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中田径训练的法则与应对途径
王新燕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江苏江阴 214000)
摘 要: 体育训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身体健康和素质,能够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并且体育训练也是人们在人生中都会接触到的一项基本知识,所以在日常人们的小学阶段会有田径训练这个项目,教师们也必须依次对小学生们进行训练,以此来摸清学生们的身体状况,彻底的了解每位小学生的优势,弱势以及身体素质的底线,以这个为基础,利用了解到的这些基本情况来制定一个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根据小学体育阶段中的田径训练法则以及应对的措施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田径训练 教师 小学生
1 田径训练的概念
在日常教学中,田径训练方式指的是,教师选择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安排任务或引导学生自学,借助各类辅助措施,以此掌握田径项目技能。在训练阶段,接受训练的人身体会产生生理反应,通过持续性的训练,以此改变受训者的身体素质,提升受训者的能力。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生性好玩,且活泼好动,在田径训练中小学生会积极展示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会逐步消退对体育的热情,以此难以保障小学田径训练效果,无法贯彻素质教学理念。为保障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小学体育知识,掌握相关体育技能,体育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明确自身的责任,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制定科学的教学目的。通过借助各类教学任务,以此强化小学生田径训练,促使小学生认知到田径训练的好处及优势。
2 田径训练项目的类型以及其中的益处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想要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应当在学生少年时期,强化学生田径训练,以此培养出一名全能型的优秀运动员。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必须要制定相关制度与标准,依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引导小学生学习,促使小学生可实现自身体育技能的提升,强化自身体育素质。小学生都处于6~12周岁之间,此阶段的小学生骨骼与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但学生心肺的容量普遍高于成年人,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可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拥有强健的身体。
例如:通过为学生提供跳远,跳高以及跑步等多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可强化学生田径训练,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 田径训练的手法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走、跑、跳等多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一些动作都可以说是在田径训练项目中最为基础的动作。为了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小学体育里所蕴含的相关知识对自身未来的重要性,教师们应该尽自己所能的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常见的动作作为授课的基础,使小学生们能够从生活中慢慢了解更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
3.1 运用体育游戏加强小学生的体育技能
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身体未能发育完善,教师在授课阶段,适当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以此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必须要创新田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乐趣,才可保障田径训练质量。
小学生们因为年龄还小,所以常常会有很强的竞争心理,他们都非常喜欢具有挑战性和竞技性的训练,单纯的田径训练会显得过于枯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中增加一些竞技性的因素,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对田径训练始终保持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跑步的训练时,单纯的跑步训练确实非常枯燥,因此教师们在进行跑步训练时的间隙中可以增加接力竞赛这样的形式,将学生们分为两组,进行接力赛跑,在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情也会加深,他们对田径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这样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就会容易的多,效率也同样会得到提高。
使小学生们能够逐渐深刻的认识到田径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能够逐渐改变学生们对体育教师的看法,使小学生们与教师可以在田径训练的舞台上和平共处,并且乐于接受教师所带来的田径知识。
3.2 循循善诱,逐渐加强小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喜爱
若小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或对田径产生反感,不仅仅是学生问题,还可能是教师问题。若体育教师授课态度不端正,或授课过于严厉,会导致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倦,以此丧失学习田径的兴趣。例如,某校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授课质量不高,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无法达到预期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并不高,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不满意。为清楚其中的原由,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最终认为是教师的原因。在学校领导的指示下,教师深度分析和认识自身教学态度缺陷,并研究平时授课缺陷。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转变教学态度,最终制定了双方都满意的教学方案。
若小学生感受不到乐趣,甚至会带来反作用,使他们讨厌田径训练,不愿意接受小学体育中所蕴含的知识,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为了能够真正加强小学生对小学体育正确的认知以及加深其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以此来充分调动在训练时的气氛,使小学生们可以主动并且积极的在训练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例如在某个小学中一位体育老师发现自己所授课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训练十分懈怠,于是经过和其他班级的教师进行讨论后得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田径训练太过于枯燥,会消耗过于多的精力,反而会使大部分小学生不喜欢小学体育所带来的知识面。所以这位老师为了能够使自己所授课的班级在短时间内重新喜欢并且接受小学体育和田径训练,便在某项田径项目训练结束后,剩余的几十分钟里,会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个个有趣的互相追逐的游戏,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对小学体育的兴趣,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警察抓小偷”,“三个字”等有趣的游戏,将其与田径训练结合在一起,可增长学生之间的默契,促使学生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在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内,释放自己的压力。
3.3 加强竞技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大白天的,咱们几十号人想隐蔽穿过日军防线是不可能的,不如这样,兵分二路,我们反正穿着鬼子军装,押着你们四个从大路走。而你们游击队,绕道前往距离马家五六公里的清莲村一带实行袭扰,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你们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吴参谋建议道。
3.4 建立完善的训练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应该完善出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教师要针对目前所接受训练的学生们制定完善出一套合理的计划,在制度计划时要及时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做好沟通和协调的工作,以此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同时也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确保计划能够顺利的进行。教师在建立和完善训练的管理制度时,要加入一定的奖惩措施,对于训练积极并且效果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对于一些训练懒散,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要适当的给予处罚 ,只有保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田径训练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中,t∈Τ,Τ为概周期时标,x(t)表示t时刻食饵总数,y(t)表示t时刻的捕食者总数,u(t)、v(t)为反馈控制项,ri(t)、ai(t)、b(t)、ci(t)、di(t)、ki(t)、αi(t)、βi(t)(i=1,2)为时标Τ上的非负有界概周期函数.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假设系统(1.1)满足初始条件:x(0)>0,y(0)>0,u(0)>0,v(0)>0.
4 结语
适当的田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好处的,能够使学生的整个身体素质提升,同时也可以在田径方面提升学生们的技能。因此,教师们应该积极发现在田径训练中可能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并且为其制定出一套训练计划,以此来提升田径训练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中各中心城区与边缘居住绿色分隔,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科学合理的布局,从而更好的保护耕地,有效提升耕地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来素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16):118.
[2] 陈胜辉.小学体育中田径训练方式的分析与讨论[J].新课程,2017(4):80.
[3] 沈枝荣,丁媛媛.小学体育中田径训练的法则及应对措施分析[J].新课程,2016(2):222.
中图分类号: G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3(c)-0030-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9.030
标签:小学体育论文; 田径训练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