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吴朝泰[1]2000年在《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以肿块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徵瘕”、“积聚”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因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目前,肿瘤的研究在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有涉及。但单独对肿瘤的发展过程与血瘀的关系研究较少,尤其对肿瘤发展过程血瘀证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尚未见报导。胃癌为临床常见肿瘤之一,我们拟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不同时期血瘀证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依目前公认的观点,将胃癌的发生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伴异型增生、胃癌,胃部病变采用1991年指定国际通行SYDNEY分类系统,研究胃癌血瘀证候不同阶段癌基因及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特征,探究血瘀证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胃癌血瘀证候发展不同阶段提供诊断依据。 一、文献研究 本文复习了瘀血学说的形成及其与肿瘤的关系,并综述了现代近十年关于肿瘤血瘀证候的认识,及癌基因的产生和发展作了阐述。古人对肿瘤和血瘀证之间作了大量的阐述,认为肿瘤的形成和临床表现与血瘀证候密切相关。近代多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的凝聚性及相关酶学的角度探讨肿瘤与血瘀的关系,发现肿瘤呈现浓、粘、聚等高凝状态,并认为是血瘀证的一个本质反应。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入,然而从基因的角度探讨肿瘤不同阶段与血瘀证的关系目前尚未见报导。 二、临床实验研究 本课题以回顾性研究的实验方法,研究胃癌发生过程中不同时期(即慢 血蠢征与周癌及癌前钥面变肿槽相共基口在达的要爪性浅表性胃炎、有肠上皮化、伴异型增生、胃癌)血瘀证患者与相关基因表达状况。检狈基因有:hA、P53、PZI、CerbBZ,结果如下: 1.胃癌发生眼各阶濒变与KNA s的关系:检测胃癌发生娜各阶段的pA阳性表达,发现浅表性胃炎中PCNA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CNA阳性细胞分级均在第1级,即阳性细胞所占在25%以内:肠上皮化生中PCNA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CNA阳性细胞分级分布在第1级、第11级,统计学撕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功.05);胃鹏异型增生中PCNA阳性细胞分级情况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CNA阳性细胞分级分布在第1级、第H级,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肥o.05);胃癌PCNA阳性细胞抛翩,血觎与非血觎PCNA阳性细胞分级分布在第11、皿、IV级,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05卜说明胃癌在各期发展阶段PCNA阳腴胞抛的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CNA阳性细胞分级的分布与血瘀证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可she为胃癌血瘀证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2.胃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病变与P53 M的关系P53是细胞生长重要的负调节因子,它与细胞周期的u、DNA修复和合成、细胞分化、基因组的可塑性以及细胞凋亡有关。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短,很快被分解,在正常组织中qbe测出,而突变P53蛋白较稳定,半衰期长,在肿瘤组织汲转化细胞中浓度较高,因而用兔铡化方腿测肿瘤组织的P53蛋白积累可作为P53基因突变的溅。实验结果表明:脯性胃炎中P53阳蜘删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53阳性细胞分级均属阴性;肠上皮化生中P53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53阳性细胞分级均属阴性;胃粘膜异型增生P53阳性分级情况,血瘀证与〕肋瘀证P53阳性细胞分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功刀1):胃癌中P53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I恤哪P53阳性细胞分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05卜说明血瘀证与胃癌各 2 血而怔坷周箔及箔前狈瞩曳肿的们要色回衷沽的要皿 阶段P53阳性细胞分级情况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用P53单克隆抗体监 测胃癌血瘀证可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使血瘀证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有一定的诊 断意义。 3.胃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病变与PZIM的关系PZI是由ras族基因 所编码的一组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是S癌基因表炉物。n1蛋白的铡功 能是与Gh结合,具有Gh酶的活性,摊与调节cAMP水平。它将酣 从细胞gbe受来的信号传递给腺若酸环化酶,是维持细胞生长与分化重要的 信号转换器,其异常表达在细胞癌变中起非常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 浅耕胃炎中PZI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ZI阳性细胞撇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of);肠上皮化生中PZI阳性细胞分级情 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l阳性细胞分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炯.05);胃脓异型增生中PZI阳性细胞分级情况,血瘀证与非血瘀证PZI 阳喇…阳性率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厂叨.of

王垂杰[2]2003年在《阻癌胃泰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血瘀证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MNNG合并胃粘膜机械损伤方法制作了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该模型从症状表现、制作方法结合模型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等多项客观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符合胃癌前病变脾虚血瘀证。采用健脾化瘀方法,选用阻癌胃泰进行予防和治疗给药,观察了大鼠模型胃粘膜病理形态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SP、VIP、CGRP、GMP-14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变化,用逆转录PCR法检测了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含量,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抑癌基因P_(53)和癌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给药还是治疗给药,以健脾化瘀为组方依据的阻癌胃泰具有较显著的预防和治疗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作用。其疗效机理包括:可提高胃窦部SP、VIP含量,促进胃蠕动,减轻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害:增高CGRP含量,使胃粘膜血流量增多,增强了胃粘膜的保护作用;降低血浆内TXA_2、GMP-140含量,增加PGI_2含量,从而抑制了血小板活化,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缓解,细胞缺氧状态得以恢复;下调P_(53)、Bcl-2的基因表达,使细胞凋亡增加,并使TGF-α、EGFR和VEGF等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减轻细胞增殖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增巍[3]2005年在《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癌及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效应和作用机理。 方法 临床研究:用随机对照方法,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组成益气活血方,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与30例胃复春对照组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COX-2)疗效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前后H.pylori根除率;并对162例胃癌、胃癌癌前病变及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血瘀证评分,用免疫组化Pictuve二步法分别测定其胃黏膜COX-1、COX-2、VEGF、CD34表达水平,用统计软件SPSS 11.0的spearmam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血瘀证评分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研究:研究黄芪、莪术、丹参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MTT法)及对COX-1、COX-2、VEGF表达的影响,COX-1和COX-2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VEGF采用免疫组化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结果 临床研究: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病理疗效总有效率76.67%,H.pylori根除率63.2%;胃复春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76.67%,病理疗效总有效率63.33%,H.pylori根除率53.3%。COX-2阴转率治疗组44.4%,胃复春组22.2%,治疗前后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血瘀证评分与COX-2呈中度相关,与VEGF呈低度相关,与COX-1及CD34则无相关关系。实验研究:中药黄芪、莪术、丹参均能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但呈不同特点的量效曲线;中药黄芪、莪术、丹参均能抑制人胃癌细胞COX-2、VEGF表达。 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方组治疗本病不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萎缩、肠上皮化生,能改善异型增生,对COX-2表达有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Hp根除率。通过血瘀证与COX-2的相关分析,我们认为,可以把COX-2的表达水平作为血瘀证辨证的客观指标。实验研究的结果提示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机理可能是抑制COX-2的表达。

