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群体间的偏差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语言群体间的偏差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偏差论文,群体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08)01-0044-05

人们每天都使用语言向他人传递信息,由于描述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人们能够意识到的,但也有一些是人们无意识做出的。一般来说,在交流中人们会尽力做到客观和真实,但尽管如此,表达出的语言还是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们自己的观念、无意识动机、交流的对象属于何种群体等因素。例如,记者在报道政治事件,即使他想做到客观真实,仍会由于报道对象的不同而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报道对象的看法。

语言的表达差异有多种形式,一个重要的表现是语言中使用的同语抽象水平的差异,这一差异可以由Semin和Fiedler提出的语言范畴模型(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简称为LCM)来说明[1,2],Maass等人根据这一差异发现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简称LIB)[3]。

l 语言范畴模型

Semin和Fiedler对描述人的行为的单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语言范畴模型。这个模型将描述人行为的词语进行分类,根据它们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了四个水平,抽象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描述行为动词(Descriptive Action Verbs,简称为DAV)、解释行为动词(Interpretive Action Verbs,简称为IAV)、状态动词(State Verbs,简称为SVs)和形容词(Adjectives,简称为Adj)[1]。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对应于四种抽象水平:1)A打B。打是一个描述行为动词,它仅仅描述了行为,而没有对行为做任何解释。它所表示的行为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这类词描述的行为都至少有一种身体不变性特征,如不管在何时何地,一般来说,打都是用手来做的。这类词还包括谈话、喊叫等;2)A伤害B。伤害是一个解释行为动词,它不仅有对某一行为的描述,而且也解释了这一行为,与描述行为动词相比,增加了对行为的解释功能。这类词还有鼓励、欺骗等;3)A憎恨B。憎恨是一状态动词,不表示某一具体的行为,而是指人的一种持久的心理状态,不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或时间。这类词还有喜欢、爱等;4)A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有攻击性是一个形容词,它是指人稳定的人格特点,表示一种跨时间、跨情境的人格倾向,用于与其他人做出区分。在各类对语言抽象水平的研究文献中,一般将前两类动词(即DAV和IAV)称为具体行为动词,将后两类词(即SV和Adj)称为抽象词。

Semin和Fiedler的研究表明,随着词语抽象水平的升高,个体对词语描述对象的人格特点所做出的推论增加,对情境信息的推论逐渐减少[1]。如“A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这句话,信息接收者(为了说明交流情境中个体的称谓,特做如下定义:假定A向B传递关于C的信息,那么称A为交流者,B为信息接收者,而C为交流对象)可以从中得出A是怎样一个人,而关于具体情境的信息几乎没有,因为有攻击性指的是一种跨情境性的人格倾向。而“A打B”这句话就不能对A本身的特点做出过多的推论,因为换一种情境,A的表现可能就会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在人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中,词语抽象水平的差异会对他人的认知有不同的影响,如对交流对象人格特点推论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而会让接收者对交流对象形成不同的印象。

2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

2.1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的表现

很明显,语言抽象水平的差异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先研究这一现象的是Maass[3],她发现个体在描述群体内成员的积极行为(positive behavior)和群体外成员的负向行为时,会使用抽象水平较高的语言,而对群体内成员的负向行为和群体外成员的积极行为会使用抽象水平较低的语言。例如,一个积极行为,如A帮一位老人提重东西,若A和交流者属同一群体,交流者可能会用“A乐于助人”来向他人描述A。若A与交流者不属同一群体,交流者可能会用“A为一位老人提东西”的句子来描述A;一件负向行为,如A骂B,若A和交流者属同一群体,交流者会用“A骂了B”来描述,若A与交流者不属同一群体,交流者会用“A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来描述A。

2.2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的研究范式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的典型研究范式是向被试呈现一些图片,图片中的人物会表现出某种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向的,让被试描述图片中人物的行为。被试的反应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反应和自由反应。固定反应是为每幅图片配上四个描述图片中人物行为的句子,这四个句子分别对应于语言范畴模型的四种抽象水平,让被试选择出自己认为能最恰当描述图片中人物行为的句子。自由反应实验是使用自由语言生成范式(free language production paradigm),要求被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人物的行为。

