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处所论文,标记论文,介词论文,动词论文,未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动式是许多虚词虚化的语境条件。从语义类别上说,处所动词(locative verbs,如“在”),是最有可能出现在连动结构中,也最有可能发生“语义级降”(semantic devaluation),并在句法上产生屈折变化的动词之一。“连动语言里,在所有的语义关系中,处所是最易于被一个弱动词性介词所标记的。假如一个语言中有弱动词性介词结构,那么一定有一个是处所标记。”① 不仅如此,处所动词在许多连动语言里还可以进一步虚化为表示持续、进行的未完成体② 标记语素,即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处所动词>处所介词>体标记(“>”读作“先于”,下同)。以拉祜语ch为例,单用时作主要动词,在动词之后作体标记:③
(1)a.à nà ? ò-ha m ch(字面意义:灵魂不在我枪里)
我 枪 灵魂 不 在……里
b.y yε te chve(他在盖房子)
他 房子 造 在
汉语作为一种连动语言,很多虚词也大都来自于连动式,未完成体标记自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而汉语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的一般认为是“在”和“着”,尤以“着”最为典型,但是很多文献(如Matisoff1991、Lord1993等)在谈到这条规律时都以“在”为例证,而没有谈到“着”。那么“着”的语法化到底符合不符合这一规律?另外,从类型学上看,不论是SVO语言还是SOV语言,一个最简单的连动式(含两个动词),处所动词常常处在第二动词(V2)的位置并在此位置上产生虚化现象,④ 而汉语的“在”作为处所介词的时候,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后,也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前,显然和其他连动语言的情况不同,那么作为体标记的“在”又是怎样虚化的呢?在体系上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 “着”也是从处所动词而来
我们认为,“着”的语法化同样是遵照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这一途径,也是从一个处所动词发展为体标记的。关于“着”虚化过程的讨论已经很多,这里简单地做一复述,以说明我们的观点,详情可参看有关文献。
“着”是由动词“附着”意义的“著”(着)演变而来的。⑤“著”最初作为纯粹的动词,带的宾语主要是表达附着处所的名词,如:
(2)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汉书·贾谊传》)
(3)甘露如饴蜜者,着于草木不着五谷。(《论衡·是应篇》)
六朝时期,“著”常出现在另一个动词的后面,引出地点词,构成“V著L”句式,“著L”的作用是说明前面动作结束阶段所达到的位置。同期多见的平行格式“VN著L”(如“泻水著地”),可以说明“著”具有动词资格," L" 是一个处所宾语。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著”(着)字一般只用在处所词语的前面,且常常和“前”、“后”、“上”、“下”、“中”、“边”等字相照应。如:
(4)长文尚小,载着车中。(《世说新语·德行》)
这个“著”(着)是介词还是动词有争议,不管怎样,“著”(着)的意义已经虚化,即使说是动词在功能上也不完全了,可以说就是一个处所介词。(“弱动词”)
唐代的文献中“著”(着)的宾语扩展到可以是受事宾语,“著”开始前附于前面的动词V,如:
(5)马前逢著射雕人。(杜牧诗)
当“V著”后面的宾语可以提前作主语时,说明“著”的指向已经完全转到前面动词身上了:
(6)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一不是戏剧。(《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7)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这时,“著”(着)的作用只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是真正的体貌助词了。
从上面“著”(着)字简单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著”(着)从在连动格式中单纯引进动作结束到达的处所而在意义功能上开始虚化,最终发展为体标记,就是遵循着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V著L”句式是一个关键环节,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著”脱离原来的直接成分——宾语,而前附到前面的动词上,最后重新分析为分析表示动词“动相”的标记。所以,“着”的持续进行意义正是从在连动式第二动词(V2)表示动作行为终结状态的位置上发展而来的。顺便提到的是,主要动词后即V2位置是一个“地震多发带”,不仅汉语中的许多虚词是在这个位置上虚化而来的(如“了”、“过”等),其他语言(如前文所举例子)也是如此。可以说一个动性不很强的动词用在主要动词后面很有可能会发生虚化。
