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 410005
【摘 要】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4%,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肝胆手术之后,患者发生胆漏情况的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及手术方式有关。发生胆漏情况后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有着好的临床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漏因素;治疗与分析
肝胆手术后,患者发生胆漏是指,患者的胆汁通过非正常破裂的胆管进入到腹腔之中的一种病症,如果患者的胆汁没有经过胆总管进入胆囊,而是流入其他部位,则会引起腹膜炎或者盆腔炎等其他并发症,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在进行肝胆手术后,病人出现胆漏的情况概率非常高,所以研究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因素及主要临床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接受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6.5±5.3)岁,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在(44.6±4.8)岁,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两组治疗患者的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现胆漏的情况后首先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内容包括:患者必须采取右侧的卧位,然后进行胃部插管来减小压力以及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等措施。之后进行非手术治疗,即腹腔引流、营养支持和控制感染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出现胆漏的情况后首先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内容包括:患者必须采取右侧的卧位,然后进行胃部插管来减小压力以及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等措施。随后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进行胆道重建或者胆道支架等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
1.3治疗效果观察
分别为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记录,对治疗效果的判断方式如下:(1)若患者在治疗后经CT检查发现腹腔无任何积液,且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则为效果显著;(2)若患者在治疗后经CT检查发现腹腔积液有明显减少,且腹痛、发热症状均缓解状则为有效;(3)若患者在治疗后经CT检查发现腹腔积液无任何改善,且腹痛、发热症状也无缓解状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效果显著、有效例数之和,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计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患者治疗效果的调查结果上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达9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调查结果
3.讨论
3.1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具体原因
经过具体的研究分析,在进行肝胆手术后患者发生的胆漏原因主要与患者在进行肝胆手术时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当或者进行手术当天的输液量过大有关。在本次观察的100例患者中,由于进行胆囊切除时肝总管壁被电灼伤导致胆漏的患者有31例;进行手术后,肝创面上的迷走胆管漏而造成胆漏的患者有17例;由于在拔出T管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胆漏的患者有29例;由于缝合胆总管时采用的缝针过大,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胆漏的患者占有23例。
3.2术后分析
胆漏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引起的原因也较多,所以对于一般出现胆漏情况较轻的患者,我们都采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这样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且不容易引发其他的病症;对于胆漏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采取手术的治疗方式,是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以免造成更多的不适。所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缓解胆漏所带来的不适,临床效果也证明了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兆义.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56.
[2]李桂鲜.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J].系统医学,2018,3(01):63-65.
[3]王大勇.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7):57-58.
[4]韩祥.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常见原因及防治策略[J].吉林医学,2013,34(07):1316.
论文作者:肖香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患者论文; 肝胆论文; 手术后论文; 发生论文; 手术论文; 方式论文; 两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