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匹配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中远公司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远论文,第三方物流论文,案例论文,模式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7-0307-03
1 引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间比例不合理,产业链也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速都明显高于轻工业。产业链短,在工业产业中,初级产业多,下游产业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更少,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巨大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竞争力弱,导致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非常严峻。面对诸多国际跨国公司,国内企业竞争力不足已经显现。因此,问题的核心就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增强国力的需要,也是企业进入新阶段的需要。因此,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严峻的课题。而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第三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演变,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2006年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我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已经产生巨大的货物流量和货物价值量,导致我国对物流有着迫切需要,第三方物流得到迅速发展,但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本土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竞争力弱,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与外部快速发展的形式不匹配,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如何实现管理创新以匹配企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明确如何通过物流的管理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过程,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从匹配的角度,进行物流管理创新,通过物流管理创新,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获得一定的能力后,独立的产业就形成了,相应的地区产业结构最终得到调整,完成产业结构重构。而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其主体产业和其相关辅助产业的迅速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而优化我国三次产业间的比例结构,就是通过中远案例所揭示的现实意义所在。
2 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第三方物流(TPL)概念,国内外的学者至今仍无统一定论,国外常称TPL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James C.Johnson(1998)[1],Lieb(1993)[2]等不同的国家、组织、学者对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总的看,国内外关于第三方物流定义如汗牛充栋、见解千差万别,存在很大分歧。2001年4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给出了如下的定义: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匹配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Pervin,1968;Schneider,1987等)[3][4]。目前匹配理论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更多地被用到了战略研究等领域,关于战略匹配,Bates(1992)[5]提出了“战略匹配”,Henderson与Venkatraman(1992)规范了众多与战略匹配相关的概念并提出了企业战略匹配的理论模型[6],Jerry Luftman(2000)[7]提出的业务-IT战略匹配成熟度模型(Business-IT Strategic Alignment Maturity Model),Henderson与Venkatraman(1993)[8]提出的企业战略和IT战略的对应的战略匹配模型(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SAM),Brown,Eisenhardt(1998)[9]对企业如何匹配环境提供了更深入的分析,Zajac,Kraatz,Bresser(2000)[10]提出了战略变革匹配环境的规范模型,对企业的战略变革如何匹配环境的变化很有启发。
管理创新理论代表人物Ray Stata(1989)[11]。他首次提出了公司中的管理创新问题,明确的区分了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指出管理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瓶颈,也是企业管理中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Pierre-Jean Benghozi(1990)[12]把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区别开来。Stata认为,许多美国公司落后之处正是在于管理创新的问题,他把管理创新看做是充分利用技术领先优势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与Farrokh Alemi(1999)[13]的观点一致,并得到了他的实证性研究结论的支持。在国内,芮明杰(1994)[14]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常修泽(1994)[15]把管理创新界定为对新的管理方式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广泛的内容,它是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基础和保证。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促进科技与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企业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
3 管理创新匹配模型
为明确管理创新战略如何匹配于企业总体战略,本文基于已有的匹配理论,结合管理创新战略理论,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匹配模型,见图1。
图1 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匹配模型
企业战略是指一个公司对产品和市场在竞争领域的定位选择问题,包括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能力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经营范围包括市场、产品、服务、顾客/客户群、公司的竞争区域以及影响商务环境的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经营能力指为公司提供潜在竞争优势的关键成功因素和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品牌、研究、制造和产品开发、成本与定价结构、销售和分销渠道。管理机制指公司如何规定管理层、股东和董事会的关系。也包括政府规定如何影响公司,以及公司如何管理与战略伙伴的关系和匹配。
