;  ;  ;  

论高校“发展工作”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