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斯大林论文,偏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对它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斯大林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列宁的遗志,领导苏联各族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光辉业绩。但是,不可否认,他所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在建设过程中制定和建立的规章、制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缺陷,特别是一些“左”的错误,给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实践表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其清醒和正确的一面,也有其模糊和错误的一面。这里,侧重分析一下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主要偏差。
一、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线,力图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斯大林的早期著作中,把社会主义视作共产主义的同义词。他于1906年6月写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 就多处提到“共产主义(即社会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斯大林系统地阐明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写道:
“未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这首先就是说,那里不会有任何阶级存在,既不会有资本家,也不会有无产者,因此也就不会有剥削。那里只会有集体工作的劳动者。
未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也就说,那里随着剥削的消灭,商品生产和买卖也会消灭,因此那里不会有劳动力的购买者和出卖者、雇佣者和被雇佣者存在的余地,那里只会有自由的劳动者。
未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最后就是说,那里随着雇佣劳动的消灭,任何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会消灭,那里不会有贫民无产者,也不会有富翁资本家,那里只有会集体占有一切土地、一切矿藏、一切森林、一切工厂和一切铁路等等的劳动者。
由此可见,未来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增加资本家的利润来生产出卖的商品,这里不会有商品生产、争夺利润等等现象存在的余地。
同样很明显,未来生产将是按社会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它将顾及社会的需要,看社会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这里不会有生产的分散性,不会有竞争、危机和失业现象存在的余地。
凡是没有阶级的地方,凡是没有富人和穷人的地方,也就不需要国家,也就不需要压制穷人和保卫富人的政权。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
十分明显,斯大林在这里所描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其实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后来,斯大林虽然也曾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区别,如他1936年3 月和美国“斯克里浦斯—霍华德报系”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罗易·霍华德的谈话中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有某些财产上的不平等”;“人们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不是以他们的需要为标准,而是以他们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因此还存在着工资,而且工资是不相等的,有差别的。”“只有将来创立了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由社会方面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不是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而是以他们的需要为标准,只有到那个时候,才可以说我们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2〕
但是,在斯大林的思想认识上却一直没有消除掉把“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社会”等同于建立“没有阶级的社会”的错误。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作《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还是提“建设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社会”。〔3〕
由于在思想认识上不能严格地科学地分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以致在实践中就常常用共产主义的理想模式来要求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制定和采取许多“左”的政策措施。
二、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只有一致、没有矛盾的一个整体
斯大林在苏联农业集体化完成以后的一个长期内,不是用唯物辩证法法的对立统一观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只有一致、没有矛盾的一个整体。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他在1938年9 月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里已经没有剥削者,也没有被剥削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按劳动分配的。这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特征,是不受剥削的工作者之间的同志合作和社会主义互助。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4〕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也只讲它们之间相适应的一面,不提还有相矛盾的一面。
后来,他觉察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在他逝世前一年,即1952年写的《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生产关系从生产力阻碍者的作用发展到生产力主要推进者的作用,以及从生产力主要推进者的作用发展到生产力阻碍者的作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要素之一。”他在批评雅罗申柯的错误时指出:“雅罗申柯同志断定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这是错误的。当然,我国现今的生产关系是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它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以此自满,以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而这样也就不会弄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如果我们执行类似雅罗申柯同志所推荐的不正确的政策,那社会是另一种情形了。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就可能变成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极严重的阻碍者。”〔5〕
他在答诺特京的信中,还指出:“‘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他认为,对于“完全适合”这种说法,“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可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没有那些能够组织反抗的衰朽的阶级。当然,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有落后的惰性的力量,它们不了解生产关系有改变的必要,但是这种力量,当然不难克服,不致把事情弄到冲突的地步。”〔6〕
这里,斯大林虽然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指出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7〕
斯大林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一致,否认矛盾的思想的实践后果是,常常会一遇到矛盾,就认为是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采取极端措施施予以镇压,这就势必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给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三、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严重忽视它的商品性
斯大林在1926年11月22日到12日16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上所作《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报告中,谈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和经济基础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经济,使农业服务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的基础上调整城乡关系,堵死和消灭阶级首先是资本借以产生的一切孔道,最后造成直接消灭阶级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8〕在这次会上, 他还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9〕后来, 他又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实行计划经济。”〔10〕而且,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指令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
1927年12月,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上所作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中,就强调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做到有计划地领导。他说,“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固然也有某种类似计划的东西,但这是一种臆测的计划,想当然的计划,这种计划谁也不必执行,根据这种计划是不能领导全国经济的。我们这里就不同了。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11〕
斯大林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就势必否定或忽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1906年,他说过:“实现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生产,就要废除货币经济。”〔12〕后来,他认识到由于苏维埃俄国的工业不够发达,没有遍布全国各地的供应机关,整个国民经济在战后又处于破坏状态,无法通过工业品与农产品的直接交换来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结合和经常联系,而且要通过贸易来建立这种结合。但是,在他看来,“商业和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手段”,布尔什维克党只不过是“利用资产阶级的这种手段和武器来反对资本主义”,“来建成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基础。”〔13〕而且始终认为“商品流通是和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途不相容的”,要加以限制和缩小。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为了保证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以全力扩展苏维埃贸易。然而,他强调苏联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它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者(国家、集体农庄、合作社)所生产的商品。它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同时,他尖锐地批评了把机器拖拉机站出售给集体农庄的建议,认为这是向落后方面倒退一步,就是企图把历史的车轮拉向后转。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只会阻碍我们向共产主义前进”。认为建议者的基本错误在于“不了解商品流通是和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前途不相容的”。他强调,为使社会主义易于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一步一步地缩小商品流通范围”。〔14〕
正是基于上述的思想理论认识,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从而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动。
至于这种思想认识的偏差为什么会产生,我以为,主要在于没有正确把握住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机械地照搬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及其管理制度的论述所致。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从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较高程度社会化的情况出发,设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可立即建立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的社会。“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15〕然而,苏联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因此,建设社会主义还必须实现许多本来在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外加任务”,如工业化和生产的高度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因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商品经济离不开市场,正如社会主义大生产离不开计划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社会主义要发展商品经济,当然不能没有市场;资本主义要管理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当然不能没有计划。所以,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6〕
既然苏联面对的情况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情况不同,那么在建设中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书本显然无济于事。不从实际发,死抱住本本不放,搞教条主义,就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甚至犯严重错误。
注释:
〔1〕《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305—306页。
〔2〕《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第77页。
〔3〕《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第87页。
〔4〕《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第202页。
〔5〕《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下)第620、625页。
〔6〕《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下)第611页。
〔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6页。
〔8〕《斯大林全集》第9卷,第21—22页。
〔9〕《斯大林全集》第9卷,第122页。
〔10〕《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2页。
〔11〕《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280页。
〔12〕《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199页。
〔13〕《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307页。
〔14〕《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下)第580、583、64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7页。
〔16〕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