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分析_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中国西部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的。环境环绕着人类,决定着人类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可以说,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环境状况的好坏,而环境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在自然法则中,环境条件居于影响和决定人类发展的重要地位。不处理好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善待自然,则人类的发展将难以维系,更难以持续。对西部地区而言,要摆脱贫困,走向发展,同样需要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必须更好地摆正人类自身的位子,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以破坏环境和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而是以环境保护与改善为目标,以增强未来发展能力和巩固未来发展基础为基点。

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依靠自然而发展,依靠自然而进步。尽管在生存、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的地方,但整体观察,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和人类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对未来的趋势展望来看,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

自然生态环境是指由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相互组合和有机融结。人类是经过几百万年进化与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生命的高等动物,既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重要构成要件。他首先作为一个自然物,直接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与能量传递,是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条;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生命体,在长期的演化和进化中,发展并成为了一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等动物。因而,他既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又能够改变和调节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规模、演进路线和演进方式,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两面性的存在,使得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中,将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不管怎样,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首先依存于环境,他只能是、并且将永远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微小的个体。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是社会的人类,人类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这种发展与进步是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进行的,并受制于环境的约束。缺失了这种环境或离开了这种范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失去意义。而人类的自然属性说明了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与其他自然物一同构成了整个自然世界,因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就不可能游离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之外,而必须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高度连接和互动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因而,在任何情况下,人类的发展都必然、并且将永远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演化与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的文明。故此,人类不可能将自己放在一个对立于自然世界的地位,更不可能将自己游离于自然世界之外。

1.2 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物质的文明和社会产品的不断丰富都是并将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对发展水平进行考量的基本指标。而物质文明和产品丰富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耗用基础上,是按照人类需求目标并通过对自然物质的加工与利用来实现的。因此,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是需要自然物质条件作支撑。离开了自然物质条件,则人类就会成为面对“无米之炊”的巧妇,即使手工再好,也难以做出“味美的佳肴”。而自然物质条件是生态系统环境构成的核心内容,人类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其对客体的依赖——即对自然物质环境的依赖是实现自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种“前提和基础”的基本含义是指“对人类发展的基本支撑”,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不仅是人类自身实现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是自然物质环境发挥其内在价值效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与人类进行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虽然人类的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是比较多的,但是,在众多的条件中,往往只有一种却是最基本的,这就是生态环境。因为人类作为自然体的产物,依存于生态环境,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因而成为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个微小的个体。而一般的自然规律告诉人们,如果个体离开了群众,则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将失去“土壤”,难以为继,更不可持续。它只有在群众的环境中,在与其他因子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可以说,人们的发展不能离开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在决定的意义上,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同样,自然生态环境如果没有人类的参与,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1.3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将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

人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任何自然体的最根本的特点。而人类对自身与自然体关系的认识程度是决定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人的“活”(灵活性、能动性)与自然物的“死”(难以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他物)造成了人类对其他客体发生作用的主动性。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类在对自己的这种“主动性”上的认识和对自然生态环境“被动性能”上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差,因而形成了许多情况下的“不协调”音符。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恣意虐待、任意处置等,导致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后,自然生态环境因对人类“不当行为”的不堪忍受而使得出现对人类的报复性惩罚,并往往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程度的肤浅性,另一方面则说明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死”具有相对性,只是在与人类的能动性进行比较的时候,所表达的一种个性的“含义”。而自然生态环境也有着自我整合功能和自动来修复由于人类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对自己的破坏或伤害,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当超过一定阈值后,自然生态环境便失去了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导致其逆向运转的开始,即系统功能的倒退与弱化。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在一系列环境事件出现和对人类发展造成严重打击和影响之后的一种心灵醒悟。虽然这种“醒悟”来得迟了一些,但却毫无疑问地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共处和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互动关系的恢复或重新构建行为上的导向,由此也将必然成为一种人类善待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的生态环境在过去作用的累积下而十分脆弱,遭受到的破坏程度也非常严重,甚至在许多地区和许多领域难以支撑起人类发展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将十分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作用的一种积极行为,也是清偿过去欠在自然生态环境上的债务的一种明智之举。这对自然生态环境来说,是恢复自我组织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的绝佳机会,并由此而建立起与人类社会进行良好互动的协调关系,实现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的最大化。

