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 目的:探究B超诊断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后肝脏的形态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7年的180例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仔细分析并记录肝脏的形态改变,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是否有差异。肝脏形态改变包括受累肝脏的萎缩与未受累肝脏代偿增大程度,受累萎缩肝脏和未受累代偿增大肝脏中的血管和胆管的变化情况。患者是否出现原位复发、局部复发、残腔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同时伴有血管和胆管的狭窄和增粗且其增大程度与肝脏萎缩和代偿增大程度正相关,当肝包虫囊肿的直径超过10cm,所在肝组织会完全消失。肝脏同时出现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导致左右肝脏体积失衡,从而肝门出现移位。未采用外囊切除或肝切除术可能会出现原位复发和残腔并发症,同时肝包虫囊肿长期挤压血管会引起门静脉瘤,肝门动脉瘤等一系列并发症。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有明显差异。结论:B超可以准确的反应出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肝脏的变化形态。
【关键词】 B超;肝包虫囊肿;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65-02
囊性肝包虫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兽共患病[1]。在中国新疆、青海、宁夏等畜牧业发达的西北地方是此病的重灾区,而且由于人们和宠物狗亲密接触[2],使得此病在城市中也有一定的分布。目前此病尚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的方法,手术切除肝包虫囊肿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3]。肝包虫所形成的肿块长期压迫周围的组织,会引起肝脏萎缩甚至消失,其中血管、胆管出现管道狭窄、粘连并且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果残腔清理不彻底、残留头节子囊,或者囊肿破裂,嚢液外溢 会造成原位复发、局部种植、残腔并发症等问题[4]。虽然手术可以切除肝包虫囊肿、且肝脏的再生能力旺盛,未受累的肝脏会出现代偿性增大,但是肝脏萎缩和所形成的肿块长期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是无法立即根除的,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文就2012—2017年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B超探究术后肝脏的萎缩和代偿增大的情况及周围血管、胆管改变及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差异,从而为患者术后治疗提供可靠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180例肝包虫囊肿术后患者。其中男士103例(57.22%),女士77例(42.78%)。年龄最小7岁,最大者71岁,平均41岁,其中7~10岁5例(2.78%),11~20岁12例(6.67),21~30岁61例(33.88)、30~39岁45例(25.00%),40~49岁41例(22.78%),50岁~59岁(16.11%)例,60~69岁4例,70~71例1例。手术证实全部为肝包虫囊肿。
1.2 方法
检查中使用器械为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必要时选用10MHZ的高频探头观察肝表面。对肝脏常规检查,对包虫形成的囊肿的部位、直径、数量、受累肝脏的萎缩和代偿增大程度,及肝脏中血管和肝脏胆管的管径,走向变化,和肝脏实质回声,仔细认真观察记录和拍片存档。
2.结果
通过对180例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2.1 肝脏的受累萎缩与代偿增大
全部病例都出现肝脏受累萎缩和代偿增大,肝门偏离的情况。包虫只在由肝右叶出现时,肝右叶受累萎缩或完全消失,肝左叶代偿增大;包虫只在由肝左叶出现时,肝左叶受累萎缩或完全消失,肝右叶代偿增大;左右两侧都有肝包虫时,所在肝脏组织出现受累萎缩,余下距离较远肝组织出现代偿增大。单纯性右肝包虫72例(40.00%),单纯性左肝包虫63例(35.00%),左右混合肝包虫45例(25.00%)。
2.2 肝脏受累萎缩与代偿增大的程度
受累萎缩与代偿增大的程度与肝包虫的数量和大小有关。根据病例分析得,41例肝包虫囊肿直径在5~10cm时,受累肝脏组织体积缩小50%以上,未受累肝脏明显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9例肝包虫囊肿直径在10cm以上,出现受累肝脏完全消失,未受累肝脏增大且增大程度比肝包虫囊肿直径5~10cm更加显著。
2.3 肝脏的胆道与血管的变化情况
随着受累侧肝脏的萎缩,其组织中及周围的胆管和血管出现管径缩小和粘连。随着未受累侧肝脏的代偿增大,其组织中及周围的胆管和血管出现管径增大。而且肝脏受累萎缩和代偿增大的程度越大,血管和胆管的变化程度越大。在肝脏所有血管中门脉分支狭窄或增粗的程度格外大,门脉主干一般无明显变化,甚至门脉分支管径会超过门脉主干。
2.4 肝脏的原位复发,残腔并发症
手术中未采用外囊切除或肝切除术,出现残腔清理不彻底、残留头节子囊从而导致出现原位复发、残腔感染的情况,或者出现肝包虫囊肿破裂、囊液外溢等,导致局部复发。