但其他语言的处所介词虚化为体标记之后常常可以移动到主要动词的前面,如前文所举Khmer语(SOV语言)的nu由处所介词演变为体标记的时候,从主要动词的后面移到了动词前面,再如Igbo语(SVO语)的ná作为处所介词的时候是在主要动词后面,但是进一步虚化为体标记的时候就可以移动到主要动词前面:⑥
(8)a.ò bì ná óká
他 住 在 Awka
b. náèrí n rì ná
他 未完成体 吃 食物 未完成体
à ú m mànyá(他正在吃饭喝酒)
喝 葡萄酒
而汉语的词序更为稳定,即使是虚化了,还是比较顽固地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所以“着”虽然意义上非常空灵了,但是不能随便移动,仍然是滞留在当初发生虚化的位置上。汉语中确实在动词前面也有一个表示动作持续进行的标记词,但不是“着”从主要后面移动到前面的,而是使用了另外的词,如“在”,如“他在吃饭”表示“吃饭”这一行为正在进行。根据汉语词序比较稳定的特点,我们认为“在”与“着”的发展机制并不相同,虽然“在”在古汉语中也能出现在动词后面的位置上。
二 “在”的语法化机制
现代汉语中“在VP”可以表达某行为或某事件正在进行的意义,但是关于“在”是怎样虚化而来的,却很少有论述。我们目前只看到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有所论述,但他只谈到了形成的年代,没有说明形成过程。他指出,这种单用一个“在”表“正在”的意思,清代以前还没有,他举的例子是《儒林外史》上的:⑦
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
由于没有充分的历史材料,我们只能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现象出发进行拟测,我们认为,“在VP”中的“在”来源于连动式“在L+VP”。
普通话中的一个语言事实是,当“在L+VP”的L是一个意义虚泛的中性指示代词时,“在L”的处所意味也会消失,转而表示持续进行意义。吕叔湘指出:“‘在那里、在这里’等的处所意义有时很不明显,主要表示‘正在进行’。”⑧ 例如:
(9)人身上时时刻刻在那里消耗水。
(10)我在这里想明天的工作怎么安排。
例句中“这里”、“那里”都不必有先行词,都可以去掉。这是因为“那里”所指代的处所是对话双方共知或说话人认为无需特别指明的。说话人使用“这里”、“那里”主要是与主观世界、说话时刻起到一种“照应”作用。现代汉语中表进行的“在”字句也常常可以加上轻读的“这儿(zheir)”或“那儿(neir)”,如:
(11)他在(那儿)看书呢。
(12)杜梅的表妹给我开的门,说她表姐正在(那儿)哭呢……
而轻读的“这儿、那儿”已经不再具有近指远指的区别,是一个虚化的中性的指代词。因此我们推测:当“在”介引的处所L是一个无需明说的、只具有非常空泛的所指的时候,整个格式就表达进行的意义了。而处所L语义的虚化也使得L由于不必说出来而最终脱落,最终形成了“在V”表进行的格式。罗自群(1998年)通过对大量现代汉语表进行的“在VP”格式的细致考察,也说明了能够加上“这儿”、“那儿”之类词的“在VP”比不能加上这类词的“在VP”在虚化程度上较低,“在”还有一些“存在”的意义,⑨ 即在这儿VP>在VP。
“在+中性指代词”可以表示持续进行意义,这一点可以找到方言和其他语言材料的证实。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四川话、闽语、吴语都有用句末动态助词“在”或相当于“在”义的词表达持续进行的意义。根据施其生(1985年),闽吴方言表示持续貌的所有形式都是由AB两种语素构成的,⑩ 如下表:
意义
处于……
处所或
行为进行 状态持续 情况
方位持续
词性动与介 指代或方位副 动态助 语气助
汕头 A BAB A AB ABAB A
福州 A BAB B
BB
厦门A AB B BAB B
BB
苏州上海 A AB
BAB A AB B AB A
注:A指的是像汕头to、pang、na,福州tuo?、ka?,厦门ti,苏州上海le?;B代表汕头ko、toi,福州le,厦门de,苏州上海la、la、li、to?、he。
单独成词的话,A都可作处所介词,B都可作方位词或处所指代词。如果用X表达处所动词A+方位词B,那么,闽吴方言区的持续貌可以表示为:(X)+V+(X),X可以用全式AB表达,也可以只用A或者B。用全式AB表达时,有时还带有微弱的处所意义。B大多只用于对方位处所的照应,不用于指代。如汕头的“块”独用是个“中性”指示代词,只表示某个有定的处所而不分远近,所表示的处所总是前文已经指明、对话双方共知或说话人认为无需特别指明的。如:
(13)撮人拢徛在块。(人们都站着)
再如泰兴方言表示状态持续用“在下[ts' e ha]”,如“他在下哭”。“在”本来是处所介词,“下”本是意义笼统的方位词。又如海口话可以用句末“在带”表示正在发生或持续的状态,而“在带”本来也是“在那里”的意思,“带”是一个指示代词。(11) 如:
(14)拍风胎在带,汝无用去外。(正在刮台风,你不要到外面去)
相同的情况在其他语言中也存在,例如非洲Ewe语表达未完成体用处所动词le“在”虚化而来的助动词加上方位词me“里”虚化而来的后缀-m构成的框式结构,如:(12)
(15)kofi le xo tu-m(Kofi在盖房子)