2 西部生态环境逆向演替的主要表现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党和国家提出经济建设绝对不能以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而要把两者统一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在“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12%的风沙土地得到治理,1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控制、1170万hm[2]的退化草场得到保护、产草量增加20%以上,营造了100多万hm[2]的薪炭林,解决了600万农牧户的烧柴问题,现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多万km[2]。尽管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九个方面。

2.1 植被破坏加重

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9.88%,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6.67个百分点。新疆1949~1984年间森林面积减少0.55万hm[2]。四川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下降到现在18%,青海森林覆盖率为0.3%,新疆为0.79%,宁夏为1.45%,甘肃为4.33%,西北四省(陕西除外)森林面积仅为400万hm[2],只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西部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84.4%,退化草场面积约331万km[2],宁夏和陕西退化草场面积占90%~97%,西部1949~1998年累计开荒面积2429.4万hm[2],沙化耕地面积达61.3万hm[2],退化最为严重的区域处于受农业影响活动较大的农牧区。

2.2 水资源紧张

西部水资源总量150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55.66%,但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其中西南占西部总水量的8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235mm,而地面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工农牧业用水量比1949年增加了3倍,严重地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加上无序开发,荒漠化面积增加了6.5万km[2],使原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为恶劣。西南地区人口从1949年9360万增加到2.4亿,增加了1.6倍,人均耕地由1441m[2]降至560m[2],人与生态环境争地严重。由于山高坡陡,水低地高,加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目前人均灌溉面积只有240m[2],尚有56%耕地缺水灌溉,干旱缺水严重,西南地区缺水是工程性缺水。

2.3 沙漠化继续蔓延

我国沙漠化土地174.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近4亿人。西部沙漠化土地为162.6万km[2],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沙漠化仍呈扩展之势,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km[2],80年代每年扩展2100km[2],90年代每年2460km[2],目前扩展速度已达3436km[2],沙尘暴天气50年代为5次,90年代为23次,而2000年和2002年累计41次,1993~2000年,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连续7年发生15次特大沙尘暴。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间接损失达1700亿元。

2.4 水土流失加剧

西部水土流失面积104.7万km[2],水土流失率为15.1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01%(见表1),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黄河、长江的泥沙多达30亿t,其中70%来自西部地区。长江上游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15亿t,其中1/3的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沙、石砾淤积在支流河道和水库中,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是造成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灾的主要原因。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729.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3%,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农牧民背井离乡,在西部地区已不以为鲜,因石漠化贵州全省需搬迁人口达30万人。

表1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状况

2.5 湿地因破坏而使功能下降

西部湿地资源污染严重,1997年西部污水排放量达41.06亿t,由于处理率低,致使河流有机污染超标严重,由于长期人类活动,湿地被不断围垦,淤积,面积日益减少。邛海是四川的第二大湖泊,在“农业学大寨”年代,围海造田,围海建房,肆意侵占,原有的天然湖泊面积从50年代的41.7km[2]降至现在的26km[2],面积减少了35.6%。若尔盖沼泽从50年代开始就用开沟排水方式开垦沼泽,改良草地,如若尔盖开发哈青乔牧地,修主渠60余km,红原县在麦洼沼泽地修干渠10余km,毛渠600km,共增加放牧地面积0.37万hm[2],使典型的沼泽地丧失,缩小了面积,调蓄能力降低,使沼泽沿着“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化”的方向呈逆向演替。

