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军辉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军辉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新时期发展中,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配电关乎用户的用电质量,更是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息息相关,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实现自动化运行,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实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有着较大的提高作用,且利于促进电力事业的自动化发展,才能更加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一、电力自动化输配特点

1.1灵活性和高效性

灵活性和高效性主要表现为在当前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在借助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对输配电工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电力自动输配,能够有效实现工作程序复杂的电能传输质量和传输速度的提升,大大提升了电力传输的工作效率。

1.2快捷性和智能化

快捷性和智能性主要表现在电力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输配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问题的出现,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各种电力传输故障问题的出现,使得电力输配工作更趋快捷性和智能性。

1.3安全性和服务性

作为一项高危行业,电力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带来较为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传输的应用,在严谨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性能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表现出了高效的安全性和服务性。

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经常需要进行电力工程的扩建和施工,这便使得交通线路和施工现场附近的电力线路也受到了被损坏的威胁。除此之外,一些老旧城区的线路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更换,使用期限不断推迟,线路老化,这些线路的更换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极易出现事故,安全隐患较大,这都影响着配网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只有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现今我国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否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化程度。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一些电力从业人员甚至并不具备电力管理资格。另外,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普遍偏低,无法做到有效的处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这样必定会大大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2.2线路老化问题严重

我国很多的电力工程都是很早建设完工的,使用了很长的时间,存在着严重的线路老化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另外,当绝缘件老化并且表面存在大量污垢时,其抗冲击的能力就会被削弱,在极端天气下会更容易发生闪络现象。配电系统中一旦发生了闪络现象,极大可能会导致供电线路中承受更高的电压,这会损坏配网系统。目前供电系统的发展水平还无法有效的解决闪络现象的发生,也无法对闪络现象发生后造成的后果进行有效的控制。

2.3输配电压过大

由于人们用电需求的迅猛增加,因此采用高压输电的方式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需求。但是,我国现存的配网系统中的绝缘设备都是针式瓷瓶,这种绝缘设备难以承受过电压的冲击,特别是极端天气中,这种设备的缺点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现有的电力设备先进性不足,难以承受过大的电压。恶劣的环境、设备的老化等都会影响着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而降低供电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电力输配期间的电力损耗问题严重

现今我国大多数的电网系统都比较落后,供电技术也不够先进。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也未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便使得配电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问题。这一部分的电力损耗一般不能由用电者来负责,大都是由企业来支付这一成本的,因此,电力损耗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于企业的利润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也是对于国家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

三、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解决措施

3.1提高员工综合素养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人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员工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所以,加大对电力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电力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平台,通过培训和宣教的方式来加强他们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了解,加深其对新技术知识及设备的掌握。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加大对专业化用电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作奠定人才基础。

3.2努力减少电能损耗

据不完全统计,约46%的电能损耗是因为电力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所以,应加大对电力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这样方能有效的减少电能损耗。电力企业应加大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操作准则的建设力度,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奖惩制度及责任制度的建设,以便更好地监管、督促员工规范自身操作。另外,供电企业还应把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测评与各岗位的节能情况相挂钩,促使员工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各环节的电能损耗。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加强创新,针对贡献较为突出的工作人员,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表扬,并把鼓励创新当作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3.3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推行技术创新

如何有效的优化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这是当下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而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再针对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推行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攻坚。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与一些高等院校、研究院开展合作,协助其开展定向研究,鼓励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反馈给高等院校和研究院,以便其及时地进行技术改进。供电企业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应认真记录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为科研人员调整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开展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改革及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同时,政府应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改革及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制度及政策支撑,为供电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鼓励各供电企业开展技术改革和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本文论述我们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要求输配电质量也能不断的提高,保证人们用电的稳定性。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只有设立完善的自动化电力输配系统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今后我国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并做好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鹏.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3:90-91.

[2]李海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81.

[3]耿瑞丽.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4:229.

[4]黄定仕.浅谈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技术与市场,2015,2204:47+49.

[5]何琼.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电子测试,2017,11

论文作者:张军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军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