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医院 30012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梗患者,将符合急性心梗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溶栓不同时间段例数和心理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溶栓治疗所用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应用预先性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溶栓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改善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溶栓效果;心理状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危急病症,即人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和持续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肌坏死,患者多存在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休息也无法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和心律失常,常危及患者生命。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医生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给予诊断和治疗,其中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如果在其添加预见性护理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对此,本文则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梗患者,将符合急性心梗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60.9±6.7)岁,病程10~22d,平均病程(14±5)d。心梗区域:高侧壁5例,前间壁10例,下壁加右室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肌梗死1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4例。对照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61.2±6.8)岁,病程13~23d,平均病程(16±6)d。心梗区域:高侧壁4例,前间壁8例,下壁加右室心肌梗死6例,下壁心肌梗死20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梗区域、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立即开通静脉通路,在实施溶栓之前需要护士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和波立维300mg嚼服。之后再选择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即100mL+150万U尿激酶静脉滴注,0.5h内滴完。在溶栓之后可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皮下注射4100U低分子肝素钙,早八晚八各1次,1周为/疗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开通静脉通路并按照医嘱给药治疗,给予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叮嘱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则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处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突然发病,会出现剧烈且持续的心前区疼痛,再加上没有家属在旁陪伴,患者身体和心理会出现严重不适感。正是这种情况不适合开展溶栓治疗,因而责任护士可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况进行评估,选派有经验的护士和患者沟通,使患者放松心理安心接受治疗。②充分准备医疗仪器和设备;护士在对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时应选择上指静脉且选择弹性好的血管,保证溶栓药物可以较好地进入血管,提高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另外一条静脉通路做其他治疗,床旁也要放置抢救仪器设备,避免不时之需。③再灌注心律失常前瞻性护理;在溶栓治疗24内较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此时则需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观察患者心电图和病情变化,准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避免发生意外。④溶栓后护理;护士应做到每顿口服药物看着患者服下,并未患者讲解正确咳嗽和排痰方法,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化痰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溶栓不同时间段例数和心理情况。其中心理情况以SAS和SDS两个指标,SAS量表标准为50分,从高往低为,70分以上即重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50~60分则为轻度焦虑。SDS量表标准从高忘低为72分~78分为重度抑郁,60~72分为中度抑郁,50~60分则为轻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运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运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则运用平均数标准差(x ?±S)进行表示,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溶栓不同时间段例数
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溶栓治疗所用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溶栓不同时间段例数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医疗水平和以往相比也有所提升,很多医院都开始应用很多先进性护理理念。预见性护理则是众多护理中的一项,特别对于部分急危重症疾病而言,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在整个诊疗中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而言,实施溶栓时间越早,则会减少梗死面积,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使溶栓治疗快速及时,较易疏通梗死血管,最大限度保护心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预见性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溶栓不同时间段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梗患者应用预先性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溶栓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改善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芹,YEQin.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34(26):146-148.
[2]王慧.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
[3]任红英.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6):12984-12984.
[4]孙梅,王美兰,倪丽丽,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73-274.
论文作者:高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溶栓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