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刍议论文,党校论文,文库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7月,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暨信息资源建设会议深入探讨了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随后,中央党校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数字信息资源库——“三大文库”,即“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库”和“中国国情和方志文库”。 2011年中央党校图书馆申请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整理研究”校级课题,与各地党校图书馆一起,按照各自情报资源的特色差异,将理论研究、建设路径选择融为一体,推动“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建设。 1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原则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恢弘的史诗,“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建设就是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制作技术,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1.1 党校系统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优势 全国党校系统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可以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调动起每个省级、副省级党校的积极性,让他们带动所辖区内的各级党校,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党史资源,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数据库。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数据库,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宏大的数据库群,是一个完整的党史资料汇集中心。其次,中央党校对地方党校的工作负有业务指导的职能,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工作容易实现。中央党校图书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立之初,就制定了数字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平台的基本标准规范。针对建设中涉及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像、音频、视频资源等),规定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元数据、对象数据、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和规范。这些标准规范的制定,为推进全国各地党校数字资源建设及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 1.2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集全国党校之力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将是一个全国性的、完整的、系统的党史资料数据库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建立,能够有力地充实完善党校系统图书馆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专题数字资源,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在党校学习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提供更加全面、权威、系统的中共党史方面的信息支撑和学术保障。 (2)“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能够为中共党史研究者、党政机关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学术信息服务平台。这一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有力地推动各级党校成为党史宣传、党史教学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可为全国中共党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系统提供示范性的文献汇集平台。 (3)“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建立,对保护和抢救濒危党史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史资源由于时间和历史的缘故,部分已经严重老化,急需有效的保护。另外,还有一些资源零星地分散在各地或各部门,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及时地收集起来,这些资源可能就被闲置,最终被埋没。一些地方党校通过建设地方党史数据库,征集、挖掘、抢救了许多珍贵的党史资料,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对党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伊始,中央党校图书馆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开放、共享”的理念,统筹协调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进行联合开发,协同建设,共同享用。 我们在建设中坚持五个建设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即从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党员领导干部的信息需求;二是系统性原则,即注重资源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有重点、有层次、各类型资源比例适当的数字资源体系;三是注重特色的原则,建立有特色的数字库;四是针对性原则,即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与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传播渠道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需求相适应,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五是共建共享原则,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共享、边建边享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2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现状 中央党校图书馆首先带领全国党校图书馆进行了资源摸底。各地图书馆分门别类地详细排查、统计本馆已有的特色党史方面的数字、纸质资源,并调查、了解本地区其他研究机构、资源收藏单位中可获得的相关党史资源。在充分了解本地党史相关资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审议后,确定各馆的承建内容。 截止到2014年6月底,全国党校系统共有18家党校图书馆申报了22个中国共产党历史数据库(如表1所示)。目前,“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上海子库”、“吉林省地方党史数据库”、“八路军总部在山西”、“青岛党史文库”、“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及延安精神研究”等专题库内容丰富、资料完整、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经过专家评审,已经中央党校图书馆批准予以结项,其余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2.2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的特点 (1)数据库主题鲜明,是当地丰富独特的党史资源的集中体现 根据《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各承建单位“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某一主题或某一阶段历史做深、做全、做精”。按照这一要求,所有承建“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子库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反映当地的中共党史特色。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最大的特点。吉林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东北抗日联军史”,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及延安精神”,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古田会议和中央苏区”,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安徽方面新四军历史”,山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着重研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等。通过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体现出各地党史文库建设的价值和优势。 (2)数据库内容丰富,实现了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 在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过程中,为保证资源的权威性和特色,各地党校充分发掘和运用社会上的各种优质和潜在的资源,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密切与当地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会、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相关数据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联系,拓宽党史文库的视域,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多方协同,多层运作,丰富、做大“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特色资源。如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在建设“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过程中,先后派人赴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安徽省党史研究室、安徽省新四军纪念馆、安徽省图书馆、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总部等单位和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第一手资料,还走访了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及其亲属和有关专家学者,丰富了文库资源,提升了文库质量;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在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及延安精神研究”数据库时,专程到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延安市委党校、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查找资料,筛选资源,进行收录,以补充丰富本馆所建数据库的资源。 (3)数据库的框架体系和逻辑架构合理,符合建库规范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所有建设子项目,都是按照历史逻辑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组织和揭示,其框架体系和逻辑架构经过多方论证确立,符合建库规范。