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由于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正朝着调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极大地增强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如今的电力系统运行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和应用过程,主要功能是将自然界的水能、风能等能源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而电力系统在发电和供电过程中容易因机器元件的损坏和其他事故而阻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维修和保护方面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并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全面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1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
结合现存电网调控体系和电网运行遥控功能,建立了以电网调控中心为核心的电力系统管理机制,实现了电力调控一体化。调控一体化推动电力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集越化方向转变,以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第五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是我国现阶段最高级、最先进以及功能最全面的服务型平台,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平台。它利用国产相关软硬件和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增强研发力量。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分为集中调度和分层调度两种调度模式。传统调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运行对经济发展、整体安全保障以及供电质量的需求,但是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有条理地控制整个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监管、运营以及管理层面,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区相关特性。立足于历史、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等角度,不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建设规划。先进地区采用调控一体化建设模式,利用调度和监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服务器群、双套互为冗余的架构模式。
2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力设备,如电脑、手机、电视、通信网络等都需要依赖电能的输出供应。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在生活上对用电设备的使用,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另外,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常常要排除电机故障或者要更换新的装置设备,但是这个过程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较大,给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合理高效率进行电网管理,实施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应用,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网络化,进而清晰地对电力装置进行准确的判断,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能高效的做出指令,比之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有着快捷、高效、智能的优势,在电力企业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电网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
3.1建模层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为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已将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为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电网从业者采用调控一体化建模层技术时,需考虑我国电力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客观评估设备状况,并及时上报和抢修发现的漏洞和问题。建模层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
3.2人机展示层技术
人机展示层技术是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当前,传统电力系统已无法满足我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时代要求,如传统人机技术已无法良好地作用于电力系统和自动化应用。将人机展示层技术融入调控一体化技术后,可利用有效手段对系统的备份和合并等流程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调度和监控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中,工作人员需收集和检测电力系统反馈的信息,调控电力系统发出的信号。相关人员需及时有效地监控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参数,对出现的问题、临时情况及紧急故障进行相应反馈和抢修。工作人员测控完毕后,需解析电力系统作业中的每个细节和相关参数,总结和反馈处理后的信息,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和标准进行调控。
3.4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包括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处理等相关技术。数据处理完毕后将自动生成结果,并反馈结果。在调控一体化基础上,主机服务器和人工站可互相协作,归纳总结已知信息,分析监测的实际情况。
4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具体应用
4.1电力设备建模阶段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建模的初级阶段,需要对各大模块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将各大模块合理调配,将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实现了电力系统对各模块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加快电力设备的运行速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实用性,这也是建立电力设备初期的一个关键过程。为后面一体化应用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应用过程中,电力企业在建立电力设备的建模阶段需要不断提高模型的功能性,保证其大模块能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优势,才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4.2电力设备技术方面的应用
电力设备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整个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信息采集分流上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如应用阶层技术、自动运行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分层技术等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有着控制和调整的作用,高效快捷的解决电力系统设备中的相关问题,能够真正实现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帮助电力企业更有效的通过人工和设备的结合实现在电力系统工作的调度,做到对信号有完整的采集和把控,加强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统筹工作,具有高效实用性。
4.3在SCANA功能的上的应用
SCANA功能指的是监控组态软件功能应用,该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检测,还能有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并分析和做出最佳的工作预算,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有着对数据采集、汇总、处理的功能,能够有效依据该功能自身优势,系统化的管理电力设备的现状。
4.4人机结合信息采集处理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上面,有着多样化,信息化的特点,在调控一体化技术层面上,要求严格按照调配工作的相关力度进行分配,做到对各类关键技术的合理分配,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运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协助控制。设备在信息采集分流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人工在调度各类设备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和调度,在后续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到各司其职。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合理有效的完成自身工作范畴。
结语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已产生积极效果,同时应用建模层技术和人机展示层技术等相关技术,可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帮助。与传统电网管理的模式相比,在电网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显著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对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贺永.试论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8(20):61-62.
[2]陈培勇.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4):49-50.
[3]元卫华.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33):156-157.
论文作者:孙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人机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建模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