管理创新战略指企业在管理创新中的定位选择,包括企业对创新的范围、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机制方面的选择。管理创新战略的目标主要是构建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组织基础设施和流程指企业的内部资源,它对企业所选择的战略提供有效的支持,体现企业对资源的整合,包括管理基础设施、流程、技能三个方面。管理基础设施是指公司组织业务的方式,流程指如何开展公司的业务活动,技能指人力资源方面的考虑因素,如雇佣、解雇、激励、培训、教育等,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基础设施。
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和流程是根据企业业务运作和管理创新战略来确定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管理创新的应用需求,包括体系结构、流程、技能三个方面。体系架构指企业允许将内部资源整合入一个体系的政策、选择和组织结构。流程指用来进行管理创新的各种实践和活动。技能指管理创新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考虑因素。
4
中远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2002年,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一批超大型国有物流企业投身第三方物流市场,改变了市场格局,拉开了国有物流企业进军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序幕,其中包括中远物流。中远物流缘起于中远集团为了发展在航运及物流业的领先地位,2002年1月8日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成立了中远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通过此举措,公司优化了全球供应链管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中远物流在细致考察市场需求和对自身实力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了汽车物流、家电物流、项目物流和展品物流四大物流品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并着力建设铁路运输、驳船运输、城际快运和航空运输四大物流通道。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中远物流”的物流服务资源,建立了空运、城际快速运输、铁路运输、驳船支线等运输网络。目前该公司已稳居中国物流企业之首,在国内拥有300多个业务网点,有140多万平方米堆场、1200多台各式车辆、3000多台装卸设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中远在1998年率先在中远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引进了卫星定位管理系统(GPS)。仓储采用了DC-NET库存管理系统,实现了现代物流管理。
作为以航运业为主的物流企业,主要依靠人工处理信息的传统处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全球业务的需要、大量的单据、数据,都需要在一定的数据平台上运作。集装箱运输具有特殊性,集装箱要送到客户手中,箱子要返回,还要从无货的地方调到有货的地方,管理和跟踪目标众多,路经复杂,传统处理手段是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此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目标,中远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其主要举措是决定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中远集团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上经过了引进国外软件、自主研发、购买IRIS-2和二次开发等一系列的演进过程,然而最初的实施过程并不尽如人意。直到IRIS-2系统引起了中远集运的关注,该系统是一个实时的业务跟踪系统,能将每个运作环节的关键数字都提取到系统中,时刻记录发生在全球各个角落、每个运作环节的事情。该套系统是全过程管理,从最初的定舱、中介货、航线设计、供应商,到码头、堆场、箱子的管理等。有了该系统中远集运就可以掌控全球各地的业务信息。但从1996年到2000年中远集团经营状况处于低谷,亏损非常严重,而该系统从购买到建设实施大约要花费10亿人民币。企业面临着战略决策,集团高层就此事进行讨论,魏总裁认为就算中远没钱去造船,也要建设会对中远未来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于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作出了管理创新战略决策。终于,中远集运在2000年底购买了这套全球集装箱运输信息集成系统(IRIS-2)。
该系统购买之后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如何的具体实施、推广、如何让集团业务规范到系统中去?与之相适应的是相应的如何从体系结构,流程,技能等方面为管理创新战略提供支持。当时魏总提出,“人不行换人”,必须保证所有的事情跟着系统走,系统怎么做就怎么做。在集团高层的支持下,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远集团从2001开始在全球的中远系统内实施这套IRIS-2系统。
为了解决IRIS-2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体制问题。中远集团运做了一系列管理上的货运体制和代理体制改革。如中远货运原来与中远集运是中远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在海外上市的时候将其纳入中远集运,成为中远集运的全资子公司。这样做的目标就是要将利润体现在一个点上,使总体利润最大化,适合系统的要求。中远集运还专门成立一个BPS(business program system)部门来推动该系统的实施。BPS部门由集团年轻的业务精英组成,这些人员都是财务,箱管和港口等部门的业务骨干,他们年轻,学习能力强。BPS作为业务和IT之间的桥梁,他首先理解系统,理解数据和信息流,并将现行业务装到系统中来,然后同口岸实施相结合,调研结果再同系统比对,然后进行调整,来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到2003年,IRIS-2最终在中远集运取得了重大成功。
从整个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过程,可以归纳出,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获得成功的创新匹配途径(如图2),首先,为适应激烈竞争,从企业战略出发在企业战略指导下实行管理创新从而有了管理创新战略。随后,制定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并执行,有了管理创新战略后与之相适应的是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从体系结构,流程,技能等方面为管理创新战略提供支持,而支持企业战略的组织基础设施及流程等在这个发展路径中不起关键性作用。
图2 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获得成功的创新匹配途径
5 结论
通过中远物流的案例研究,我们已经可以认识到,管理创新对于组织的支持已经成为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激烈的竞争环境意味着,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创新战略,要求从企业战略出发,并结合企业资源作出反应。此外,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获得成功的创新匹配途径在其适用范围上有其局限性,但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该种方式物流管理创新主要适用于国企性质的企业,因为此类企业,大多采取官僚式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上的权威性,使其管理创新战略得以顺利推广,这就是通过中远物流案例所揭示出的现实意义和该理论模型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