在两种反应模式下对被试的反应分析也存在不同。在固定反应模式下分析非常简单,只需对四个表示不同抽象水平的句子赋予一定的数值:描述行为动词赋值l,解释行为动词赋值2,状态动词赋值3,形容词赋值4,最后对数据加以分析即可。而在自由反应模式下,让多名精通语言范畴模型的研究者分析被试语言中使用的词语,将各个词语的抽象水平值汇总,作为被试描述语言的抽象水平值,并用得到的值做统计检验。Coenen等人写了一本语言范畴模型手册,详细说明了如何计算一段话的抽象水平[4]。

在上述研究范式外,研究者还发展出其他有效测量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的研究范式,Maass对这些研究范式做了总结[5]。

根据语言范畴模型的研究,可以看出个体在描述群体内成员的积极行为和群体外成员的负向行为时,有将行为归因为个体人格特点的倾向。而在描述群体内成员的负向行为和群体外成员的积极行为时,又有将行为归因为情境因素的倾向。Maass等人将这类现象命名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3]。

自从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发现以来,研究者开始验证它的跨群体、跨年龄及跨语言的一致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是一个普遍现象。迄今为止,无论在实验和非实验性研究中,在许多不同的群体间情境下及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固定反应及自由反应范式的言语抽象测验方式,都验证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的存在,而且这种偏差也在大众媒体报道中存在[6],甚至儿童也表现出了这种语言偏差[7],在非西方文化背景下也验证了这一现象[8]。

3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的内在机制

在发现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以后,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研究者认定在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下有两种不同的机制: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

3.1 动机机制

这一机制是根据Tajfel和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9]提出的,个体都会有群体内保护动机(in-group-protective motives)。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假设认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能够加强或保护一个人的社会认同,因此个体在描述他人的行为时,会表现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因为抽象水平低的描述能将行动者与行为区分开(如“A打了B”这句话所表达的行为‘打’并不能表明A的人格特点),抽象的描述表示的是行为者稳定和持久的人格倾向(如“A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这句话表明了A的人格特点)。因此语言的群体间偏差能有助于以一种赞许的方式来描写群体内成员,贬损群体外成员,维持了自身群体的正面形象。

3.2 认知机制

Maass等人发现个体在描述与自己期望一致的行为(expectancy-consistent behavior)比不一致的行为时用的语言更为抽象[10]。毕竟,期望的信息比不期望的信息更为稳定、典型,因此更适合于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与此一致的是,Maass等人研究表明在描述目标人物的表现时,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比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在语言的使用上更为抽象,因为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的看法,当人们对某一群体有刻板印象时,一般会对这一群体成员的行为有某种程度的期望[10]。

认知机制表明语言的群体间偏差不仅发生在群体间的情境下,而且也存在于个体水平上,因为人们对个体也有期望。Wigboldus将这一发生在个体水平上的期望偏差命名为语言期望偏差(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11]。

3.3 两种解释机制间的不同

这两种解释机制之间主要的不同是,认知机制的解释是: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负向的,对符合期望的行为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语言,对不符合期望的行为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语言。相对的,动机机制的解释是:不管是否与期望一致,对积极的群体内成员行为和负向的群体外成员行为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语言,而对积极的群体外成员行为和负向的群体内成员行为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语言。研究表明在大部分群体间情境中,两种机制的解释是一致的[12],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对群体内成员持积极期望,而对群体外成员持负向期望。

Maass等人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解释机制也会冲突[10]。首先,刻板印象研究表明对群体外成员虽然有负向的感知,不过也包括个别积极特点,如在西方文化中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中有一个积极特征:犹太人的智慧。既使是一个反犹分子也会承认犹太人是有智慧的。在这个例子中,认知机制解释一个反犹分子描述犹太人的智慧行为时,会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动机机制预测这样的行为会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来描述。

