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作用下,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路桥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路桥工程的施工缺乏规范有效地管理,导致路桥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提高路桥施工管理水平,改善现场安全管理环境,提高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将就路桥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导致因素着手,分别就如何提高路桥施工安全管理以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引言
加强路桥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持良好的项目施工管理水平,避免施工企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促使路桥工程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路桥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研究,灵活使用不同的机制、方法及其它措施,促使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能够不断提高,为现代路桥工程建设水平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路桥工程项目中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以及管理要素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路桥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有92%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现有的路桥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建筑安全性意识相对较薄弱,路桥施工项目安全防范管理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在路桥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中,路桥施工单位项目分包问题、施工单位的预期利润与项目总目标发展不协调、路桥施工中责权利不相一致是导致路桥施工建设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为了完成现阶段我国路桥施工单位整体的发展要求以及路桥施工建设的管理要求,我国路桥施工单位对于路桥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借助于预防性安全管理理论的有效应用完成对于路桥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的安全管理计划。
2、路桥施工管理简析
2.1 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手段
2.1.1 加强施工安全意识方面的宣传工作
(1)施工安全意识的宣传
施工单位作为现场的第一管理阶层,应该对施工作业人员从进场、登记、安全知识考核、定期安全教育等环节,向施工操作人员宣传施工安全意识,并积极地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增强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目的。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能够从根本上尽量地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施工现场的操作秩序,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力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作为施工单位应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聘用专业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安全知识的考核。进行施工安全意识加强工作的同时,应对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使施工现场的操作工序得到完善,进而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2.1.2 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
(1)施工单位对施工工期要加强控制力度
在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辅以周密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管控。由于路桥工程行业的特点,施工场所大多为露天室外,施工中很难避免因气候关系造成的工期延误,加之施工中还会遇到开山、穿越涵洞等情况,在出现以上情况时,应进行合理的施工工序调整,严禁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以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2)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首先,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晚上的质量检测制度,完善自检、互检、交叉检的“三检制度”,保证良好的过程控制制度。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会涉及到许多隐蔽工程,如,基础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工作,应紧跟施工进度,以免有所遗漏,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应合理规避施工质量安全事故,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惠效益。其次,就是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施工工艺应“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充分地发挥以往施工经验的作用,根据遇到的施工环境和突发事故等不同的具体情况,相应的调整施工工艺或施工工序,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最后,就是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不能“保守自封”,要积极地应用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更好地把好质量关。
2.1.3 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
由于路桥工程具有复杂化、系统化、长期化等特点,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更好地保证施工生产的适量和安全。
(1)通过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明确管理机制和岗位责任,有效地落实相应的施工安全防范和管理措施,尽量地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编制一定的安全事故管理奖惩制度,定期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增加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整改,若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以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杜绝。
(3)在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初期,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形成书面文件,以加强工人的自觉安全意识。
2.2 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
2.2.1 施工材料的管理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是十分庞大的,除了钢筋、混凝土、钢绞线、模板等主材以外,还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若想要加强物资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进行专业的考核
采购人员是施工材料的第一接手人,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指标进行材料的选购,在采购过程中要保证诚实负责,严格按照采购单上表明的型号、规格、产地等信息进行采购工作,科学地组织材料的招标、报价工作,杜绝因材料不合格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2)严格管理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杜绝材料浪费
第一,就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绘制的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安排的先后顺序,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进行放置,并且在不同种类的材料标明表示排号;第二,做好雨季、雪季施工材料覆盖准备,如,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在易受潮变质或生锈的材料下方进行堆台处理,防止因受潮变质影响其材料的使用,如,水泥、钢筋等。最后,就是严格按“三检制”执行,保证进场材料必须合格,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退场。
2.2.2 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路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机械种类相当多,如,土方施工机械、钢筋下料调直机械,预制构件吊装机械等,其管理工作一直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另一个方面就是现场施工机械的定期保养,避免因气候因素导致的机械老化等,杜绝机械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及时地组织维修工作,严禁故障设备投入使用。最后就是机械的合理使用安排问题,根据施工需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组织安排,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率,避免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机械使用费用的产生。
2.2.3 技术管理措施
对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其专业素养有固定的标准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图纸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施工工艺要有较深层次的认识,这样才能对施工工艺进行合理安排与优化,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到位或错误之处,避免因安排不合理导致的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一名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因气候因素造成对施工的影响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尽量地减少气候因素对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影响。
2.2.4 人员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因为作为施工大方向的制定者和落实者,他们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施工组织安排的是否合理,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在施工组织安排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2)聘用技术熟练的施工作业人员
作为一线的操作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确定作业队伍之前必须对其原承建的项目进行考察,达到该项目施工要求的队伍方可任用,否则,就会因作业人员素质不够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等现象的发生。
(3)建立建全施工队伍的管理规章,加强施工团队的整体建设
承建一个路桥工程,是需要一个整体性较强的施工管理和作业团队来共同完成,在管理中必须要注意各个工种之间的穿插与协调,避免发生不同工种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的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结语
总而言之,路桥施工管理工作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的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于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管理制度以及施工水平等的建设与管理,促进现阶段国内路桥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进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浅谈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魏强,苏立志,战玉春.北方交通.2011(05)
[2]浅谈路桥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J].黄劲松.安徽建筑.2010(03)
[3]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尹平.中外公路.2007(02)
[4]安全生产重如山——有关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J].王深建,黎萍.施工企业管理.2005(09)
论文作者:叶浩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