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李培忠

简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李培忠

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及其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引言: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孤立的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而是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合同、信息等全方位系统的管理。当今的建筑工程往往投资巨大,占用社会资源广泛,社会关注度高,部分甚至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研判下一步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计划,还有助于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深挖自身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提高单位内部管理能力和施工能力。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通过工程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定对建筑施工前进行质量安全评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控制,在工程结束之时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使整个工程进展中监理能够发挥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使之能真正做到工程管理的全阶段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环节。工程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不同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施工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过程管理工作的作用,对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日常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1、施工部门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以及实施标准,都明确地阐述了建筑施工部门的质量管理的规范和操作步骤以及其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法制观念薄弱,法律意识不强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其操作流程与规定进行操作,不能依图施工,不遵循其规范,缺少有效的技术实施措施,也会出现偷工减料和粗制滥造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质量意识不强烈的表现,从而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低,有时甚至会出现工程质量事故。

2、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3.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安全、有序施工,都会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系,但由于工程建设过于复杂,这些体系往往得不到深层次的管理,只能流于片面,从而使管理体系或者文件的有效运行受到阻碍,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整体设计与规划中,只是大概轮廓的勾画,缺乏完善性、精确性以及针对性;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对于其数量、合格证以及质量检验不严格,从而故意或失误使材料流入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涉及专业种类多、技术交叉频繁,因此各个专业部门间的沟通就显得极其关键,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通常都是只走过场而已,过于形式化;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尤为严格,这也是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最有力措施。管理人员大多以尽快完工为目的,为免造成多余麻烦,能应付就应付,能凑合就凑合,从而松懈检查施工工程;在工程竣工以后,相关部门要进行审核和评定,但大多却不能够以公正、客观、透明的审视目光来评定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诸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都可以归结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欠缺。不少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选人用人时,或出于人情关系,或出于建筑工程成本开支考虑,使用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文化水平与能力素质良莠不齐,不少人员根本没有建筑工程施工理论知识,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就进岗工作,从而难以有效监督施工人员以科学规范的工序施工,结果必然难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

1、侧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部门应依据该项目实际的质量管理情况,并与我国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同时也融入建筑业一些有效的具有效仿性的质量管理标准,必须将设计部门对施工项目的设计和要求纳入质量管理的范围内来,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标准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明确阐述和说明建筑工程项目的分项和整体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材料和相关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同岗位以及施工中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等等的要求和标准。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应该具体分析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筑项目分项工程,根据其各自的特点,确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的重点。施工部门在实施分项工程之前,应该先制定并出示一份相对比较详细的施工质量目标要求,并且严格遵守质量目标要求对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作人员进行说明,确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3、要构建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使工程质量在不断进行中提升改进,达到最终完善。即施工——审核——改进的过程,从而使工程质量逐步优化。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监管体系进行,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划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分配具体任务,制定工作标准与计划,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要构建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即“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关注、企业自检”。首先制定施工总体规划、质量保证制度以及材料审核原则,再针对具体的实施项目一一严格把关,从施工技术到施工材料再到整体工程,将具体办法深入每一道工序,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4、提高管理员工的自身素质

5、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归根结底也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实施。高素质的建设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掌握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抓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政治素质和政策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坚持原则,公正廉洁。要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四、结束语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根本,没有质量的工程是创造不出经济效益的。总之,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警钟常鸣!

参考文献:

[1]单兆江.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03)

[2]赵宇,李德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4(20)

[3]杨晓东.小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与改进措施[J].民营科技,2014(10)

论文作者:李培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6期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简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李培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