郭强中[4]2011年在《金喉片对血瘀证大鼠和喉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喉癌变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瘀证是其临床常见的中医分型。金喉片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既往的研究发现金喉片能够有效改善声带瘀血状态及重建声带局部微循环,并能够抑制喉癌内血管增生,对抗喉癌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癌栓形成,减少血栓对喉癌细胞的保护,达到延缓癌瘤生长的目的。通过研究金喉片对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舌象的影响可以定位其改善血瘀证的作用途径,通过研究金喉片对喉癌裸鼠移植瘤中抑癌基因PTEN和致癌基因survivin的影响可以明确其抗癌的作用机理,整合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为临床治疗血瘀型喉癌提供实验基础。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分别属于中医“喉喑”、“喉瘤”和“喉菌”范畴,声带息肉属于喉部良性增生性病变,喉乳头状瘤属于喉部良性肿瘤,也属于喉癌前病变,而喉鳞状细胞癌则属于喉部恶性肿瘤,从喉部良性增生性病变逐渐过渡到喉部恶性肿瘤的机制至今未明。通过联合检测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上述三种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可以揭示喉鳞状细胞从增生到癌变的变化机制,再结合前面的动物实验研究就可以为金喉片治疗不同阶段的血瘀型喉喑病在剂量、疗程和时机的选择上提供参考依据。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金喉片对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舌象的影响,以及对喉癌裸鼠移植瘤中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影响,以此来了解金喉片的活血化瘀作用和治疗喉癌的功效;同时研究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三种疾病中Survivin和PTEN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喉鳞状细胞从增生到癌变的变化机制,为金喉片治疗喉喑疾病的合理应用建立参考依据。方法1.将随机分组的32只雄性SD大鼠进行14天的血瘀证造模,按折算后的金喉片常规有效剂量的1倍、3倍和6倍分别对造模后的大鼠进行14天的灌胃,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在造模开始前、造模后及用药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2.将培养好的喉癌细胞接种到随机分组的32只雌雄各半裸鼠背部皮下,按折算后的金喉片常规有效剂量的1倍、3倍和6倍分别对裸鼠进行灌胃,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裸鼠背部瘤体变化。在第28天取瘤,并进行瘤体重量和体积检测,分析瘤体切片中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差异。3.选取符合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声带息肉18例、成人型喉乳头状瘤10例和喉鳞状细胞癌18例,将每个患者的病理蜡块标本各连续切片三张,分别进行HE染色、Survivin和PTEN免疫组化检测。比较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癌三种疾病鳞状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血瘀证模型大鼠按照378mg/Kg的剂量服用金喉片后血浆粘度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的显著升高(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显著降低(P<0.05),相应大鼠舌体的瘀暗程度减轻也最为明显(P<0.05),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无显著变化(P>0.05)2.按照3300mg/Kg的剂量服用金喉片的裸鼠其背部皮下的喉癌移植瘤瘤体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全部裸鼠背部瘤体的平均密度为1.202g/cm3。Survivin和PTEN在瘤体中的阳性率均体现出高剂组<中剂组<低剂组<空白组的规律特点,且两者的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3.声带息肉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P<0.05),而喉乳头状瘤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低于喉鳞状细胞癌,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免疫组化形成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在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三种疾病中,PTEN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Survivin (P<0.05)。Survivin和PTEN在高分化喉鳞癌中的阳性率要显著低于中分化喉鳞癌(P<0.05)。结论1.常规有效剂量的金喉片能够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来显著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浆粘度及改善其舌体血瘀程度,从而达到改善血瘀证的目的。2.6倍有效剂量的金喉片则能够有效抑制喉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且降低致癌基因Survivin在癌瘤中的表达,抑癌基因PTEN的阳性表达始终低于Survivin,表现出一种从属性的应激表达模式。3. Survivin和PTEN在喉良性增生性疾病的鳞状细胞中部分表达,而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体现出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表达态势,同时在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癌中前者的阳性率均高于后者。Survivin和PTEN虽然功能相反,但作用机制不同,非对立消长关系,而是主从表达关系,PTEN是出于竞争目的而从属于Survivin的表达,两者的统一决定了鳞状细胞癌变的速度和恶性程度。

参考文献:

[1]. 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D]. 吴朝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2]. 阻癌胃泰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血瘀证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D]. 王垂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3]. 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子机理研究[D]. 刘增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4]. 金喉片对血瘀证大鼠和喉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喉癌变机制研究[D]. 郭强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