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陈锦星论文_陈锦星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陈锦星论文_陈锦星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质量要求不断增大,并且一直保持较高的要求标准。作为电力传输媒介的智能电网模块正在快速拼接和完善。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节点部分,其技术推进和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全国每年都有大量新建的智能变电站入网运行,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体制过度时期中的变电运维工作,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从变电运维工作的流程化性和复杂程度来看,加强对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分析就显得极具迫切。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智能变电站运维情况里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隐患危险;防治措施

1、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的危险问题

1.1智能变电站设备运维过程中涉及的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备样式,不同设备一般有着不同的运行状态,因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并参考实际运行模式来根据有关调度命令执行。在一些变压器和断路器之类的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在实际操纵变压器的时候危险一般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切合空载变压器的时候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这一过程会对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造成损伤,与此同时变压器空载电压的持续上升也会给变压器整体带来损伤。断路器如果出现故障线路就会造成断路器整体故障。母线倒闸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危险问题,首先因为继电保护和一些的自动装置切换故障时会出现的误动现象,与此同时过负荷和一些拉刀闸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问题。

1.2运维检修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智能化变电站对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维人员同时具备光、电、机械等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维人员需要从电气设备运行、交直流系统维护、故障处理分析、仪表监测等多方面进行管理操作。目前来说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人员大多来自传统变电站,缺少系统化的智能化变电站专业知识及运行维护经验。如在发现异常或故障后,缺少对其严重性的正确判断导致故障延误处理,有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遇到了问题就寻求、等待厂家处理或报废还能用的设备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设备浪费,严重影响运维管理效率及资源利用率。

1.3影响智能变电站运维外部因素

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运行效率和外界因素也是有着一定关系的,外部环境经常是实际维修过程中面临的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天气和街道因素都可能会对检修过程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冬天的时候压力比较低,就会使导线变得很近,夏天的时候充气设备油面又会变松,因而导线会变松。如果风比较大,杂物又会缠绕错乱,这些因素都会给检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智能变电站危险性的管理控制方法

2.1完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方法

认真落实巡查和维护过程并加以完善,这是每个管理人员及运行人员的义务,做到这一点的同时也要尽量的保证二次直流设备的运维管理。对于一些继电保护装置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必需要得到有关管理人员的审核批准,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危险点的存在就必须要立刻停止使用,并通报给有关的维修人员。压变二次回路不能出现短路现象,同时二次回路不能并联。在完成了整体检修工作之后,需要有关的负责任进行书面结论,同时负责人检查无误后确定其可以投入使用,出具材料证明之后负责人方可开始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智能变电站的老职工趋向老龄化,对新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较为乏力,在维护管理中遇到问题,偏爱依靠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解决,缺少一定科学依据。而新员工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缺少实践经验,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不足以胜任专业的工作要求,但他们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对新技术、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从培训入手。完善优化培训制度,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选派、组织优秀青年骨干到厂家或公司外培训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吸收别人先进管理、技术经验,然后将所学知识在公司内部推广培训。或外聘专业讲师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从实际着手讲解智能设备运维管理知识,进行相关实操业务培训。定期举行业务考试,督促运行人员学习进步,对业务水平较高的学员予以升职或资金奖励,树立榜样,以一促十,构建人人愿意学,人人不落伍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

2.3严格智能变电站运维监督和规章制度

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必须要落实设备巡检的规范,确保特殊天气下也能有合乎标准的巡检,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策略。大风之后要认真检查室外设备有没有异物倒挂在设备上,导线是否松动等问题。

2.4完善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

在管理中,强调专业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源头控制,重视全过程动态管理,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重视关键因素,做好主客观因素的控制。建立统一化的标准,一切工作参照标准执行,将日常工作行为规整为制度,以年、季度、月、周、日的形式细化制度,规范运行人员行为准则。落实责任制,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严谨,除了要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管控范围,还要明确各运维人员的职责范围,每值将设备按区、电压等级或片分派为各人专项巡视保管。让员工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和职责都清清楚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比传统运维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主要从传统设备与智能设备的差异着手,针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管理,突出“全、严、细、实、优”的管理方法。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形成系统性的运维体系,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

2.5做好智能组件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智能变电站拥有智能组件,这是其和传统变电站在本质上的区别,在组装智能组件时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还需对组装过的组件进行一系列检查。如组件柜就需要进行外观检查、工作温度的测试、照明情况的检查等。在确定这些方面没有问题以后,再对其交互功能进行模拟测试,保证其能正常工作。

结语:提倡智能电网建设,保障国家电网公司良好发展,这是国内电网未来发展趋势。国家电网公司依照智能变电站要求构建变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在国内推广开来。智能变电站推广时间不长,因为长时间运行,所以出现了许多隐患问题,当前运行维护管理的模式还处于探究阶段。强化构建智能电网,提供可靠、安全、稳定的运行维护智能电网,要求维修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多总结经验,强化巡视,以此让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发挥出更好的实效,确保智能变电站的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小军,黄萱.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91-92.

[2]王冬霞,纪陵,檀庭方,王涛.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电技术,2016,08:19-24+77.

[3]赵国栋,滕明茂,吴孝兵,施新勇.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电子制作,2014,23:46.

[4]冉龙明,魏徐,邹雪,陈航,王余.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1:63-64.

论文作者:陈锦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陈锦星论文_陈锦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