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之思和做论文_郭洁琴

小学高效课堂之思和做论文_郭洁琴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中心学校 741029

一、课前做好准备,扎实有效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根据实际,确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统一、全面,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制定分层目标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全面研究了解学生,重点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等。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细致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课堂管理,要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模式,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同时研究课堂鼓励性评价功能,使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适当调整教材,准确制定课堂“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有能力学习,且学习轻松愉快”。

3.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

1.教师要着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地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3.生活化教数学,生活中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4.“做中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

三、做好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每上一节课,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瞬间灵感需要课后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深入地剖析找出有规律的东西,这些就是反思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每节课后记录下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比如精彩的导入、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的突破等;还要记录下本节课失误之处,比如课堂练习选择的难易不当、教学时间的安排误差等,这些都是教学反思的范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敲。

四、关注细节,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的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提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洪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时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论文作者:郭洁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小学高效课堂之思和做论文_郭洁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