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要求。纵观毛泽东关于大众化的诸多论述,不难发现他实际上已经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命题,在他的著作和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芒,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理论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根本方法。毛泽东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贡献,就是深刻认识和领会列宁关于“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的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①。毛泽东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并在大众化的概念、本质、范围、途径等四个基本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第一,阐述了大众化的概念。毛泽东指出,所谓大众化,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②。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要和“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③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过程”④。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必须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这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是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提出来的。他指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⑤ 中国化是大众化的母体,大众化是中国化的蓓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只有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的东西”之真实含义,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真理的光芒。
第二,揭示了大众化的本质。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重大的作用。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中国人民广泛地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要寻求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因此,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就必须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中国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为了揭示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强调指出:“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⑥ 但是,“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⑦。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如此,才使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群众,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第三,明确了大众化的范围。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是实践这一宗旨的光辉典范。他始终站在哲学、历史、文化的高度,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硕果累累。
一是哲学领域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只有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把握,才能真正起到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应具有的伟大作用,才能真正转化为人们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为此,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把中国古代在知与行的相互关系上的各种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和辩证思考,得出新的结论,用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在辩证法方面,他把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加以批判的吸收和正确的发挥,拿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理;在认识论和辩证法关系方面,他把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发扬光大,成为其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出贡献。毛泽东使用这些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述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使中国人民逐渐认识、理解和掌握了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二是历史领域中的大众化。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所以,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认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认识方法就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科学。也就是说,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反复强调首先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这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基础。而这种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科学。所以,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需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⑧。“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⑨ 唯有如此,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情、不同的具体历史任务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飞跃。
三是文化领域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成果,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普遍适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然而,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化形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也就是要通过民族形式来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使之具有为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如果不能找到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合点,不能实现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融合,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根,要想使它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想让它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则是不可能的。
第四,指出了大众化的途径。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在中国如何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重视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1)。其中,如何“实行”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要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方法问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人们的思想实际、人民关心的问题、人民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特点结合起来,贴近人民群众的思路和语言,它才能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取得预期的结果。毛泽东指出,在这里,方法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或者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工作方法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12)。因此,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群众不买你的账”(13),那么,革命的理论就不能掌握群众,也就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的思想方法和接受的方式。
二、理论特征
毛泽东不仅从理论层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且也是行动上的伟人。他不但坚持理论学习和教育,还身体力行,积极致力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成为我们党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奠基者。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用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形式开展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因而具有“内容通俗化、表述形象化和宣传普及化”等几个鲜明的特征。
1.内容通俗化。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毛泽东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我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变成具有为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列宁指出:东方各民族共产党面临一个任务,就是要“把指导较先进国家的共产党人的真正共产主义学说译成各民族的文字”(14)。根据列宁的教导,毛泽东早就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开来,是一点儿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人们的作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15)。毛泽东一生中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中体现,是马列主义具体内容和中国民族形式紧密结合的典范。比如,毛泽东把中国古代的“仁政”、“刑政”和“礼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加以改造,来阐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解读中国古代“尚贤”、“任能”思想,明确提出了坚持“任人惟贤”、反对“任人惟亲”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用人原则;把中国古代的“均平”、“均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明确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的基本政策等等。所有这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又吸收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些优点和长处,从而具有了民族的语言和形式,为中国人民所容易接受和理解,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表述形象化。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毛泽东比较注意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对人民宣传、教育。他既从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理论家那儿学习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并与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散发出新的光彩;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的养料,运用了许多民谚俗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群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和鲜明、生动的文学色彩。比如,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矛盾、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斗争问题,他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6) 的方针;针对人民军队力量薄弱、敌对势力强大的特点,他制定了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17) 的伟大战略和战术指导思想。他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明在分析问题时“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18);他用庄子的哲学寓言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说明在观察事物时“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19);他用唐朝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说明调查情况、认识对象要全面和客观,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错误,防止僵化”,否则偏听偏信,“往往带片面性”,因而“就往往碰钉子”。(20) 在指出一些同志喜欢写空空洞洞的长文章时,使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真是一语中的,等等。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在语言上,古语俗言并用,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是一种完全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和风格。
3.宣传普及化。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根本任务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此来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各项政治任务的完成。列宁指出:“没有理论,革命派别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2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要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的胜利,就必须要普遍、深入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由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上或是不了解,或是不巩固”,所以毛泽东说:“在理论上要提高,还要巩固”(22)。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后不久,毛泽东就亲自深入到安源煤矿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的革命觉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彭湃等人就开办农民夜校,利用学习文化的形式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1927年,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演讲,使得农民如同每一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23) 1929年,毛泽东着手在军队建立党代表制度,加强军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和教育活动,使红军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生根成长,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准备了条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教育要“为团结官兵、团结军民,团结友军,瓦解敌军,保证练兵、供给和作战任务的完成而奋斗”(24),这对夺取全国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即使在他晚年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然多次强调,人们尤其是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习马列著作。他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希望各级干部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毛泽东为了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做到了不遗余力、鞠躬尽瘁。
三、几点启示
再次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考,对于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广泛开展普及宣传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重理论普及宣传的针对性。对青年大学生、普通群众、领导干部等不同群体,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例如,对于知识分子群体就要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历史必然、内在逻辑以及客观要求上下功夫,用理论的逻辑力量来吸引他们。对于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演讲比赛等活泼新颖的活动来提高学习效果。二要注重理论普及语言的通俗化。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三要注重理论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向日益显著,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日趋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宣传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以增强吸引力。四要注重理论宣传手段的现代化。当今社会,现代通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类交往方式,互联网、手机等正在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就是要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观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是人民大众的理论,连着人民大众的心,易于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恩格斯曾说过,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深入他们的血肉。按照这个观点,可以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育和增强人民大众的理论感。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各项建设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时,它才能转化为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激励着人民群众朝气蓬勃地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感,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兴趣、理论思维、理论素养、理论信仰,使人民群众学习自觉、信仰自觉、应用自觉,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血肉之中,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行动的指南。
3.加强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力度。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解决方法问题。只有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才能使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收到预想的结果。胡锦涛说:“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25)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加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决不是教条,它本身就是最鲜活的实践总结和提炼。因此,每一个理论工作者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时,要针对人们思想认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会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解疑释惑,立足于“讲清楚讲明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力量。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和《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将理论阐述的深刻性、准确性和语言、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有机结合;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画说毛泽东思想》、《画说邓小平理论》和《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拓了新途径;中央电视台的理论节目精品《新世纪的旗帜》讲座系统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它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创新,讲解通俗易懂,入耳入脑;湖南电视台摄制的大型政论系列片《走向和谐》,将深邃的理论通俗化,理论创新的成果大众化。这些普及读物和影视片观点鲜明、内容精炼、通俗易懂,把抽象的理论和形象的诠释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在学习和欣赏时能感到生动有趣、印象深刻、容易掌握,为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总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为此,我们既要光大党的历史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立足现实、着眼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宣传。
注释:
①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第534页。
③⑦(13)(16)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1页,第854页,第851页,第827页。
④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⑤(15)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第534页。
⑥(11)(12)(17)(19)(20)(23)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4页,第292页,第139页,第225页,第149页,第313页,第35页。
⑧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54页。
⑨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⑩ 《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第23页。
(14) 《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80页。
(1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3页。
(21) 《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第163页。
(22) 《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第261页。
(2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5页。
(25)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参见2003年12月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