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铁路发展新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新机遇论文,铁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上难以想象的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涌现,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而不再是有形的资源、厂房和资本。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对于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中国铁路而言,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将带来铁路飞速发展的新机遇。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时光的转盘拨到了90年代,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从知识对当代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一是知识不断创新,二是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知识的不断创新,表现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呈加速提高的趋势。例如,人类的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到了本世纪末,则是每3至5年就增加一倍。又如,在上个世纪,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65年,无线电通讯经历了35年,本世纪以来,雷达仅用了15年,喷气发动机用了14年,电视为12年,激光器则仅仅为1年。相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过去三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而其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只占14%,汽车业仅占4%。据美国总统的一位科学顾问透露,现在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应用,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成为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真正源泉。知识经济正在转变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结构,更新着人们的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
科技创新是铁路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随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激烈竞争,“铁老大”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的份额连年减少。铁路还能当老大吗?让我们回顾铁路的发展历史。自1825年铁路在英国诞生以来,现代交通运输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从铁路的垄断到公路、航空的迅速崛起,随之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始终是铁路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正是19世纪的蒸汽机、铁轨制造以及相应的运营管理技术等的相继创新,铁路迅速成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而得到了历史性大发展,成为当时牵引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开创了19世纪的铁路时代。此后,公路、航空飞速发展,而铁路的创新速度却日趋缓慢,曾一度使其陷入“夕阳产业”的境地。然而,伴随着高速铁路、列车提速、重载、安全及运营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现了客运高速、货运重载及运营管理自动化,使铁路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运输成本不断相对下降,铁路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可以说,创新是铁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铁路的兴衰。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运用,而知识创新的基石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铁路要发展,必须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快铁路建设的重大决策。为此,铁道部作出了“决战西南,强攻煤运,建设高速,扩展路网”的战略部署,动员全路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正在施工和将要开工的建设项目中,有隧道、桥梁的勘测设计、电气化工程施工、通信信号与调度指挥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除了加快铁路建设,当好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外,今后五年铁道部的另一重要任务是深化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扭亏增盈,当好全国交通战线扭亏的突破口。要扭亏增盈,就必须在降低运输成本、争夺运输市场方面下功夫。降低成本,不仅仅是少花钱,更多的是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来实现。今年10月1日,铁路运输实行了新的运行图,再一次全面提高干线旅客列车的速度。民航和公路的运输市场在10月份有所下降。而铁路的运输市场有所回升。这一切说明,科技是铁路发展的源动力。
铁路创新体系是铁路发展的基石
英国学者费里曼在比较分析了美、英、德、日等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后,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所以保持强劲的势头,源于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作用的结晶。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创新组织与创新机构、创新政策与创新制度以及创新资源等构成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与知识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结构,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进而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铁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铁路创新体系与其铁路的发展环境及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家铁路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影响着铁路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并最终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铁路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化水平,以及一个国家铁路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我国铁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是还没能建立起高效运行的铁路创新体系。现行的铁路创新体制与运行机制既不适应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不适应铁路发展及铁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只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建立起有中国特点的铁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我国铁路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铁路建设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如今,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被明确规定为国家科学技术部的职能之一。伴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性展开,表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我国铁路必将抓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把握当今世界铁路及铁路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筑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点的铁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