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论文_许津元

浅谈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论文_许津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因其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而受到各界关注,使得市政设施养护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市政建设与市政维护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维护机制,市政设施的养护工作很难落实,使得城市存在轻维护、重建设问题。本文分析了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措施

为了市政的管养工作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市政道路管网平化通化,市民群众生活环境美化,社会发展环境优化,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以服务强管理,以服务树形象,做好市政的管养工作,强化市政的管理职能,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城市,打造优美整洁靓丽的环境。

1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

1.1市政设施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参差不齐

市政设施管理人员的养护管理经验参差不齐,一些管理者所学的专业与工作不对口,一些管理者缺乏养护管理经验,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一些人在开展工作时没有深刻认识到设施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做事没有积极性,不愿理积极主动学习,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1.2依法加强检查监督力度不够

现今的城市市政设施“养管”体制内部,互相牵扯极多,他们互相制约,从而对市场和市场产生影响。不过,由于我国现有的“养管”体制中是由市政和城管来执行,但其本身职能和作用不同,目标的冲突让两者部分作用相互影响,制约了其良好因素的发挥。就比如环卫工人,在轻扫后,都划至路边的雨水井,导致雨水井淤泥增多,堵塞水道,同样,在清梳现在的被堵塞的水道时又会造成另一方面的路面污染。因此,只是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是不够的,其“养管”目标难以实现,养护质量无法保证。

1.3对定期检查工作不及时、不细致

过度的施工会造成地面损坏程度不断加深,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累积在一起,最终引发灾害。当超载的车辆碾压道路时,很容易形成裂缝、凸起和坑槽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修复,早晚会将小问题熬成大灾害。

2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组织专业素质培训,请有经验的前辈来指导传授经验,组织专业技能赛事都是能逐步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可加强工作人员对市政设备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培训由市政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组织,主题是关于养护管理工作的细节、应急处理方案和注意事项。比赛前制定出合理的奖励制度,比赛中考察工作者的表现选出优秀的工作者,赛后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还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设施养护技术

对于预制水泥混凝土道板所进行的养护,应当注意其是否存在道板断裂成三块或者以上的情况,对于其中松动、高度超过1cm的水泥混凝土道板都应当进行返修、调换。对于现浇水泥混凝土人行道也需要对其裂缝或者断裂等情况予以检查,进行及时的返修挖补。预制水泥混凝土侧平石可以采用砼补角或者返修来进行修整,大于10cm的缺角松动应当调换。对于下水道的养护则需要做好定时定点的检查,一旦发现堵塞情况就需要通过清捞、疏通、检查、维修、清洗或者喷药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疏通,保证下水道的畅通无阻。在对管道进行养护过程中,则需要达到相应标准,诸如管内淤泥不超过下列要求,管径≥1000mm,不超过20mm;管径≥500mm,不超过100mm;管径<500mm,不超过50mm。排水泵站则需要保障其结构完好,保证其沉井内不得有泥砂、垃圾等杂物。

2.3定期检查市政设施

市政设施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个必需品,通过长期检查,及时发现其潜在的危险,及时发现对其损坏和损坏原因及时。定期检查不仅可以尽量对昂贵的修缮工作避免,还可以通过检查发现出容易发生问题的管道,制订出相应的检查计划对其进行监控,并通过加大设施巡查频率来使整个路网的安全性提高。设施巡查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如测量法这样的定量方法和视觉法这样的定性方法。在实践中,定性方法由于使用简单而更为广泛地应用,比定量方法更容易试用。

2.4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在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充分重视起养护工作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建立相关质量监督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使质量监督体系的完整性、完善性、系统性得到保障,严格贯彻并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在确定专业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设施来进行,在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将这些技术标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在监督市政设施养护管理质量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政府部门内部要充分参与进来,也要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有助于养护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2.5提高市政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花费,是一举两得之事,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也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市政设备的养护管理方面也需要建立一套适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比如开发数字化的市政设施养护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来实现管理,使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开支。开发道路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道路和桥梁的监控管理;采用GPS技术对养护单位的巡查和养护进行跟踪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实时监控系统;在易涝片区的雨水主管内设置液位计和流量计,监测雨水管道水位运行情况等,都是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成功实例。

2.6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任何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都必须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对于市政设施人性化养护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想认真贯彻市政养护事业各项方针政策,并且将这些方针政策落实,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对这些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职工工作中去,促进其积极参加政治、技术和安全学习的同时,对考核办法、劳动制度和安全制度等方面进行建立,使其不断朝着完善化方向发展,使员工能够实现个人的良好定位,不断端正自身态度,使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精神得到很好激发,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实现。

2.7增加投资力度

加大市政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的资金,资金对于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管理需要人和设备,执行的过程更需要人和设备,这些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政府投入的资金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和运行就更别谈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了。与此同时,对于资金也要加强其监管力度,保证不乱花一分钱,每一分钱都是为人民办实事,多花一些钱用于设施的配备水平和质量进行提高,绝对不准挪做他用,另外还要加大养护维修力度,依据市政设施的使用周期,投入与之相适应的大中修资金,同时要重新审视新建与养护的投资比例是否合理,改变重建轻养的做法,使得建养同时协调发展。

3结语

城市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市政设施的优化,只有保证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才能够切实提升我国城市建设水平,让城市建设向着更好、更高水平迈进,促使我国城市的繁荣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苗.市政设施建设养护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

[2]万尚武.市政设施区域化养护管理经验探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

论文作者:许津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论文_许津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