2.6 旱涝灾害频繁

干旱灾害加快。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下降,导致水资源损失严重,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造成该地区严重饥荒,如1928~1929年陕西大旱,1931年宁夏大旱,1936年陕西大旱,1959~1961年全区大旱,1965年陕西、内蒙古大旱等。西部地区90年代旱灾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西部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森林稀少,泥沙淤积是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由于泥沙淤积使黄河下游已成为地上悬河,黄河在民国期间就有16次溃决,1995年黄河花园口最大洪峰流量每秒6200m[3],仅相当于1958年流量每秒2.23万m[3]的1/4,但洪水水位却比1958年高出0.32m。西部地区洪灾发生频率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了49%。

2.7 地质灾害增多

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滑流,煤层自燃、地表塌陷等。灾害的类型约22种,仅在新疆就有各类地质灾害15种。1998年新疆发生有一定规模的灾害15起,而1999年则增加到40起。地质灾害产生的危害在西部地区不但普遍,而且危害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位下降、陡坡耕作、大型工程缺乏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等人为活动是造成西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表2)。沿大深断裂发育的深、中切河谷地带,如小江、大盈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安宁河、大渡河、元江中上游为西南较为严重的滑坡,泥石流地区。云南省较大的崩塌2714处,滑坡1121处,泥石流2382条,1949~1989年直接经济损失132.5亿元。贵州水城盆地在5km[2]的面积上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1968~1987年的20年间共塌陷808处,造成墙倒屋塌,地面开裂,田土下陷,新的漏斗形成,塌陷的产生又为污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污染加强了溶蚀性,加速了地下空洞发育,这又促成了塌陷的发生,在碳酸盐地与碎屑岩互成的高陡边坡地段及深中切谷地带易产生崩滑流灾害。

表2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与人为原因

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人为原因

内蒙古 地面滑坡、地面塌陷、地裂、过牧、垦荒、矿产资源开发、

震灾、泥石流、煤自燃地下水超采

陕西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裂缝、 坡地开荒、森林砍伐、地下

地震 水超采

重庆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坡地种植、矿产资源开发、

危岩、岩崩、地裂带、岩溶塌修水库、公路建设

陷、水毁、地震、井泉枯竭、

矿渣污染

四川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坡地开荒、采矿、植被破坏

地裂缝

青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草场退化

云南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坡地种植、矿产资源开发、

岩溶塌陷 公路建设

贵州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 坡地种植、矿产资源开发、

公路建设

广西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坡地种植、矿产资源开发、

地裂缝、岩崩、泥石流 公路建设

新疆滑坡、崩塌、泥石流、煤自燃过牧、垦荒、矿产资源开发

2.8 野生动植物种仍处于濒危状态

我国处于濒危的动植物占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四川省和云南省的生物物种分别灭绝了5个和22个,80年代甘肃省共有保护植物30余种,目前甘肃仅被子植物中处于濒危或受到威胁就达186种,濒危的裸子植物种类已有17种。物种灭绝不能复生,物种变化会打破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给其他物种带来严重影响,对未来发展将是无法挽救。

2.9 城乡污染扩大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各种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而超过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所形成的一种环境质量退化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物污染。西部工业废水1998年排放量42.61亿t,处理达标率比全国低8.9%。工业固体物综合利用率为29.2%,比全国低12.5%,约有70%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被直接排放和弃置,严重影响该地环境质量。四川省1998年废水排放10.3亿t,由于处理率低,致使一些河流有机污染超标。特别是枯水期,河流水量小,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造成鱼死亡事件。从表3中可以看出,废气的处理大部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酸雨在重庆和四川危害严重,为我国的重点控制区。西部处于我国地形高阶梯和大江大河的源头,生态脆弱,对下游地区影响大。西部大部分地方处理率低,排放强度大,在这种数据的背后,又反映了西部地区工业技术水平落后。

表3 1998年废气排放及经过消烟除尘处理量

3 西部地区环境恢复与重建

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现状和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国家的战略角度出发,运用可行措施,重建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对维护区域发展的生态安全、改善脱贫条件、强化发展基础,进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3.1 搞好“退耕还林”

