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客运车辆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论文_邢国栋

浅析大型客运车辆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论文_邢国栋

大庆技师学院驾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从1987年公安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培训考试政策到驾驶证申领规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初采取的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延伸下完全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并负责的驾驶人集中培训集中考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驾驶人学习培训时间长、驾校设置的培训课程全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驾驶人学习培训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在当时出现了机动车驾驶人学习培训名额一票难求的局面。

关键词:大型客车;驾驶人员;职业化教育;分析

引言:驾驶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驾驶员平时应注意个人修养,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善待他人,以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有利于安全行车的心态去驾驶车辆。经验证明,驾驶员在满意、愉快、高兴、欢喜等心情时,反应的灵敏度比较高,行车精力集中,动作迅速、及时、到位,对安全行车十分有利。

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安全行车的保证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做人的基础,是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据2014年某交通事故死亡原因分布显示,违章占道行驶(3%)、酒后驾驶(2%)、驾车打手机(2%)、抢道行驶(19%)、违法上道路行驶(2%)、违反交通信号(3%)、违章超载(2%)、逆行(2%)、无证驾驶(5%)、超速行驶(7%)、违法变更车道超车(2%)、影响安全行车行为的(39%)、未按规定让行(12%)。由此可见,当违章成了惯性,交通规则就成了一纸空文,汽车社会也就缺失了文明和谐的道德约束。另外,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也是驾驶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作为一名驾驶员,为确保行车安全,仅仅自己做到遵章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驾驶员队伍是一个群体,存在素质的差异性是必然的。适时减速礼让既保护了他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也确保了自己的出车任务顺利完成,有百利而无一害。通过这次行车经历,我深切领悟到文明驾驶的重要性,礼让行车可以有效规避他人违章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和行车风险,是实行安全行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行车的有力保证。

2.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导向

2.1要坚持以公开透明为前提

按照中共中央全会精神,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便民利民服务,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是提供便民利民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具体内容公开透明:一是驾驶人培训考试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公开透明,驾驶人培训考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行政管理权限,因此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协调各行各业以及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突破权力管辖拘束,从源头上消除行业和部门间无形的障碍,以完善培训考试流程为主要目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培训考试政策的公开透明;二是驾驶人培训考试流程的制定和实施要公开透明,驾驶人培训考试针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不是所有培训考试流程会完全按照设想的情况进行,这中间就出现了驾驶人培训考试供需双方的矛盾,因此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前提,确保不同情形下的驾驶人培训考试流程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找准应当采取的培训考试模式。

2.2要构建出权责清晰的管理模式

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实现职责是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权力大于责任,就会导致特权或权力滥用,同样不赋予任何权力或权力赋予的不适当,也会导致责任消减或责任推诿,因此在合理配置权力的时候,要遵循权责相称的原则。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要按照警察法哲学的设置规范,全面构建出全责清晰的管理运行模式。

3.对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教育方法的思考

3.1低龄大型客车驾驶人安全行车保障

中国现行法规要求申请大型客车驾驶证者必须年满26周岁,且已取得中型客车或大型货车驾驶证5年以上或牵引车驾驶证2年以上,从事客运行业还要求持有相关准驾车型驾驶证满1年以上,即最低27周岁才能真正进入大型客车营运驾驶人行列。这些都是基于大型客车驾驶要求驾驶人累积一定的驾驶经验来考虑的。转变为职业教育以后,按照中国普遍实行的职业教育情况来推算,入学年龄应为16-17周岁,毕业年龄应为18-20周岁,即大型客车营运驾驶人的年龄准入门槛将大幅降低,且现行的逐级增驾累积经验过程也将不复存在。根据201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1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1年以下驾龄驾驶人所占比例达15.27%,5年以下驾龄驾驶人所占比例达47.69%,可见驾驶经验不足对安全运行的直接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职业教育设计者充分发挥长学制、集中培训的固有优势,将基础法规知识、机动车机械常识、客运行业安全管理、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及车辆操控、道路驾驶、应急避险等理论和实际操作内容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学制中应考虑引入实车锻炼环节,如由未来签约单位提供跟车实习机会,通过实践体验巩固学习效果。

3.2低龄客运驾驶人职业初期安全规划管理

职业教育的大型客车驾驶人由于上岗年龄偏低,驾驶经验不足,应出台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生涯初期规划和安全管理规范。如:聘用单位应设置上岗前跟车学习期,学习期内实行学徒制管理,定期考核学习成果;上岗后通过市内—区间—长途的逐级培养模式,分阶段有计划地拓展驾驶能力;严格履行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要求(卧铺客车还应安装车载视频装置),切实加强对低龄大型客车驾驶人的动态监管,对于疲劳驾驶、超速驾驶、违规载客载货等安全违法行为予以严惩;职业教育机构对毕业后5年内的大型客车驾驶人实行定期教育,每年组织一次,每次不少于1d,重点学习大型客车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更新内容、最新事故案例分析及进行交通违法教育等;低龄大型客车驾驶人、聘用单位与职业教育机构三方签订再教育协议,入职5年内在安全违法、事故责任等方面达到一定条件者,将返回毕业学校进行再教育课程学习,所需费用由个人和学校共同承担。

总结:综上所述,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着公共道路交通安全。当前为改善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我们应该首先重视驾驶员队伍的建设,着力提高驾驶员的法治观念与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促进行车安全,有效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让人和车走得更安全,让我们的汽车社会更文明、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文超,周志强.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研究[A].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5:6.

[2]刘晓晨,周志强,于鹏程,刘硕,王秋鸿.国外重点车辆驾驶人准入政策管理研究[J].道路交通管理,2014(10):31-32.

[3]张建.营运车辆驾驶人职业适宜性评价指标筛选[D].长安大学,2014.

[4]应江婷.我国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检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5]杨彬彬.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适宜性检测设备系统建立[D].长安大学,2012.

[6]李新伟.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适宜性检测评价指标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

论文作者:邢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浅析大型客运车辆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论文_邢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