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网络化利用模式研究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网络化利用模式研究

冯浩[1]2001年在《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网络化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雨水资源作为水资源总量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雨水资源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尚存在较大差距。为丰富和完善雨水资源理论,指导雨水利用实践,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雨水作为流域水资源总量,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系统工程评价等方法,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理论,并将此理论应用到黄土高原小流域,进行小流域雨水资源供需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以最小投资满足需水目标的雨水资源网络化利用模式,在如下方面取得较为有意义的结果。 1、在系统总结已有雨水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雨水作为小流域水资源总量,提出了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等概念,引入降雨径流调控参数入R,构建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雨水利用技术的特点,对雨水就地利用、迭加利用和异地利用叁种方式提出了各自的降雨径流调控参数入。的计算方法。 2、利用径流小区研究成果,按照降雨径流调控参数入,的计算方法,经过数学转换,确定了水平梯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隔坡梯田、淤地坝等雨水利用措施在不同设计频率降水年份下的降雨径流调控参数入,,讨论了措施质量对入,的影响,利用实验确定了土壤结构改良剂PAM对入,的定量影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混凝土、塑料薄膜、玻璃丝油毡、黄土夯实处理等集流面材料的产流特点和集流性能,确定了其降雨径流调控参数,并探索了HEC和AAM分别与黄土混掺后的集流特点,结果表明这两种集流材料具有集流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可靠等优点,是现阶段值得推荐的较为理想的集流材料。 3、根据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需水特点,认为小流域需水主要是由生活需水、生产需水和生态需水叁部分组成,以设立在黄土高原经过高度治理的11个国家科技攻关试验区小流域为对象,确定了小流域不同需水系统需水定额及需水量,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生态需水量为总需水量的75.97%,粮食生产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比重为22.90%,小流域生活需水量为3.0万m~3,比重仅为1.13%。 4、通过小流域雨水资源供需分析,发现人口密度最大的长武试验区小流域处于严重缺水状况,在正常降水年份(降水设计频率为50%),缺水率达14.77%;而固原和西吉试验区小流域由于人口数量较少、耗水较大的乔木林比例较低,在于旱年(降水设计频率为90%)仍能维持水资源供需平衡并有盈余。 5、在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现实潜力及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WD。ax、WDreal、Wd等指标来评价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方法,11个试验区小流域的评价结果表明,在正常降水年份,黄土高原经过高度治理的小流域各种雨水利用措施所能提供的雨水资源量除可以满足小流域内的水资源需求外,尚有 17%的可利用雨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偏旱年,雨水资源供给量仍可满足小流域内用水需求,但余额己由正常降雨年份下的17个百分点减少到6个百分点,小流域整体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仍处于较合理的范围;而在干旱年,小流域内的需水量超过了流域的降水总量。 6、提出了雨水资源网络化利用模式,该模式将雨水视为水资源总量,以最小投资来满足流域内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以甘肃定西高泉沟试验区小流域为例,用该模式设计的结果与流域内现有措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流域现有林地面积过大,草地面积偏小,水平梯田实有面积远远超过模式设计面积,为此建议流域下一步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应当扩大草地面积,适当缩小林地面积,通过各种雨水利用措施保证粮田用水,而不应当通过增大水平梯田面积来增加生产用水。

高鹏, 刘刚, 柳京安, 刘作新[2]2006年在《鲁中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小流域总需水量中生态需水的比重最大,占总需水量的68.11%,农业生产需水量其次,占31.37%,人畜生活需水量最少,仅为0.52%。以小流域降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评估基础,当降雨设计频率分别为50%,75%和95%时,典型小流域的需水量占可供水量比重分别达到63.1%,75.2%和101.7%,研究区域典型小流域基本上都处于用水高度紧张状态,同时,提出了该地区未来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赵世伟, 黄占斌, 苏静, 杨永辉, 刘学军[3]2004年在《宁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宁南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王洼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合小流域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对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供需关系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7682598m3,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迭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50.96%,7.16%和41.88%。(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量为7164885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93.26%。(3)目前示范区小流域的需水总量为3739352m3,仅占可实现供水量的52.19%,从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4)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小流域所制定的雨水利用规模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应适当地扩大雨水就地利用规模。