2.5 未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与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比较
未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与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有明显差异,受累肝组织体积减小,回声减低,光点变粗增密,有结节样改变,分布不均匀。非受累肝脏组织体积增大,回声成较低光点淡而细微,分布均匀。
3.讨论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一种狗为终宿主,人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病。包虫可以寄生于人身体的的各个部位,其中肝脏为好发部位,在包虫病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5%~60%。在染病初期,由于包虫生长缓慢,所以无明显症状,往往当包虫生长到形成很大肿块,压迫周围器官或有严重并发症时,患者才就诊。因为肝包虫外囊富含纤维组织,所以药物很难穿过外囊,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后无其他的病变,肝脏不再继续改变[10]。
通过对18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可将肝脏的形态变化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肝包虫所在的肝脏会出现萎缩,未受累的肝脏会出现相应的代偿增大,且一般是距离受累肝脏较远的肝脏的代偿增生比较明显。(2)萎缩与增大的程度与肝包虫囊肿的直径大小有关,随着肝包虫囊肿的体积增大,肝脏的受累萎缩和代偿增大的程度也增大。(3)萎缩肝脏中的血管、胆管的狭窄、粘连与肝脏受累萎缩和代偿增大的程度正相关。(4)肝脏受累萎缩或消失的体积和代偿增大的体积相差无几,肝脏总是能保持原来正常的体积。(5)由于受累肝叶的萎缩或消失和代偿肝叶的增大,导致肝脏形态跟以前肝脏完全不同,出现肝门移位的情况。
肝包虫囊肿外壁通常有紧贴受压的肝内血管、胆管、神经等,随着囊肿体积的不断扩大,长期压迫,导致其中的血管和淋巴管萎缩甚至消失,导致肝局部组织无足够血管供给,长期营养不良,继而肝细胞出现萎缩、甚至凋亡。肝包虫囊肿增大到一定体积就不仅仅是压迫受累的肝脏组织,而是压迫周围的器官。其可压迫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和压迫使隔上升,从风压迫肺部影响呼吸。肝包虫囊肿还可压迫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导致下肢浮肿、腹水、脾肿大等。同时肝包虫囊肿压迫肝脏主要血管和胆管,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在研究的病例中出现门静脉瘤29例,肝叶门脉管径缩小甚至闭锁 32例,由肝静脉管径缩小甚至闭锁导致的布查氏综合征34例、肝硬化7例,代偿增大组织中的肝动脉管径增大所导致的肝动脉瘤12例。
未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与受累肝脏肝实质回声明显有差异,受累肝组织体积减小,表面不光滑,回声减低,光点变粗增密,有结节样改变,分布不均匀。非受累肝脏组织体积增大,表面不光滑,回声成较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淡而细微无局限性中断及粗大不规则光点;肝实质内可见血管及胆管的正常管状结构。
超声诊断肝脏具有的敏感性、准确性。虽然诊断特异性还有待提高。但已经可清楚反应肝脏组织中的血管和胆管的情况,肝包虫囊肿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同时B超具有对人体无害、无痛苦、能反复检查、即时得到结果的特点。B超对手术后的病情判断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诊断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肝脏形态首选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峰,杨青,刘会苗,等.肝包虫囊肿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像学表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不同处理措施对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3):5361-3.
[2]张万蕾,于萍,范文婷.类实质性肝包虫病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09):677-8.
[3]谭知芝,周翔,罗燕.超声造影诊断肝包虫病合并肝癌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06):572-3.
[4]殷晓煜.肝脏良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09):808-11.
[5]尹桂秀.全脏器反位合并肝脏泡状及囊状棘球蚴病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1):844+6.
论文作者:何明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肝脏论文; 囊肿论文; 胆管论文; 血管论文; 组织论文; 回声论文; 体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