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郑纳海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郑纳海

珠海市城市开发监理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丰富城市功能,拓展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促使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进而实现对市政管线的一体化建设及管理。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阶段涉及部门较多,再加之影响因素呈现多样化特点,为了合理缩减建设阶段的不利影响,提高建设效率,就需要将统一性及整体规划性纳入重点考量范畴,在为市政管线布置提供公共管廊的基础上,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围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细化阐述及分析。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优化路径

现阶段城市发展规模普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政工程建设难度,而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身涵盖部门多,再加之结构体系建设存在复杂性,这就需要在实际建设阶段,对各个关联要素进行精准把控,明确建设重点及需求,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规划发展思路,促使专业优势最大化发挥,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有序推进夯实基础,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应当不断突破发展中存在的局限性,促使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1.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符合

在城市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人口增多,土地利用压力剧增,这就使得原本有限的城市空间不断缩小。在传统模式下,直埋式及架空式的应用频率普遍较高,一旦建设指标与实际需求难以相符,就会导致地下空间被大量占用甚至是浪费,基于管线布置隐蔽性过强的特点,安全隐患也大量存在,因此,为了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就需要结合市政工程施工需求,开展与之对应的综合管廊建设工作。首先,地下管廊是公共廊道,能够容纳多个市政管线,这就能够减少地下管线埋设阶段存在的混乱问题,地下空间也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合理规避管线随意占用的不良问题,便于创建更为优质的空间环境,城市交通也将更加畅通无阻。

其次,地下综合管廊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提高管线应用的安全指数,后续管线维护及管理成本也能得到合理缩减。综合管廊建设阶段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体,这就能够将外力荷载阻隔在管线外部,在破坏力缩减的同时,腐蚀作用也会呈现出弱化趋势,这就能够保障管线安全,其稳定性也能大幅度提升;最后,综合管廊建设能够实现基础设施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这就能够为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对管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便于精准掌控其运行状态,这就能够在异常情况出现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故障问题的发生频率,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其信息化优势,从而创建出更具现代化发展优势的智慧化城市。

2.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首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呈现出了明显的下行趋势,迫于压力实体经济在市场中的占比数量逐渐减少,在投资风险上升的情况下,稳定、收益可观的投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加快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则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其次,综合管廊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拓展性,在后续管线布置调整及维护时,并不需要大肆开挖,这不仅能够实现对建设成本的合理缩减,更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管廊破损问题,实现对资源耗损问题的合理规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综合管廊是实践创新的关键

首先,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各项能源都需要通过管线设置传输至城市各处,因此,基于现代城市能源需求量大的发展性特点,城市管线也愈发多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线布设及管理难度,而综合管理的建设则能将各类市政管线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这就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各个部门分散工作的局限性,因此可以说,综合管廊的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其次,从当前形势来看,PPP模式由于优势特点显著而被应用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与企业共同联动创建新型的项目建设及发展形态,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投资模式进行创新性及发展性探索。

二、进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 强调规划先行

要改变以往城市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强调规划先行,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控制和引领作用。加强地下空间总控。遵照“0~60 m”地下空间的总控要求,统筹考虑人防空间、地铁、地下隧道、综合管廊、地下车行系统、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街等各类城市地下设施的建设,满足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活动的需求,并做好适当的规划预留;结合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好综合管廊总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做好以下几方面管廊布局:一是结合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开发区建设开展地下综合管廊;二是结合老旧城区改造、道路改造,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三是结合轨道交通和地下综合体开发,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四是结合既有地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2.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BIM技术、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技术、基于GIS的信息化平台技术、绿色节能技术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综合管廊的推广应用,将大幅提高综合管廊设计、施工、运维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有利于稳定和提高设计、产品、施工和运营管理的质量,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综合管廊标准化包括设计、产品和施工的标准化,其中设计标准化可从总体设计、结构工程、专业管线、附属设施等四个方面开展;发挥BIM技术的优势。BIM技术是通过三维立体展示方式,在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全过程中全方位模拟地下综合管廊,并通过方案模拟、深化设计、管线综合、资源配置、进度优化和虚拟漫游等,大幅提高设计、施工和运维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工期效益。

3.注重多层次协同

综合管廊是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应在投融资、建设和管理上做好衔接和协同。为适应我国规模快速增长的综合管廊建设形势,投融资模式应协同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推动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有序健康发展。政府鼓励用PPP模式推动综合管廊建设,要关注PPP公司运行中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专注其可持续运营能力,预防PPP公司多次转卖损害公众利益,做好PPP与BOT等模式的衔接等。除此之蛙,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和综合管廊是目前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三者在设施布局、功能需求实现上有交集,应有机融合、统筹考虑、协同建设。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高度符合,应当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规划建设工作,通过融入新技术,加快推动综合管廊的规范化建设,促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虽然现阶段我国综合管廊在建设及管理中仍旧存在相应不足,但是在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新机制逐渐渗透的趋势下,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综合管廊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武雪莹. 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应科学处理的五大关系[J]. 城市住宅,2016(7).

[2]王靖. 新形势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问题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13).

[3]王琰. 城市综合管廊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296-00296.

论文作者:郑纳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郑纳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