樊廷录[4]2002年在《黄土高原旱作地区径流农业的研究》文中提出旱地农业在我国和世界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日益紧缺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以自然降水为唯一供给源的早地农业生产受到普遍重视。 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貌结构的第二阶地,农业历史源源流长,是我国农业发祥地,丘陵沟壑和高原沟壑的地貌特征,使有限的降水连同土壤养分化为径流非目标性输出,付诸东流,成为“地瘠民贫”之区,加之历经长期的过度土地利用、战乱和灾变的摧残,呈现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破碎与环境劣化,生产力低下,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贫困地区。鉴于“叁水”循环严重障碍及干旱缺水的加剧趋势,人们把解决缺水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源头水—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径流集蓄技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措施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针对黄土高原早作地区水土资源存在状况,在国家旱地农业攻关任务的基础上,一反只注重农田降水利用率提高的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非耕地的有利地形地貌,实施径流向农田富集,拓宽了高原旱作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引言,在全面论述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态势和干旱加剧趋势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径流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径流集蓄利用需解决的问题,界定了径流农业的有关概念,提出了研究思路。第二章通过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地面坡度和降水资源转化关系,研究了高原早作地区径流集蓄利用基础,初步提出了径流集蓄适宜类型区。第叁章提出了旱作地区降水资源化潜力的有关概念及计算公式,并以黄土高原陇中和陇东为代表区域,计算与评价了降水可供富集的径流水的潜力。第四章总结和研究了径流集蓄的产流及贮聚等主要工程技术。第五章在总结和研究有限补灌理论的基础上,对不同作物补灌技术的水分效益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径流水高效利用方案。第六章提出了农田降水就地富集迭加的微集水区概念,并在对作物水分供需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农田微集水的水分生产潜力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共土高原旱作地区径流农业的研究增进机理和技术应用的水分效益。第七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径流农业技术是降水高效利用、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等的主导技术,它己成为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第八章概括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卜: (l)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径流利用技术的基础上,界定了径流农业的有关概念。认为旱作地区径流农业是以降水资源化为核心,实施非耕地径流向耕地富集和耕地降水就地富集,增加作物水分满足率和土地生产力的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包括地表径流调控和土壤入渗调控制两个方面。 (2)通过对黄土高原径流集蓄利用的气候学基础、地貌学基础和土地利用基础的分析,确定以降水量、地貌、地表物质组成和垦殖指数为指标,初步地把黄土高原旱作地区径流集蓄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叁个类型区,认为年降水量400——550。m的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偏旱区是径流集蓄利用的适宜区,在适宜区内,较高雨量区是技术效能高效区,较低雨量区是技术的强需求区。 ()提出并界定了降水资源化的理论潜力mt厂 可实现集蓄量(Ra)、现实集蓄量(R)叁个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认为可用降水资源化的理论潜力开发度(Ra/Rt)。现实集蓄量开发度(Rr/Rt)、可实现集蓄量开发度(R。/Ra)叁个指标对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以黄土高原陇东和陇中为代表区域,估算和评价了降水可供富集的径流水的潜力。结果表明,目前以非耕地为主的径流集蓄中,农村屠民点是径流场建设的重点区域,径流集蓄量受降水量和径流面积比的双重影响,但降水量是主导因素。3「耕地径流向耕地富集量的理论潜力开发度可达到13-23%,现阶段可实现集蓄量开发度为37-47%,尚有60%左右的富集量有待开发,而现实集蓄量开发度只有 5-10%。 (4)在己有工作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道路、混泥土、庭院、片石、原土夯实、荒坡、塑料和化学材料等径流场类型及其处理方法,深入研究了日光温室棚面集水模式,棚面集水效率达到84.4%,为解诀高原设施园艺缺水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5)综合己有的、零散的节水补灌理论,系统研究了有限补灌技术在不同作物上利用的水分效益,认为径流水高效利用理论的核心是在作物需水临界期有限补灌水分的效益倍增。眼下区域粮食基本平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有限的径流水应以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品和设施蔬菜为宜,水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6)针对旱作农田大量水分无效耗损、导致水分利用率不高的实际,率先提出了农田降水就地富集迭加微集水的概念及技术思路,系统研究了全生育期起垄覆膜和 摘 要 … 休闲期起垄覆膜微集水技术的水分生产潜力增进机理和水分效益。结果表明,依?

