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艺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众审美朝多样化发展,建筑形式随之丰富多样。本文以当前建筑包含的形式为研究对象,充分探讨建筑形式语言的前景,从附加、仿生物形态、穿插、提炼、切削等方面对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释。
关键词:建筑形式语言;建筑造型设计;形式语言
引言:当前建筑行业中,建筑形式成为热门研究对象。建筑形式是以建筑内容为中心,将建筑内涵用特殊的表现手法进行表达,建筑工程中通过不同的材料及颜色等传达建筑艺术气息。在具体环节中如何掌控建筑形式语言的应用,塑造新的建筑形象,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当前建筑包含的形式
现如今建筑形式主要以点、线、面、体构成。点属于较小规模的形态,在建筑中多将点形式汇集到一起发挥作用。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点被划分为许多方面,以内部点、平面点、节点为主要形式。将建筑以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需要选择合适场地,最大限度发挥点形式的建筑优势,充分发挥点形式的作用。线主要以长形建筑的形式存在,在具体的施工中线形式的出现频率较高,并呈现较好的视觉效果。线形式具有多变性,其自身形态可根据建筑结构特点适当进行改变,构建完美的建筑形态。面是建筑结构中主要组成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面不局限于平面,可以曲面等形式出现,配合建筑内容做出形态改变,面在建筑整体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区别于上述三种形式,建筑结构本身就属于体,建筑外形变化多样但都属于“体”这一形式。
2.建筑形式语言的前景
随着艺术形式的复杂多样化发展,建筑形式语言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设计建筑结构时可从多种形式中进行选择,准确表达出建筑内容。设计过程中要提升建筑美感,保证建筑质量,合理选择建筑语言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其艺术效果。在选择建筑行形式语言时,要合理搭配传统的设计手法,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促进建筑形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建筑形式语言经过长期的筛选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结构多样发展的今天仍能结合自身优势为建筑带来富有艺术气息的外观。不仅如此建筑形式语言还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随着艺术形式的变化不断调整,时刻追随建筑行业发展步伐。
3.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得出建筑形式语言的准确用法,并通过具体应用,增强整体建筑时代感,刺激大众视觉,强化对建筑设计的认可度。具体的建筑形式语言用法如下:
3.1附加
附加是在建筑结构中添加一些装饰元素,或借助其他附属形式帮助建筑达到预期效果。附加形式是对建筑外形进行改造,通过附加品装饰建筑,对建筑物进行装饰美化,使用附加方式时要注意遵守适度原则保证附加品与整体建筑充分结合。传统建筑设计中有附加方式的使用案例,例如迪斯尼的音乐厅是对附加方式的充分利用,在音乐厅设计环节中在原有结构中添加与整体风格相符的小形,使整体建筑富有艺术其实,建筑结构从单一转向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附加能够在保持原有建筑机构的基础上对其外形进行改造,打造新鲜的建筑形象,实现艺术建筑。
3.2仿生物形态
仿生物形态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此种方法通过模仿生物形态进行设计建筑,赋予建筑生命活力,将建筑从静止状态中解脱出来,符合自然环境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如此仿生建筑的设计理念来自于自然环境,通过观察建筑周围的环境特点,设计与环境相融合的建筑。最擅长仿生物设计的是卡拉特拉瓦,在设计建筑之前他会对环境进行细致观察,寻找设计灵感,将选取的生物或环境特点融于建筑设计中,以抽象的结构形态并借助建筑材料表达设计理念。建筑代表作里昂车站,就像是一只低头饮水的鸟,张开双翅准备飞走的场景,赋予车站动态活力,增强其艺术气息。
3.3穿插
穿插是将建筑面与建筑体,或两个建筑体进行相交,连接两座建筑。穿插的方式不同则建筑的变化形态则不同,参与穿插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不同,穿插方式给建筑形态带来更多可能变化。安藤忠雄是穿插技术的大师,通过科学穿插设计,创造出许多特色建筑,例如小筱宅,整体建筑中设计一个水平方形,穿插圆柱形结构,凭借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利用两种面形式的视觉碰撞,拓宽传统建筑形式,打造与众不同的空间感觉,利用静止建筑的搭配,添加其动态艺术。
3.4提炼
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大多承袭传统经验总结,对传统设计风格浓郁,富有文化艺术色彩的建筑抽象分析,优化原有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提炼。当今社会大部分建筑深受古典建筑影响,设计环节中承袭传统理念较多,但是难以突破传统建筑的限制,现代建筑吸引力弱于传统建筑。随着提炼技术的优化应用,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选择性继承,结合现代建筑发展特点,科学选择传统元素,实现最优设计,摆脱传统束缚,增强现代建筑艺术价值。典型的提炼应用是斗冠造型,吸收古代建筑元素,以现代化建筑的艺术特点为基础,传递文化能量,斗冠造型利用巨柱与斗拱的碰撞结合,增加建筑的宏伟气息。
3.5切削
切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使用率较高,主要方法是对建筑结构合理切割,去掉多余的建筑部分,得到预期设计效果。切削在切掉部分建筑后仍能保留建筑的大致结构,利用缺失部分冲击大众审美,引发联想。不仅如此通过对建筑进行切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建筑原有形态,使其拥有个性化特点,赋予建筑新的活力。具有代表性的切削建筑是来自美国的华盛顿美术馆,其东馆是切削的代表性设计,将美术馆整体造型进行切削,由于观察角度不同,美术馆两侧有时成对称结构,有时成不对称结构,最大限度开发建筑张力,使其具有艺术色彩。
4.结语: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的设计及结构成为建筑行业的核心。科学使用建筑形式语言,针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情况选择最优方式,实现现代建筑的艺术化发展。在具体的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继承优良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建筑结构发展趋势,推动整个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蕾.浅析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8(31):94-161.
[2]史娴.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8(02):63+66.
论文作者:任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建筑论文; 形式论文; 语言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形态论文; 传统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