其次,两个群体对双方有共同的刻板印象时,两种解释机制也会做出相反的解释。如女性和男性对典型的男性和女性行为持有相同的态度,两性都将男性与有能力和理性联系在一起,将女性与依赖和情绪化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共享刻板印象的情境下,认知机制预测对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比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会使用更为抽象的语言,而不管交流者自身的成员类别。但是,动机机制预测对任何积极的群体内成员行为和负向的群体外成员行为都会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

Maass等人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实际的行为表现与认知机制预测相同,不过这并不是指群体内保护动机不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当群体内认同受到严重威胁时,群体内保护动机就能激发语言偏差行为[12]。

4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对刻板印象维持的作用

很明显,根据语言范畴模型的研究,这种语言偏差会影响到人们对刻板印象的维持。从交流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由于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群体外成员的负向行为会用抽象的词语来描述,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交流者自己对群体外成员的看法。而对不符合期望的群体外成员的积极行为使用具体的词语来描述,表示这种行为是随机的,在未来的时间里不会再次发生,因此也就很难改变自身对群体外成员的负面看法。

Wigboldus等人的研究表明,语言在人际间的刻板印象传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1],人际交往中,交流对象的行为与交流者的期望是否一致影响交流者描述交流对象行为时使用的语言抽象水平,而描述语言的抽象水平又影响了信息接收者对交流对象的推论,抽象的描述会让接收者推论行为是由于交流对象自身的人格特点决定的,而具体的描述会让接收者推论行为与交流对象的人格特点无关,当接收者成为交流者时,会再次使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这就形成了刻板印象维持的一个循环。

5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的内隐特性

在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发现以来,大量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内隐现象,与其他测量群体内歧视和刻板印象的内隐测量方法相关很高,但与外显测量方式(如Modern Racism Scale)相关则很低[13]。因此能用来作为测量个体是否有对某一群体有偏见的有效方式[13]。

但也有研究者发现这一现象并非完全内隐,因为人们在某些条件下不会表现出这一语言偏差。如Semin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要求交流者描述交流对象的行为时,告知他们描述信息将不会给其他人看到,即信息没有交流功能时,交流者使用的语言便不会出现语言的群体间偏差[14]。Douglas等人的研究表明外显的交流目标会影响到语言的群体间偏差行为,甚至可以逆转语言的群体间偏差效应。如当要求被试在描述群体外成员的正向行为时使用更为赞许的方式,被试会使用更为抽象的语言来描述群体外成员的正向行为,即表现出了与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相反的倾向,由此看出被试能够通过改变语言的抽象性来实现某种交流目标[15],Wenneker等人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16]。Wigboldus等发现语言的群体间偏差效应受到了社会交流情境的影响[17],当交流对象、接收者或两者来自与交流者不同的社会群体时,会产生语言的群体间偏差,而当交流对象和接收者都来自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时,就会产生相反的语言的群体间偏差效应或没有此效应。研究者的解释是当接收者、交流者和交流对象都来自同一个社会群体时(群体内社会交流情境),没有特定的社会对比情境,就不会出现语言的群体间偏差效应。

6 小结

语言偏差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群体之间,而且在个体水平上也存在,即语言的期望偏差。由于这一现象在信息传递和人们的印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一现象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传递,而且也能通过了解这一现象从而找到转变人们持有的消极刻板印象的方式。以往对改变人们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们是否能注意并记住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试图通过让人们注意到这种不一致信息来转变人们对某些群体的负面印象。从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中可以看出,人们记住哪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人们是如何对这些信息加以描述,这同样对刻板印象的形成、传递和改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ouglas和Sutton的研究表明语言偏差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交流者自身的人格特点[18],由于语言是传递个体内部思维、表达自身态度的工具,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了解语言偏差现象,有助于全面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包括他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标签:;  ;  ;  ;  

语言群体间的偏差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