郭龙[5]2017年在《甘肃西峰区雨水资源化及利用潜力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雨水资源作为一类可再生的水资源,以其水质较好、处理成本低廉以及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利用。对西峰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西峰区多年平均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41 582.47×10~4m~3,38 341.72×10~4m~3,雨水资源化潜力可观,进行雨水综合利用能体现出雨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西峰区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为其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苗展堂[6]2013年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叁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叁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叁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付晓刚[7]2008年在《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长期影响陕西南部山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土石山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干旱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水为中心的坡面径流集蓄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和适合于当地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理论,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也展开了干旱土石山区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地址选择的有关讨论,对储水体选址的相关原则以及布置典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认真筛选和分析,提出了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叁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以项目区中的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为典型,对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白河县水窖的修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佚名[8]2016年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十叁五”时期(2016—2020年),是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关键时期,是全州克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

张学真[9]2005年在《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作为人类重要的聚集地区,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领地,也是最具挑战意义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近20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与自然的冲突加剧,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着地下水超采、地沉地裂、雨洪灾害频发、河流流量减小污染严重等水文生态问题。城市化强烈干扰着人居环境的安全,造成水环境恶化,损伤了城市文明的可持续性。因此,开展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全面总结已有水文生态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城市化地区面临的主要水文生态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影响的有序分析理论和方法,并以西安市作为实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实际调查、资料对比、理论分析及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即城市水文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城市水文系统和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认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对城市水文生态系统施加影响,而大量的人工技术物质决定和影响着城市的水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而,城市水文生态系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薄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特点。 系统总结了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特征,即作用方式的相似性与作用时间的同步性、作用历时的长期性与作用程度的深刻性、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与作用方式的多样性、影响作用的双重性、干扰活动的小尺度与作用后果的大尺度。从城市化对地面径流过程、河流水文生态过程、地下水系统变化、酸雨形成及城市地表景观的作用机制上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 应用当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影响的有序分析理论与方法,并以西安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城市降水序列和主要河流年径流序列的周期性特征;利用秩次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对西安降水序列,河流径流序列进行了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趋势性分析包括地下水水质时间序列。结果表明,西安城市降水序列和主要河流水文序列存在多时间尺度周期;主要河流出山径流序列和入渭径流序列在过去的60年中先后出现了趋势性变化和突变年份,包括地下水水质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变化,说明城市化已经对西安市水文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探讨了城市人水关系的基本特征,针对城市化地区广泛存在水文生态问题和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理念现状,以事实为根据,提出对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应当实施必要的调控,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市场价值观,以适度性理念重构城市水文生态

王大勇[10]2011年在《山东省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省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恶化叁大水问题十分突出,依然是现阶段我省的基本水情,由此引起的水利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用现代治水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今后一个时期,是山东水利全面实施新时期治水思路,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带动战略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构建现代水网的、生态水系建设、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等重大水利科技需求,为山东水利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山东省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有效解决山东水问题,积极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省水利科技整体发展水平,支撑和保障山东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系统总结了山东省的水资源状况,提出了山东省水利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山东水利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从水利发展战略、防灾减灾、水资源与水环境、农村水利、水土保持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城市水利、数字水利及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水利科技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在已有科研成果和分析在列科研项目即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围绕山东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防洪抗旱减灾信息化技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集成技术等科技推广重大需求,提出了重点推广技术。为保证水利发展战略的实施,论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特别在加强水利科技投入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立水利科技专项资金、落实“工程带科研”、加大水利科技基础建设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层次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和资金等多项措施,为水利科技发展提供支持。该论文提出的山东水利科技发展战略及模式、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等水利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对加快山东省水利科技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为今后我省水利科技项目选题立项提供了依据,发挥较好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网络化利用模式研究[D]. 冯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2]. 鲁中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J]. 高鹏, 刘刚, 柳京安, 刘作新.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3]. 宁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J]. 赵世伟, 黄占斌, 苏静, 杨永辉, 刘学军.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4]. 黄土高原旱作地区径流农业的研究[D]. 樊廷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5]. 甘肃西峰区雨水资源化及利用潜力评价分析[J]. 郭龙. 地下水. 2017

[6]. 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

[7]. 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 付晓刚. 长安大学. 2008

[8]. 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纲要[N]. 佚名. 楚雄日报(汉). 2016

[9]. 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学真. 长安大学. 2005

[10]. 山东省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 王大勇. 山东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网络化利用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