Kofi在 房子 盖—里
以上方言和其他语言的例子都说明了“在”后面如果是一个意义比较虚泛的中性指示代词时,就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进行的意义。(13) 而意义虚泛的语素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容易进一步脱落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面闽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是可以用全式AB,也可以只用A或B就是一个例子。
虽然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情况和汉语普通话的“在”的虚化过程也许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验证了我们对“在”的语法化过程的构拟:“在VP”表动作正在进行是从表在某处发生某种行为、存在某种状态的“在L+VP”格式演变而来的;语法化的机制是:当方位词L是中性的指示代词,不表示具体的方位,只表达一种照应(与说话时刻相关)时,整个结构就表达正在进行的意义;一经虚化之后,意义空泛的中性指示代词很容易脱落,从而形成“在V”。这几个步骤可以表示如下:
在+方位名词+V 他在图书馆看书(呢)
在+中性指示代词+V 他在那儿(ner)看书(呢)
在 +V 他在看书(呢)
这一发展过程能很好地解释“在V”为什么直到清代才发展出表进行的用法,也能很好地解释普通话中“在V”和“V着”的分工。
为什么“在”直到清代才出现表持续进行的用例,大概跟“在”功能的扩展以及“V着L”的消失有关。我们知道,“在”与动词连用的位置比“着”要灵活,既可以在动词前面(在L+V),也可以在动词后面(V+在L),而这两种格式的意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交叉的。根据孙锡信(1991年),“在LV”始于先秦,“在”在V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静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V在L”,“在”可出现在V后,但仍表示动作行为的静态持续,(14) 这一时期可以同时见到使用两种格式表达动作静态持续的现象:
(16)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世说新语·言语》)
(17)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世说新语·栖逸》)
而这一时期也是“V着L”的活跃阶段,但是“着”只能用在V后,且往往是表示动态。但是宋元以后,基本上不再见“V着L”,大都被“V在L”所代替,而“在”在V后也可以典型地表达一种动态,如“记在心上”。(15) 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以下两点:第一,“在”的分布在不断发展,从V前扩展到了V后;第二,“V着L”和“V在L”有一个竞争过程,由于“V着”的形成与盛行,使得“V着L”格式最终让位给“V在L”,从而使“在”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不仅表示静态,而且还可以表示动态。而功能的扩展自然会引起意义上的空灵虚化,“在VP”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出现的,所以我们在清代才看到“在VP”的例子。
由于“在”是在V前位置上进一步虚化而来的,原来的结构意义滞留在新用法中,所以形成了现代汉语“在VP”与“V着”的分工不同。下面我们详细说明“在”、“着”语法化机制的不同对现代汉语体系的影响。
三 语法化机制影响下的现代汉语“在”“着”的分工不同
现代汉语中,“在”和“着”表示持续进行是有分工不同的,其分工主要在于:“在”表达的是事件的存在进行;“着”表现的是动作过程的持续进行。
(一)从结构上看,“着”的作用范围是动词V,表达这个动作的情貌;但是“在”的作用范围是整个VP,而不仅仅是V。“着”与动词之间是“无间距”的,中间不能有任何成分隔开,但是副词、介词短语等状语成分,常常可以出现在“在”与动词之间的位置,试比较:
他在改作业。他改着作业。
他在替妹妹改作业。*他改替妹妹着作业。
他在匆匆忙忙地改作业。*他改匆匆忙忙着作业。
“着”可以处在“在”的范围内,反之则不行,试比较:
她在唱着动人的歌谣。
*她唱着在动人的歌谣。
“V着”可以在语义上修饰说明另一个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在V”则不可以,试比较:
笑着说抱着一大摞书进来了
*在笑说 *在抱一大摞书进来了
这说明“在”表达的是一个事件的情貌,而“着”表达的是动作的情貌;“在”与外部事件相联系,而“着”与动作内部阶段相联系。
(二)从语义上看,“在V”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而“V着”只表示持续的状态。(16)
“在V”句可以解释说明一个场景。我们常常提问“画上的人在干什么?”而不能问“画上的人干着什么?”,再比较下面的例子:
*看!有辆火车过着桥!
看!有辆火车在过桥(呢)!