例如,浙江省委党校专门成立了数据库建设评审委员会,由专家对申报文库进行打分,经过严格论证,最终从众多选题中确定了“浙江党史研究与人物全文数据库”的立项。同时,数据库建设评审委员会又制定了详细的“特色资源库制作规范与要求”,对建库内容和技术框架的搭建进行具体的规范。“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上海子库”以时间为主线,把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在上海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串接起来,以文本、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客观系统地反映各阶段历史。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中国共产党山东党史文库”,包括党的文件文献、党的组织机构、党的会议、党史发展历程、党史人物、学术研究、大事记、图片与视频、纪念地和特色专题10个部分,既有山东地方党史的基本脉络,又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专题等维度。 (4)数据库的建设理念先进,确保技术平台与读者的高融合度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中,各地方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投入,建设出方便读者使用的专题数据库。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将国民党将军陈诚收集的中央苏区珍贵资料《石叟微缩胶卷》进行数字化加工,品像清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软件平台建设上,全国党校系统中使用的平台主要有清华同方的TPI、拓尔思的TRS,北京启帆公司的CIM等系统,有的地方如山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因为经费有限,根据《中央党校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和《全国党校图书馆共建数据库资料收录规范》,自行研发了一套数据发布平台。这些数据平台及软件,各有千秋。有的注重资源建设的关联性,将关联资源聚类,实现关联阅读;有的注重检索,检索方式丰富,能够达到检索点7个以上,检索高效、结果准确;还有的注重信息的二次编辑加工、标引入库功能,方便对文本、图片及音像资料进行统一加工管理。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还建立了用户反馈机制和渠道,注重用户对数据库使用情况的反馈,不断开发新的软件功能,尤其是用户使用方面的相关功能,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各地党校通过软件平台的优化改进、服务功能的拓展完善,使读者方便、高速地获取、浏览和使用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党史文库的使用效率和影响力。 2.3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过程中,很多党校图书馆都面临资金投入不足、领导重视不够、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1)经费紧张、资金短缺 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或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资金问题尤其突出。从全国党校这个大家庭来讲,建设好的单位要帮助基础条件差的单位,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努力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资源合作建设道路。基础条件差的图书馆也不能坐等,不能以没资金、没技术为借口,要立足现实,突出特色,挖掘资源,逐步突破,尽可能地拿出一套适合本馆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方案。 (2)领导重视不够 有些党校对图书馆的发展重视不够,没有把图书馆的发展、文库的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日程中。“三大文库”建设其实也是推进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级党校都应该把握目前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把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优先发展,从资金、人力、政策上多支持图书馆的建设,从而推动党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3)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党校系统很多图书馆存在着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问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和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数字资源开发建设最根本的智力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一批既掌握前沿信息技术、又具备学科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更需要一批愿意为图书馆事业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实干型人才。当然,队伍需要培养,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也是培养队伍的好机会。建库过程中,多向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人请教、切磋。例如,上海、重庆、山东、四川等省(市)委党校图书馆之间就开展了互派馆员挂职工作,深化交流,互相学习。 (4)各地文库建设发展不均衡 目前参加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图书馆约占全国党校图书馆的1/3,其中技术力量较强的、资金充裕的,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党校图书馆,建库进度和数据库的质量都走在前面;而西部地区和部分副省级党校图书馆因限于人力、物力匮乏,建设步伐则普遍缓慢。 3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的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地党校稳扎稳打,把文库做大做精、做全做优。 3.1 集中全部力量,充实完善“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数据库内容 随着史料发现和挖掘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仍要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继续充实、完善,不断优化数字资源结构,优化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云服务、定制服务。各建设机构需集思广益,精细深挖资源优势,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动新专题建设的突破,使“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资源库特色更鲜明、内容更丰富、效用更明显,成为全国党史资源建设的一抹亮色,推动全国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3.2 深度开发馆藏资源,建设学术性、研究性专题数据库 “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应该是一个集文献整理、资料征集、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数据库群。各地党校要整合现有特色资源,形成学术性专题,集聚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深入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帮助。从目前结项的专题党史文库来看,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主,研究性的专题比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党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党校图书馆应以“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的建设和发展为契机,逐步实现向学术型、研究型图书馆的转型,从而更好地为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和党校教师及各层次学员提供服务。 3.3 加强统筹管理,确保各地党校图书馆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协调全国各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发展,中央党校图书馆加强了对地方党校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在做好数据库评估、验收工作的同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促进全国各地党校图书馆的协调共进、均衡发展:第一,不定期抽查地方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对地方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二,开展中期评估,通过严格细致的评估标准对数据库建设项目情况和组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部署;第三,加强交流,信息共享,召开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组织副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的负责人一起交流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建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3.4 协力打通共享渠道,搭建全国党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 当前,实现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中央党校图书馆正在加快步伐,统筹安排,打通全国党校图书馆共建共享通道,力争尽快搭建起以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为中心、覆盖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范围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以实现特色资源的共建性整合、便捷性获取、无障碍转换、跨时空传递。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使“中国共产党文库”建设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知识库群,充分体现出全国党校的整体优势。 3.5 拓展延伸“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探索建立全国党校党性教育专题库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而拓展延伸出的革命传统历史教育专题库,能够为党校系统和全国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供系统完整的红色资源库群。目前从各地党校建设的地方党史文库中可以提炼整合出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专题数据库有“红船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龙岩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等,将这些资源按照党性教育的需求进行加工充实,就是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一笔宝贵的红色资源,能够对新形势下做好党校教育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论国家党校图书馆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图书馆的建设_图书馆论文
论国家党校图书馆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图书馆的建设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