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冶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 总结临床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给予研究组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风险事件出现几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生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现几率,确保优质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呼吸内科与其他科室比较存在特殊性,非常容易产生各类风险事件,影响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1]。风险管理属于一类管理程序,指的是对于现有以及潜在风险加以识别、评价与处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减少风险事件对于患者与医院所产生的危害与经济损失,护理风险具体指的是医院内对于患者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事件,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病房由于护理工作比较特殊,患者的年龄偏大,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弱,病情非常急,变化速度快,仪器操作复杂,护理操作多等,造成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产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概率升高,属于医院高危一级科室,怎样在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中实施风险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属于现在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给予研究组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风险事件出现几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给予研究组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1.6±6.9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1.2±6.5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全部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服务:科室内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包括一名组长以及若干名组员,按时召开科室护理例会,对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所产生或是存在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干预对策;制定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风险管理制度,划分护理风险类型,包括差错型风险,例如检查、给药以及送检等错误,意外型风险,包括断电以及火灾等,护理信息不对称风险,包括交接班信息不完整以及护理记录书写不全等,投诉型风险[3];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护理人员的风险概念,按时组织护理人员接受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使其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产生;精细化护理流程,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最大化减少风险因素,同时在细节中规避不安全因素,包括标识用药辅助设备,避免设备杂乱引发差错,提高病房物品的归置管理,放置老年患者出现烫伤以及摔倒事件,遵照医嘱进行取消与发药,并且给予细心的核对[4]。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服务。
1.3评价标准
通过自制满意度问卷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期间产生风险事件的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5.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表示,计算得出的P值大于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值见表1;产生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内科以及呼吸内科患者大部分年龄比较大,伴随各类其他基础慢性疾病,病程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长,因此在治疗期间产生风险意外事件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对于科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心血管内科和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突发,随机性比较高,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对于风险意外事件的管控[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给予研究组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风险事件出现几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生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心血管内科以及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可以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对于意外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风险事件的几率,并且在风险管理应用中护理人员可以主动为患者考虑,获得患者理解,促进护患和谐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胡敏,江美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05:906~908.
[2]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778~779.
[3]廖道荣.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6:160~161.
[4]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5]闫强,高丽英,马爱兰.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
论文作者:陈爱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论文; 心血管论文; 呼吸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