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黄晓丹

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黄晓丹

乐山市人民医院 黄晓丹【摘要】 目的 研究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肿瘤化疗患者纳入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8例(接受常规静脉治疗模式)和主动组48例(接受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主动组静脉炎发生率14.58%低于常规组的52.08%,满意度(91.05±3.47)分高于常规组的(82.64±4.73)分,(P<0.05)。结论 采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对肿瘤患者实施化疗输液,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肿瘤;化疗;主动静脉治疗模式;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730.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ZM

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和体腔给药等多种途径,其中对于静脉给药的肿瘤化疗患者来说,极易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而发生静脉炎,影响其生存质量,且不利于其后期化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其静脉炎的发生[1-2]。本文就主要研究了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现阐述如下:

1 基线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96例肿瘤化疗患者纳入本次实验,96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6月-2018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8例和主动组48例,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9:19、30:18,年龄均值分别为(46.52±4.73)岁、(46.46±4.68)岁,食管、胃、肺、肠、卵巢等肿瘤患者比例分别为13:18:14:3、13:19:13:3。组间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48例接受常规静脉治疗模式,即按照常规肿瘤化疗静脉给药程序进行给药,主动组48例接受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即先在患者入院后24-48h内,完成对患者、药物、输液器材以及静脉治疗风险的护理评估以及健康教育,然后再按照常规肿瘤化疗静脉给药程序进行给药,其中对患者的护理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基础疾病、家庭情况、生活方式以及患者对化疗静脉给药的认知程度等,以便根据评估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材,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对药物的护理评估主要包括药物性能、常见不良反应、渗透压、酸碱度以及配伍禁忌等,以便根据评估情况提前对患者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对输液器材的评估主要包括头皮针材质、静脉留置针材质和粗细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优缺点等,以便根据评估情况以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相对合适的输液器材;对静脉治疗风险的评估主要是指评估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适或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时指导其签字。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满意度,其中满意度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共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数据处理

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 ±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18.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主动组静脉炎发生率14.58%(7/48)低于常规组的52.08%(25/48),(χ2=31.642,P=0.000),满意度评分(91.05±3.47)分高于常规组的(82.64±4.73)分,(t=9.932,P=0.000)。

3 讨论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患者的重要手段,具有治疗范围广、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甚至治愈肿瘤等优点,然而由于化疗药物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加上肿瘤患者往往需要经历多次化疗,导致其极易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后出现静脉炎等不良反应[3],因此在对肿瘤患者实施化疗时,还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其发生静脉炎的风险。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主动组静脉炎发生率14.58%低于常规组的52.08%,满意度(91.05±3.47)分高于常规组的(82.64±4.73)分,(P<0.05)。提示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的应用,利于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对静脉治疗的满意度。考虑是因为在常规静脉治疗模式中,护理人员未进行充分的护理评估,导致患者在接受静脉治疗时存在多种易导致其发生静脉炎的风险因素,从而增加了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风险,而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药物、输液器材以及静脉治疗风险等均进行了充分的护理评估,从而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消除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并可从合理选择输液器材、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制定保护措施等多方面改进对患者的静脉治疗工作,提高了静脉治疗工作质量[4]。

综上所述,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钱韦韦,周莹,赵玉凤等.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PICC 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9):2387-2389.

[2] 马平平,许容芳,顾小丽等.不同时间置入 PICC 对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984-985,986.

[3] 何晓玉,赵凤娥,杨秋平等.综合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9(17):2718-2719.

[4] 张健,付本翠,曹茂秋等.同期放化疗患者中心静脉通路专业化团队主动管理模式初探[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541-4544,4545.

论文作者:黄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黄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