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某核电站在执行T/RPA011定期试验时,多次出现反应堆冷却剂泵#1号轴封回流差压式流量变送器显示突变为零的现象。本文采用RCA分析方法,从变送器本体故障、变送器换型影响、工艺系统管线布置及试验工况变化等方面分析验证,同时辅助CT检查、FLOMASTER仿真等技术手段查找事件根本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RCA方法;压力冲击;原因分析
国内某核电站在执行T/RPA011定期试验时,多次出现反应堆冷却剂泵#1号轴封回流管线宽量程差压式流量变送器显示突变为零的现象。同类故障现象在某集团内各基地核电机组上均发生过,故障频发危及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 RCA方法介绍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简称RCA),最早源于美国航空领域,通过PII公司引入国内。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客观证据、通过系统化、逻辑化、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保分析结果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2 变送器故障背景
国内CPR1000机组压水堆主泵采用三道轴封,#1号轴封回流流量计使用罗斯蒙特3152ND1型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核心部件为电容式感压膜片。当流量计输出高二值并维持10s,主泵跳闸引发跳堆。
T/RPA011试验是为检验反应堆保护信号执行机构的可用性。首先关闭电动隔离阀RCV223VP,维持4分钟再开启RCV223VP(见图1)。
图1 主泵1号轴封回流简图
3 故障原因分析过程
3.1 事件确认和数据收集
结合主泵轴封设置、试验工况进行数据采集,以某#1号主泵RCV037MD为例。试验时关闭1RCV223VP后,1RCV037MD示数存在阶跃变化,在开启1RCV223VP后,流量阶跃上涨后缓慢降低至零。
3.2 变送器可能故障模式分析
结合变送器工作原理、控制回路构成、试验工况及替代换型情况,梳理可能故障模式,详见表1。
由表1知故障率高因素包括:变送器本体故障、变送器替代换型、试验运行工况异常。按照RCA分析方法逐一验证分析。
4 故障根本原因分析
4.1 变送器本体故障分析
首先对故障变送器主要部件进行测量检查,将故障电路板与正常备件电路板交叉组装加压校验,均未见异常,基本排除电路板故障。其次对其打压验证,在正压侧对空,负压侧打压10MPa,维持30s后,变送器输出3.2mA,出现了较大漂移现象。对变送器感压模块切割做CT检查,发现中心膜片局部永久变形。
4.2 变送器替代换型影响分析
对比原型号与替代型号参数,主要参数基本一致且为同厂家产品,耐压值均为13.79MPa,集团各基地均存在同类情况且发生在不同的产品批次,发生共模故障的概率极低。
4.3试验运行工况异常分析
试验时关闭RCV223VP后,小流量管线逐渐充压(可达170bar),重新开启RCV223VP瞬间,高压流体迅速向下游释放,与轴封回水管线流体汇聚后经过降压孔板RCV004DI。由于孔板阻碍作用,高压流体将向主泵轴封回水方向迅速释放,造成轴封回水管线压力突升,该压力如超过仪表最大静压,将导致其膜片变形或偏移。
结合管线布置图采用FLOMASTER建模,仿真计算RCV223VP关闭后重新开启瞬间轴封回水管线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见图2。
图2管线压力瞬态变化趋势
仿真表明:在试验重新开启RCV223VP瞬间,主泵轴封回水管线的压力会出现突升现象,其压力最高达到90bar,压力脉冲时间持续0.5s,将对变送器形成高压震荡冲击,影响变送器的寿命。现场反馈仪表取样管附近有积气现象,加入积气条件仿真计算,积气量10ml时最高压力冲击可达143Bar,超出变送器最大耐压值。所以试验工况重新开启RCV223VP瞬间产生的反向高压冲击是主泵#1号轴封回流流量记感压膜片损坏的根本原因。
5 制定纠正行动
根据结论为避免定期试验压力冲击导致仪表损坏,将从两个方面改进:1、为防变送器单点故障跳堆,可对变送器实施三取二改造;2、为从根本上解决试验工况压力冲击对变送器感压膜片的影响,可将多级减压孔板(RCV021/022/023DI)移位到RCV222/223VP下游。
6 结束语
通过RCA方法在流量计故障原因分析中的实践应用,确保了事件根本原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并针对性的给出了短期、长期的纠正行动。核电站重要设备的故障失效不仅对电站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存在潜在的核安全风险。RCA方法应广泛运用于电站重发、共性、重大设备技术问题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900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广东核电培训中心编,原子能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邹晖(1982-),工学学士,主要从事核电设备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邹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变送器论文; 故障论文; 管线论文; 工况论文; 核电论文; 压力论文; 回水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