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九鼎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建筑地下室得到很大的利用,尤其是房屋建筑中,地下室为居民提供摆放杂物的空间,并具有其他功能,但是房屋建筑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威胁其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有效的避免地下室渗水漏水情况。本文分析房屋建筑地下室漏水渗水问题及出现的现象,探讨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应用
一、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基本要求
1.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应对图纸进行审核,了解施工图纸中的防水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制定相对应的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地下室防水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后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应有相关的合格证明,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按照规定进行现场取样检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工程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应有市建委颁发的防水施工人员上岗证书。
2.施工所需要的条件
在施工时找平层需要抹平压光、坚固、不起砂、没有凹凸、无鼓包、松动、无裂缝和麻面等情况,找平层的表面应保证干净、干燥,含水率不能超过9%。底板找平层和立墙交接的位置是圆弧,圆弧的半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卷材种类决定,找平层的坡度应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不可以出现局部积水的现象。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地下室防施工材料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地下施工工程比较特殊,应该注意防水施工材料的保存。在防水施工中,应该将相应施工材料用封闭的容器装好。同时保证其存放材料及施工现场环境处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在对相应材料进行清洗的时候,必须选用二甲苯及汽油等;由于清洗剂易燃,应配备专用灭火器材不仅要在材料库房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也要在施工现场放置相应消防器材;每次施工完成后,要用专业的机溶剂对机具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应该将使用后的废料及包装材料统进行统一处理,以避免随意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施工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正确的使用安全帽、手套及口罩等相关用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吸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对地下室防水施工工作进行相应检查的时候,必须按照质量标准GB50108 2001规范施工。在原材料进厂的时候,就必须有相关保证资料。当所有的材料都晕运到场地的时候,要及时邀请业主单位进行现场抽样检查。样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在施工的时候,必须按照相应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并将相应检验结果告知业主请其共同验收,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相应记录。方便以后查找与此相关的内容。
三、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
1.混凝土配比
防水混凝土配比工作,对后期地下工程防水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更是关注着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但在实际情况中,影响防水混凝土配比标准的因素相对较多,如原材料、外加剂使用不当和用量控制不准等状况,致使混凝土无法达到最佳防水效果。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则应在防水混凝土材料选择阶段,以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砂,其中泥块含量应控制在1%以内、含泥量需控制在3%以内)、石(卵石、粒径不应超过4cm)和水(饮用水、自然水)、膨胀剂(以《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为标准,常见为UEA膨胀剂)、粉煤灰(Ⅱ级以上优质粉煤灰,其掺量比例应控制在20%以内)为主。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
首先,为保证施工技术的落实质量,必须保证模板表面尽可能的光滑。光滑的模板表面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吸水性,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其次,模板之间的连结用对拉螺栓固定,接口处的缝隙内不能存有漏浆。再次,螺栓缝隙内不能存水。最后,因为影响施工的因素非常多样,众多因素的存在导致浇筑过程出现施工缝成为常态。施工缝的存在不利于房建工程的防水,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缝问题进行预先考虑,合理设计应对办法。
3.建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房屋建设大多数都设有相应的地下室。但是,由于地下室直接与土壤相接处,在相应的压力和水质渗透的作用下,地下室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区别地下室施工所用混凝土与露天建筑施工所用的混凝土,重点把控地下室所用混凝土的防水、抗压、抗渗的等级和性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设置地下室的施工缝、变形带、后浇带、穿墙管道等,避免地下室设计的不合理性情况的出现,从而有效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施工质量。做好地下室防水施工工程,对整个建筑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是保证整个建筑稳定的关键所在,是整个建筑架构的基础要件。要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程,首先应该选取符合地下室施工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应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较好的耐用性、安全可靠、质量过关。同时,做好混凝土浇灌工作,充分发挥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避免出现漏浆、施工缝等问题。在地下室板墙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科学地配置混凝土溶度,控制混凝土浇灌厚度,保证地下室的底板处于无缝浇灌的状态,避免地下室的底板出现渗漏问题。同时,,在混凝土浇灌之后,应该注重混凝土底板的保养,密切保证混凝土在凝固工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为了更好地做好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应该尽量减少施工缝的数量,选取合适的施工材料,,注重施工缝的填充。在地下室的关键部位坚决避免施工缝的出现,若是有必要使用施工缝应以水平缝作为外在形式。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把控防水材料的选取,以防水性、延展性、耐腐蚀性作为标准,有效地保证地下室的施工质量。
4.建筑地下底板的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1)防水保护墙:在垫层上砌一到永久性的保护墙,墙体厚度是240mm,该墙上需要预留下防水层与找平层厚度,为了保障该墙稳定,在施工完毕之后要选择灰土回填,灰土的比例以2∶8为最佳。(2)清理基面表层:借助铲刀与扫帚等辅助工具清理基层表面,使其表面保持平整、整洁以及光滑等状态,便于下一步防水施工顺利开展。(3)附加层施工:进行铁铺卷材施工之前,施工工人应当补强阴角、阳角等位置方可进行附加层施工,这一环节的施工材料以附加卷材为主,且转角两侧长度至少高大于250mm,甩茬部位均需要铺设两层卷材。(4)弹线: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卷材宽度对搭接的尺寸缝进行预留,进入铺贴卷材基准线弹线环节后将卷材搭接边的长度控制在100mm以上,并根据基准线培养铺贴卷材。(5)为了提升建筑地下防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选择厚8mm的SBSⅡ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进行辅助施工,通常情况下铺设的厚度以两层最佳。首层铺贴运用空铺法,该层铺贴卷材和第二层的卷材之间选择热熔法铺设。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根据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防水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选用与之相应的防水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程海寅,楼国栋,方忠民.武汉某工程裙楼地下室半逆作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4,43(7):22-25.
[2]李刚.地下铁道混凝土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5,46(8):707-709.
[3]刘磊,张志刚.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技术[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10):182.
论文作者:冷建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卷材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底板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