中央根据西部的区情,制定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和成熟的条件,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山区移民,禁止陡坡开荒种地,恢复林草植被。山坡耕地质量差,产量低,不广种不足以维持生计,因而引发了陡坡开垦、倒山(轮歇)种植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当前应抓住国家粮食阶段性剩余和国家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鼓励农民将坡度大于15°、产量低于750kg/hm[2]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率,控制水土流失和沙化,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和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树种,使农民退耕后既有稳定收入,又能尽快脱贫致富。对部分退耕确有困难的贫困山区,应实行向新建或耕地充足的灌区整体移民,以减轻山区的人口压力,防止退耕反弹。同时应制定政策,禁止对现有荒山荒坡的开垦,禁止对荒山荒坡过采、过牧等掠夺式经营。

3.2 调整农业结构

西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低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除与气候干旱和自然灾害有关以外,还与长期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关系有关。长期以来,在谋生压力下,形成了以破坏天然植被、开荒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生态系统进行重大调整,将以毁林——垦草——开荒——种粮为重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系统调整为以种草种树——恢复与保护生态——发展畜牧业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草地农业系统。一是通过天然保护林等六大工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种植和经营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扩大和巩固各类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成果。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系统改造,要在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本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并结合本地特点,依靠生物工程、节水工程和高科技,发展农业和开发利用其它资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利用零散土地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和地边地埂经济,为农户增加收入,为社会创造财富。

3.3 实行综合整治

根据西部的区域的资源条件,扬长避短,开创环境建设新局面,加速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大抓农田基建。对“四荒”要充分利用,通过修建水平沟、鱼鳞坑、种树种草、从上到下拦截雨水治理山洪,发展农林牧相结合的山地农业体系。在残塬沟壑搞立体农业,塬面和川道以种植业为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不断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沟道具有生长林木、草被的良好自然条件,发展林牧业,制止陡坡开荒。必须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开发利用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这些地区“造血”机能,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4 依靠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大事。要紧紧围绕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恶化问题进行改善,实行重点突破,组织专家形成技术支持单位,协调当地做好生态规划设计,加速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要从根本上扭转西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被动局面,大力推广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点带面,培养土生土长的科技人才,健全科技队伍。要通过建立科学和合理的竞争机制,使科技人才做到才尽其用。鼓励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和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建立生态环境专家和技术支撑体系,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和技术交流网络,为西部制定规划,设计工程等提供服务。

3.5 综合控制污染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合理安排工业布局,改变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环境管理,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及动植物正常生存和生长。①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开发节水、节能、节材、节电、无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②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城市建设、流域治理等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环境评价。③建立环境与发展科学咨询制度,研究重大决策项目,环境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相互促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行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一体化。④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引导,推广先进技术,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乡镇企业分布面广,遍布广大农村,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会日益严重。通过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引导乡镇企业提高生态技术,改变工艺流程,完善设备,在短期内逐步达到规定标准,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3.6 发挥政府职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资源将成为经济系统的一种生产要素,但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及环境污染的延迟性,使稀缺性难以通过私人市场及时准确地反应,为了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的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加速其要素进程。①严格执法。针对西部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严峻态势,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严格依法贯彻执行,广泛宣传《环保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加紧制订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环境,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提高排污收费,实行排污权交易。运用价格、收费和税收手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统筹考虑,逐步提高供水、热力、燃气等资源产品的价格,逐步取消对农用水、能源等方面不合理价格补贴,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按照税费改革总体思路,积极稳妥推进环境保护方面的税费改革,逐步完善税制。③拓宽资金渠道。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的增长,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块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生态建设和环保资金。由于中小企业实力弱,政府除了在税收对企业实行一定优惠外,还应鼓励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④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开发人力资源,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标签:;  ;  ;  ;  ;  ;  ;  ;  ;  ;  ;  

西部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分析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