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与管理论文_龚建容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有效管理策略。方法:择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具体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从用药种类上进行分析,76例患者主要使用头孢曲松(46.05%)、头孢噻肟(10.53%)、头孢拉啶(19.74%)、头孢哌酮舒巴坦(23.68%)四种药物。76例患者中,44.74%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26%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1.84%的患者出现血液系统反应,10.53%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反应,2.63%的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尽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以及更广的抗菌谱,但也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对于此临床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计划用药,并做好有效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 such as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Methods: will pick from May 2014 to July 2016, our hospital 76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phalosporin class of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pecific medications in selected pati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typ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nalysis from the drug kinds, 76 patients were the main use of ceftriaxone (46.05%), cefotaxime (10.53%), cefepime (19.74%), cefoperazone shu ba (23.68%) of the four drugs. In 76 patients, 44.74% of patients appear allergic reaction, 30.26%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reaction, 11.84% of patients in blood system reaction, 10.53% of the patients with urinary system response,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in 2.63% of patient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class of antibiotics, in spit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phalosporin class of antibiotics have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wider antibacterial spectrum, but there are also more adverse reaction,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phalosporin class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based on patients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when plan, and make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to make it more safe and reliabl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仅具有不良反应小、毒副作用少的特点,还具有临床疗效好的优势,尤其是针对格兰阴性杆菌,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针对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中[2]。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择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中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有效管理策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通过注射方式以及口服方式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以患者身体情况及疾病状况为依据,选择对应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式。7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44例为男性,占比为57.89%,32例为女性,占比为42.10%;口服方式用药43例,占比为56.58%,注射方式用药33例,占比为43.42%;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为(39.23±12.68);最长用药治疗时间为30天,最短用药治疗时间为1天。

1.2方法

对76例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所选患者的具体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涉及的计数资料均通过(n,%)予以表示,卡方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 76例患者用药种类分析

从用药种类上进行分析,76例患者中,35例使用头孢曲松,占比为46.05%;8例使用头孢噻肟,占比为10.53%;15例使用头孢拉啶,占比为19.74%;18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占比为23.68%。

2.2 76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76例患者中,44.74%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26%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1.84%的患者出现血液系统反应,10.53%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反应,2.63%的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详见表1:

表1 76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n,%)

3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临床中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7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34例出现过敏反应,占比最高,其次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共有23例患者,再次是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这两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相当,分别为11.84%、10.53%,最后由于临床中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频率增加,难辨性梭状芽孢杆菌生长过度,增加了伪膜性肠炎的出现几率,进而导致了循环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二重感染。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应从严格管控过敏试验、增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对耐药性情况给予重视、强化用药全过程监护、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出发,控制好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3.1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1.1过敏反应

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通常会伴有哮喘、皮疹、药物热等表现,不良反应严重患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表现,所以在其应用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过敏史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确保在药物选择上更加合理[3]。

3.1.2消化系统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表现,特别是头孢哌酮药物的应用容易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所以针对存在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存在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局限性肠炎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4]。

3.1.3血液系统反应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常出现白细胞与血小板降低、急性溶血性贫血等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凝集障碍等症状,所以如果临床中涉及到长时间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时,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象,避免出现上述不良反应[5]。

3.1.4泌尿系统反应

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常存在肾脏毒性,且浓度依赖比较强,患者肌酐、血尿素氮均有提升的可能,同时出现少尿、急性间质性肾炎等症状,另外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因此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而言,应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减少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6]。

3.1.5其他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循环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二重感染。其中,出现循环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常伴有心房颤动、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失常、早搏等表现,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还有出现心跳骤停、心衰的可能,所以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7]。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影响了正常菌群,耐药菌株的大量繁殖,进而导致二重感染,所以在临床中,应避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

3.2临床应用管理策略

3.2.1严格管控过敏试验

尽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比于青霉素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在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危害上应引起重视,药政部门和医政部门应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若临床中涉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须先经过过敏试验合格之后方能使用,并基于此形成一整套皮试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3.2.2增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之前,医生应对患者病史以及过敏史进行全面、细致的询问,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或患者本身属于高敏体质,应避免使用这一类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皮试。因这一类药物的排泄是通过胆道完成,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还可以导致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因此患者在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这一类药物时,应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3.2.3对耐药性情况给予重视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医生应对耐药性问题给予重点关注,现阶段克拉维酸以及舒巴坦是β-内酰胺抑制剂的常见药物,其本身具有较弱的抗菌能力,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而取得良好抗菌效果,这为解决其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参考。

3.2.4强化用药全过程监护

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严密的监护患者不良反应以及效果等,并对患者生化指标、血液进行随时监测。临床中,避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合用,并监测好凝血时间。除此之外,医院应针对医护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医护人员了解并掌握这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以及耐药性等,以及时发现用药者出现的问题,并做出及时的处理。

3.2.5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如果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应先分析其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如发现凝血酶原时间被延长,则需要及时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以有效抑制凝血过程,必要情况下可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结语:

相比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尽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以及更广的抗菌谱,但也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对于此临床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计划用药,并做好有效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杨显德.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1(05):425-426.

[2]曾丽平.浅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管理方案[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7):91-92.

[3]李玉英.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01(40):329-330.

[4]刘茜.抗生素使用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02(13):69-71.

[5]叶燕嫦,张泳娴,麦焕庭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对策探讨[J].医药前沿,2015,02(34):57-58.

[6]康丹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2(34):109-109,110.

[7]魏坤,雷文志.头孢噻肟的临床抗感染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2(11):54-55.

论文作者:龚建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与管理论文_龚建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