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翠华 山东省宁阳县第三小学 271400
时光荏苒,我已踏上讲台十余年了,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也已近十年。数学课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抽象的,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借助学具教学。他们不光要动脑更要动手,要利用他们的好伙伴学具来帮助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小小的学具在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隐藏着大智慧。
一、学具教学在低年级数学课中的重要性
1.年龄的思维特点要求使用学具。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要让小学生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使用学具操作。通过操作学具,小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体验,亲身参加到认识过程中来,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一年级学习数的认识,认识15这个数,如果老师只是单调地教孩子写、读,那么孩子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个数字,并不明白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不如让孩子用小棒先摆一捆十根,再摆5根,这样孩子就有了数的概念。
2.学具操作能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二年级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几个?为了使学生理解平均分,我们可以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10个小圆片,分成两份,两份分得一样多,看看一份是多少。学生很快知道了平均分的意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教学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明了。
二、数学课中学具使用的几种方法
1.摆学具。
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动作、感知形成表象,因此就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协同功能,使学生动手动眼又动耳,在动作中思维,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退位减法16-7时,先摆出16根小棒,十根的一捆,再摆6根。要从16中减掉7,如果只用单根6是不够减的,只能打开一捆十根,这时学生知道了借一当十,十借走一还剩9。这样,孩子就显而易见地明白了借位是怎么回事。
2.画学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摆学具当然是学习数学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有时我们手头如果没有合适的学具,怎么办?我们可以画学具。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每人分4条鱼,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我要求学生先画出22个圆形代表22条鱼,每4个圆形圈一个大圈,这样一目了然,知道了能分给5个人,还剩2条。再如二年级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喜鹊捉了多少只?”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帮助理解,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黄鹂的146只,因为喜鹊捉的只数比黄鹂多38只,所以画的线段应长一些,长出的部分就是多的38只。这样,学生从线段图上就看出喜鹊的多,从而轻松列式146+38。
三、学具使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和吸收他人意见等。而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造就了这批孩子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学习《我换牙了》时,我先出示一个表格,让小组统计换2颗牙、3颗牙、4颗牙的有几人。学生都认为只要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个了。那么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好呢?接着引导学生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合作。学生有的数,有的报名称,有的作记录,不一会儿,每组都很快统计出了换牙的个数。
2.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再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置让学生参与学具操作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他们操作学具的机会,通过动手摆一摆、量一量,体会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萌发创新的灵感。如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利用计数器,学生把认识整十数的方法迁移到认识整百数,把认识几十几的方法迁移到认识几百几十和几百几十几,计算方法也能相应迁移。再如学习23-8,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1)从2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8根,剩5根和10根合为15根。(2)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5根,剩5根和1捆合成15根。(3)把2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8根,剩15根。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曹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学生论文; 学具论文; 操作论文; 黄鹂论文; 孩子论文; 喜鹊论文; 抽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