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dPPH手术与TST STARR +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8例直肠粘膜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对对照组给予dPPH手术治疗,对观察组使用TST STARR+术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非常顺利,二组治疗效果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这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dPPH手术与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实际效果相比差异不大,但是TST STARR +术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且并没有突出的并发症,此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5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7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PPH and TST STARR +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mucosal prolap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78 patients with rectal mucosal prolapse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 divided them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assignment, each group has 39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PPH surg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TST STARR + surgery, after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ad a very good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bu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outcome between the use of dPPH and TST STARR +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mucosal prolapse, but the satisfaction of TST STARR + patients is higher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This method deserves further promotion application.
【Keywords】Rectal mucosa; Prolapse; Clinical study
直肠粘膜脱垂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和痔脱垂,当前,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dPPH手术与TST STARR+术逐渐受到医生的关注和认可,对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两种方式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最佳治疗模式,我们对78例直肠粘膜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8例直肠粘膜脱垂患者,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本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且不具有影响本次研究的相关肛肠疾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7例,他们的年龄在32~74岁之间,平均52.3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5例,他们的年龄在31~75岁之间,平均52.6岁。经过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dPPH手术治疗,对观察组使用TST STARR+术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具体的手术注意事项如下:
1.2.1术前准备 进行血常规,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评估心肺功能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常规口服聚用乙二醇电解质粉末制备肠制剂。麻醉用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麻醉后转移到切开位置,消毒肛周皮肤和肛门直肠,0.5h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 dPPH手术方法 麻醉,扩肛,植入肛门镜进行荷包缝合;将黏膜环切吻合器旋开至最大并同远端缝线连接;牵拉缝线保持吻合器张力,其指示窗进入安全区域后激发,切割、钉合;退出,检查吻合口。
1.2.3 TST STARR+术方法 麻醉,扩肛,固定肛门镜;在齿状线上约3cm处直肠黏膜的1.3.5.7.9点钟方位处缝合牵引线,缝针深度为黏膜下层;使用TST STARR+吻合器牵引并固定;在保持张力的前提下,通过吻合器的直视孔观察;击发和退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缝扎止血。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我们重点就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切除标本的容积进行测量,并进行对比观察。将患者的总体治疗情况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和标准差方式,用P<0.05表示相比之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我们发现,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非常顺利,二组治疗效果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这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3.讨论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PPH的广泛发展,手术逐渐应用于直肠脱垂手术。直肠粘膜脱垂患者的直肠粘膜和结缔组织之间的肌肉过松,常常表现为临床在直肠粘膜积累,冗长。常规的PPH受到钉合器钉针头高度的限制,不足以完全去除粘膜脱垂,因此影响功效。刘志强直肠粘膜节段性纵向缝合线用于弥补常规PPH功能的缺失,但仍受制于吻合器的高度限制,无法消除较大体积的直肠粘膜。因此,需要一种更安全和更有效的直肠容积缩减技术。相关理论研究指出,dPPH手术与TST STARR+术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其相对安全,这已经是经临床实践所证实了的,但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同的并发症和局限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最佳的治疗方式,本文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非常顺利,二组治疗效果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这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dPPH手术与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实际效果相比差异不大,但是TST STARR+术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且并没有突出的并发症,此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世拥.实用结直肠癌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
[2]刘志强,杨军,申青等.PPH加直肠黏膜分段纵行缝合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26例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6):369-370.
论文作者:姚思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直肠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粘膜论文; 黏膜论文; 并发症论文; 脱垂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