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并避免必要的事故与问题出现,作为建设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均应重视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进而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1质量控制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各地开展水利建设的宗旨与目标都在于有序调配水资源,对于各地当前现有的水源应当着眼于优化进行利用。与此同时,水利工程还可以用来防涝与防洪,对于潜在性的灾情隐患予以全面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多层次的要素,针对其中多层次的要素都应当能够兼顾,进而从整体性的视角着眼来管控水利施工。只有从统筹规划的视角入手,水利施工才能够切实提升质量,有序杜绝深层次的施工隐患或者质量安全威胁。
从现状来看,多数施工方已经意识到了推行质量管控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占据的重要位置,而与之相应的质量管控举措也获得了突显的优化。但是不应当忽视,当前仍有较多施工方倾向于忽视质量管控以及施工管理,尤其是涉及到某些细节性的水利建设施工。为了赶超施工工期,某些企业将会减损应有的水利建设质量,甚至表现为偷工减料等各种不良行为。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是否可以达到最根本的质量指标,其直接关乎水利施工能够获得的成效性。因此作为施工企业来讲,针对生态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的多重效益都要予以兼顾,而不能够运用减损质量的手段来获取额外利润。
2水利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2.1缺乏足够完善和规范的施工制度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当属缺乏完善的施工制度,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施工单位,为尽可能避免因延误工期而使自身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而在实际的修建过程中罔顾施工相关规章与制度;第二,由于施工企业的建设程序不合理,加之单位为缩减施工成本而恶意压缩工期,进而导致相关资金无法到位而出现拖欠工程款或不按时发放工人工资的现象;第三,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工作与技术相关人员专业水平不足而导致了工程质量问题。
2.2水利工程的设备管理和设计管理落后
在我国,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利工程的设备与设计管理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设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故而在前期的设计中无法考虑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导致其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第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管理不到位,加之工作人员也未能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2.3相关部门的监督不足,水利工程的标准过低,质量差
当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虽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在监管方面缺乏一定的实效性,进而导致许多未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项目也蒙混过关,如此管理方式,势必难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甚至可能由此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开始之前,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与工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并做好应急方案制定工作;坚持节能环保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降低能耗与物耗;合理开发并有序利用水资源,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规范招投标市场
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法》。在参建单位的选择上必须符合招标要求,合同的签订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坚决避免违法分包和转包现象出现。此外,建立并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行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管理、项目法人制度与招投标制度。
3.3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3.3.1加强各参建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以水利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为基础,设计单位需要严格技术交底,设计代表应当加强与施工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及时拨放工程款。监理单位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确保人员到位,做好关键工程和隐蔽工程的旁站监理和现场签证工作。质量监督单位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及时监督,以此实现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3.3.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系统性、复杂性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特征,要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必须严格把控工程细节的质量。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专业水平不高、安全意识缺乏的现象,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定期培训,运用讲座的形式,加强各个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此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3.3.3加强对设备、材料的质量控制
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设备的性能、标准以及材料的有效期等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控质量关,坚决避免质量不达标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进场,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3.3.4合理运用施工工艺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工程特点,合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对于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运用的各个环节,施工人员也要制定出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出现设备和材料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设备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对于陈旧、落后的施工机械进行及时淘汰与更换,减少恶劣环境、气候对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3.4做好阶段验收工作
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做好关键阶段的工程验收工作,如基础处理工程、截流工程、水库蓄水、机组启动和输水工程通水等。竣工单位和其他委托单位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阶段验收,在通常情况下,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有关上级主管等单位是竣工验收委员会的组成部分,如有必要,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参加验收工作。阶段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检查已完成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在建工程施工质量与建设状况、检查重要施工技术的落实情况、检查工程建设的施工条件、检查已投入使用工程的运行状况、处理验收工作的遗留问题。蓄水阶段验收和机组启动阶段验收是水利工程的两大阶段验收,在开展阶段验收工作时,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不仅关乎我国民生,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应务必引起相关部门的格外重视,进而积极针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以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如此方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继君.刍议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9):194.
[2]王昌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浅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103.
[3]葛会苹,赵凤存.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10):35.
论文作者:徐宝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