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马士和小学 251812
以“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方法的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进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另外,通过研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科研意识得到增强,教育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根据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三、四年级的学生必须会写2000个常用汉字,认识2500个汉字。新课程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说明了培养小学生自主识字的重要性。
一、研究目的
1.学生:
(1) 一段时间后,增大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
(2)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
(4)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最早的培养和发展
2.教师:
(1)从识字教学的课堂设计的角度探讨有效的科学的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2)探索出适合于小学生特点的有效的识字方法,总结出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
二、研究意义
1.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具备了自主识字能力后就可以比较自由的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开放识字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识字的形式,开展生活化识字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识字,在识字中更好地生活。
2.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也缘于此。
3.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完善学生学习的个性心理,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过程
1.采取集中辅导和相互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完善研究计划,畅谈教学研究中的体会,撰写学习过程中的心得。
2.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
3.构建语文学习方式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材对应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把识字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学习意识,在自然、轻松的生活中认识汉字,又能激发强烈的识字愿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的多样化。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源,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5.设计生活作业的丰富化。教师除了让学生读课本书之外,还要读生活。教师要构建生活大课堂的新课程观,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布置创造性的生活作业,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6.在实践操作中识字。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动手实践最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大脑中的痕迹最深。我们要千方百计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识字。
7.构建识字的方法的科学合理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潜能,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四、研究发现及结论
1.领导办学观念更新、办学规模扩大并成果显著。
2.校园飘满书香墨香,师生参与阅读兴致盎然。
(1)读书成为教师自觉行为。
(2)读书授之以法,开展评比激励活动:①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②教给阅读方法,评选“阅读之星”。
3.学生识字兴趣浓厚,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学生乐于识字,兴趣浓烈。
(2)突破识字难点,教学效果明显。
4.构建了耗时少、收效高的识字教学模式。
5.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五、分析和讨论
1.学生的评价方案,可能还不够准确、全面、完善,如何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学生,有待深入研究。
2.在课内外识字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以课外识字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
3.我们不会因为课题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停止不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六、建议
我们还应对识字教学有个科学的态度:在常态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做不到的、很困难的教学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原则:
1.顺其自然(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兴趣出发)。
2.只识不写(对课外识字,只求认识,不求会写)。
3.不求甚解(对意思深奥的字,不必深刻理解)。
4.不压指标(不规定统一的硬性识字任务)。
5.允许遗忘(不一遍遍地机械地读、背,不考试)。
6.轻松愉快(寓识字于活动、游戏之中)。
识字成了他们有趣的、快乐的交流活动,识字教学效率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振兰 《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2]《语文课程标准》。
[3]崔丽媛 《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论文作者:王常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汉字论文; 目的论文; 自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