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王青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王青

(胶州市洋河镇油坊小学,山东 青岛 266321)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新课改造就了新气象,使我国教育情况得到了空前的好转,很多年轻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老教师对自己陈旧的知识进行更新和改革,使小学的教学质量空前提升。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很多“顽疾”还有待解决。对此,教师应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在身边发现数学,在课堂中认识数学,在现实中利用数学。本文就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生活化

引言

在成为小学生的时候,数学是主要的学科,也是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要想对数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就要抓住小学生好奇的点,从各个方面入手,真正做到让小学生喜欢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让数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小学趣味数学教学探索方面要不断加强,实现小学趣味数学教学的目标。

1趣味数学教学的含义

趣味数学教学就是让数学变容易,通过改变数学的呈现内容,改变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数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趣味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生动而有趣的数学课堂,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妙。趣味教学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具有吸引力,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2趣味教学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的对比

教师要想更灵活地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教学,对趣味教学的优势和优越性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是在指教师和学生特点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约束下,调控教学过程,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系列的方法。我国传统的常教学方法有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模式一般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学生像一个装纳知识的容器,在下面机械、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填鸭式教学,这种课堂缺少活力,抑制儿童的思维,导致许多学生从刚开始接受数学便失去兴趣,长大以后甚至讨厌、害怕,这也是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最典型的后果。因此,新课改为了解决这种课堂“横行霸道”的局面,开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和课程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差异性,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当然,还要能够把原有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每位教师都是“改革家”。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是一个完整的、发展中的人,是新课标的主要着力点。学生注意力和兴趣都会被教师有趣的课堂所吸引,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有意识甚至积极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低年级课堂的趣味教学更为重要,让还处于思维发展初期的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初步印象,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是有趣的,这样才能在后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对数学的好奇心。

3趣味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3.1联系生活,根据学生喜好导入课堂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对世界认知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选择趣味性较强的内容进行数学教学。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喜好,并且将选择的内容导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因此要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有趣的学习内容来吸引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教学“认识角”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可以设计“我们去旅行”的情景导入,在此过程中出示一系列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交通指示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的心一直被课堂内容吸引着,轻松愉快,教学过程也会进行得十分顺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课堂中认识数学,感受数学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自觉主动接纳知识的程度是密切和对学习内容和自己所生活背景在所联系的。课堂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矛盾是每个数学教师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教师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还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其他各种技巧和直观的教学方式。“直观”包括实物、模像、言语三种类型,特点是可以直接接触,也就是可观,可触,这种特点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好的工具,所以教师要灵活合理地根据课堂内容加以运用。现代普遍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刚开始组织时是会有困难的,小学生见到直观的演示时难免会不受控制,增加教师管理课堂的难度,但当“使用规则”和优势体现出来被学生所体验,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学生就是课堂的活力所在了,教师则可以真正体会到“学生在课堂主体”这句话。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最大便利。

3.3多媒体展示,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获得无穷乐趣。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利用多媒体实施趣味化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数学问题,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纳皮尔说:“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相对于故事性强的语文是枯燥而又单调的。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我们也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多姿多彩的画面能吸引学生目光,并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需要。

3.4在现实中利用数学,发觉数学的实用性

人们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和经验证实了“数学很有用”这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发现了数学的潜在之美。但这种意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这种意识,讲究数学知识来源和用途,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是关键,这样掌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就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例如,在学习10-20之间各个数字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找到某某门牌号,快速翻书找到制定页码的练习。因此,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是使数学课堂趣味化、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3.5分类作业,课堂完成,开展课堂竞赛游戏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分出必做题和选做题再进行作业布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课后作业完成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在课堂上通过开展竞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将学生分成几个竞赛小组,教师要在竞赛前准备好竞赛资料,便于节省课堂时间。利用计分的方式先轮流答题,后抢答,最后选择获胜小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课后勤加练习,让学生重新理解对数学的定位,不知不觉爱上数学课,还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意识,实现了小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同步发展。

教育

当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不是说一味的联系生活实际,不一定非要应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热闹非凡。真正丰富数学内涵的是要学会从生活情景,从身边点滴提炼问题,找到生活与数学的交叉点,以此来提高自己和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玉志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

[2]任文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

论文作者:王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