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背景作用下,生态河道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河道生态治理工作中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对生态河道建设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针对河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河道建设的优化对策,以供同行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河道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1 生态河道建设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生态河道,并非指原生河道,而是利用一系列工程措施,具有自我修复性能、长远发展的生态河流廊道。在进行生态河道建设时,必需秉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功能原则。生态河道主要由水资源、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物质构建而成的生态系统。河道内部生态因素能够实现相互交换,让其之间起到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效果,以此促进生态河道健康发展,将自身生态功能充分激发。二是坚持生态多元化原则。原始河道整治的核心内容就是防洪安全,对河道实施裁弯取直,或者利用单一的规则断面的方式,保证河道流态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但是这种方式无法给水流中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生态河道建设主要是依据自然河势招生点,采用简便的断面方式,提升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确保河道处于原始状态。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开展生态河道假设工作时,尽量结合河道周围情况和土质状况,避免外来物种侵入。在实施工程建设工作时,要确保应用材料和四周环境的协调性,尽可以将原始河道生态因素进行存留。
2 河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施工方面
为了确保沿河滩地和河床边界水流具备较强的平稳性,可以采用抗冲刷材料实现河道岸坡的加固。但是,在开展护岸工程施工时,不仅会导致河道岸坡物理特性出现转变,同时还能影响河床土质和河道土质之间的关联,进而给河道生态环境带来损害。过去护岸工程往往以硬化河床为主,使得河床过水性逐渐减少,其结果约制了河道水体给四周沼泽起到的补水效果。与此同时,河岸和河床硬化将会使得生态生物生存交换环境出现转变,进而影响水源物质的生存。
2.2 河道治理方面
在进行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时,过去传统的治理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采用建立渠化固化河道的方式,将河道演变形式进行转变。二是采用管控治理河道水流的方式,约制上下游河势的改变。三是在开展河道工程施工时,可以对河槽断面加以简便处理,进而给河道断面自然冲淤修整进行约制。除此之外,在进行护滩以及护岸工程施工时,一般应用混凝土或者沙石来实现河床铺设,这种施工方式将会给河道天然趋势改变带来影响。部分河道裁弯取直工程的实施,将会使得河道坡降以及纵向形式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进而造成河道流态过于简便性,阻碍了空气和水体的交流,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3 建设管理方面
在当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背景下,生态河道管理作为河道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采用的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理念不完善,将会导致生态河道建设管理诸多问题的出现。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部分河道管理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职责没有进行科学分配,管理标准存在诸多不足。二是管理经费较为匮乏,政府部门投放力度不高。三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少规范的制度约束,管理团队综合水平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生态河道建设的优化对策
3.1 更新优化生态河道建设理念
为了保证生态河道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进行河道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把生态环境管理理念融合到生态河道建设中。近年来,我县县城中稍河河道治理通过更新优化生态河道建设理念,实践证明其效果非常显著。县城中稍河下游地处我县水南新区,工程实施前,洪灾频繁,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河道建设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洪抗旱。如果延用过去河道治理模式,主要把防洪、控导性工程当作主体,将出现河槽萎缩现象,进而给周围水域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河道生态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通过调查研究,近几年来,我县对中稍河段河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治理,结合洪水特点,开展了堤防整治和布局,修建了诸多透水性生态护坡为主的高标准防洪护岸工程。同时,对于险工段位置,利用石块建立了护坡。通过加强生态河道建设,优化生态河道建设理念,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还能达到了河道综合整治的效果。
3.2 合理应用建设材料
在进行河道建设时,传统的施工材料主要以浆砌石块以及混凝土等材料为主。由于这种施工材料质地较为坚硬,给河道水体和河床物质交换带来一定影响,使得河道自我修复能力逐渐减少,进而无法保证河道生态平衡。同时,在开展河道工程施工工作时,采用的工程框架如果是半刚性治理框架,将会使得工程整体性将无法保证,进而引发地基沉降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河道工程施工质量,可以把生态型河道建设材料运用到其中,以此达到保护和治理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生态河道建筑材料为筋麦克垫以及植物护垫等,这些材料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河道建设材料自身含有一定的柔软性,能够应用在易于出现地基不均衡沉降的地带。由于多缠绕、双绞充分融合的网状钢丝结构自身含有一定的强度,各个单元之间胶合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在局部钢丝发生开裂现象时,也能确保材料整体的刚性和完整性。二是生态河道建设材料具备较强的透水性,能够促进四周生态环境以及河流物质的交换,同时给周围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条件,在实现河床植物以及周围动物群落整治的基础上,达到河道生态环境优化的效果。三是由于生态河道建设材料框架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性,材料主要呈现出网状形态,这给机械化施工提供了条件。并且将钢材进行破除之后,诸多施工材料价格偏移,便于就地取材,进而使得河道工程施工成本投放较少。
3.3 加强对生态河道建设的管理
当前,河道建设单位已经意识到实施生态河道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给予生态河道建设充分注重,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方面,生态河道建设欠帐多、任务重,建设压力大,生态河道建设需要秉持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另一方面,生态河道建设自身要求比较高,同时成本投放力度相对较大,在进行河道挖设的过程中,将会引发地质问题,仅仅凭借政府部门的补助,将无法保证生态河道工程的顺利落实。鉴于这些现象,应该做好生态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统一管理理念和思想,优化生态河道建设管理方式,把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运用到其中,实现生态河道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河道生态化治理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人文,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这一点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利用。因此,河道治理应该提高生态意识,采用科学合适的方法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在充分发挥河道作用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1]班乃明,赵建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生态河道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9):286 -287.
[2]黄景荣.生态河道系统整治与建设研究讨论[J].农业与技术,2017,37(15):63 -64.
[3]解学相,刘敬初,张永霞.生态河道治理之我见[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9):34-37.
[4]黄怀祥.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研究[J].吉林水利,2016(06):44-47.
论文作者:李国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河床论文; 材料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论文; 将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