“在V”常见的句子类型有两类,一是“是”、“像”类。常常出现在“不是……而是”、“象、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乎”以及两类词语的组合“几乎是、似乎是、简直是”的后面,另一类是感知类动词如“认为、觉得、感觉、觉出、发现、瞧、看、看出、听”,这些词语构成的句子可以概括为推测、判断,根据对长篇小说《皇城根》进行的调查,“在”字句共110例,这种句子就有66个。例如:
(18)他背对着厨房这边,好像在欣赏桂花。
(19)她也有一种低低的缓缓的口气,仿佛不是在反驳,而是在商量……
(20)看见两个妈妈都在哭,小兴儿也“哇”的一声哭了。
(21)从那抽动的肩背可以看出,金秀在哭。
其余44例虽然没有“是”、“看见”这样的字眼,实际上或者是上文中已经隐含着,或者根据上下文应该这样理解。例如:
(22)他皱起眉头,闭上眼睛,他在(是)想,这人可能是谁。
(23)进了西厢房,(发现)金秀和周仁在等他。
而且“在V”不能构成祈使句,例如不能说:“在拿盆儿!”但是“着”可以,如可以说“拿着盆儿!”而我们知道存在句一般都不能是未然态,例如不可以说:明天墙上挂着一幅画!后天路上走来了一个人!
日语进行体句尾用" teiru" ,但是根据泽田启二(1983年),像“我在问你打算怎么办”、“赖子在看什么呀”这样的句子翻译成" teiru" 就很不自然,翻译成说明性的" teirunoda" 却很自然;同样日语译成汉语时,表示说明或推测的句子翻译成“在”,客观描写动作的状态用“着”比较自然。(17) 这种区别也非常清晰地表现出了现代汉语“在”与“着”的不同:“在”侧重于表达一种主观情绪。
上面“在”和“着”在表达持续进行意义中所表现出的区别,只有通过虚化机制的不同来解释;反过来说,正因为它们一个是从V1位置一个是从V2位置虚化而来的,源格式意义滞留在现在的用法中,所以才造成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不同。
四 小结
本文在类型学的背景下探讨了汉语的未完成体标记“在”、“着”的演变。二者都经历了从处所动词到处所介词再到体标记发展过程,但是它们虚化的具体路线并不相同。“着”是在动作—结果连动式(V1是主要动词,V2是次要动词)的语境中,从一个表示完结状态的处所介词虚化而来;“在”是在前提—动作的连动式(V1是次要动词,V2是主要动词)的语境中,由于其后中性指示代词的脱落虚化而来:
V‖着L→V着‖O
在+L+VP→在+中性指示代词+VP→在VP
相比较而言,连动式V2较V1更易发生语法化,而且语法化的程度也较高。所以“在V”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与V的距离也比较远,“在”的独立性相对比较高,还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的滞留(“存在”);而“着”作为体标记已比较成熟,对动词的依附性更强。在用汉语“在”来说明从处所动词到未完成体体标记这条规律时,不注意这一点也是不恰当的。
注释:
①Carol Lord,Historical Change i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John Benjamins,1993,p.20.
②Aspect在汉语里对应着“体”、“态”、“貌”等不同名称,体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之分、持续体和非持续体之分,汉语中有的区分持续和进行,有的区分静态标记和动态标记,为了方便,本文用“未完成体”包括“持续”、“进行”两种语法意义,不区分其含义、范围上的差别。
③J.A.Matisoff,Areal and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grammatization in Lahu,i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vol.2,ed.by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and Bernd Heine,John Benjamins.1991.
④同①,p.30。
⑤王力:《王力文集·汉语史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⑥Carol Lord,Historical Change i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John Benjamins,1993,p.14.
⑦[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页。
⑧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4页。
⑨罗自群:《论“在NP[,处]+VP”和“在+VP”的关系》,《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⑩施其生:《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同特点》,《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1)陈鸿迈:《海南话时态表达的方式》,1993年汉语方言年会第七届年会论文。
(12)B.Heine,Grammaticalization as an explanatory parameter,in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William Pagliuca,John Benjamins.1994.
(13)古代汉语中有使用句末“在裏(里)”、“在”、“裏(里)”的现象。根据吕叔湘《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唐宋时期口语中“颇普遍”使用句末“在”、“在裏”表示一种“‘申明有’之语气”的现象:
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
他不是摆脱得开,只为立不住,便放却,忒早在裏。
当时“在”和“在裏”放句末原也有具有实在意义的,如:
若要商量,堂头自有一千五百老师在。
岂有虑君子太多,须留几个小人在裏?
吕先生认为“在裏”一词是由“处所副词变而为纯语助词”,本意“在这里、于此”的意义逐渐趋于空灵。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也指出“在里”连用,带有一种“在这里”的意思,实词义仍较明显。这个“在裏(里)”、“在”与现代汉语的“在”有什么关系,现在还不好确定,但至少可以说明“这里”语义虚化后比较容易省略。
(14)孙锡信:《“V在L”格式的语法分析》,《语文论集(第四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版。
(15)孙锡信:《“V在L”格式的语法分析》。
(16)“墙上挂着一幅画”也是一个存在句,但是存在意义是通过存在句式表达的,“V着”只表示物体存在的状态。
(17)[日]泽田启二:《谈“在”》,大河内康宪主编《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