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研究_大学论文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特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省一级高等教育是指省级行政区划(省域)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1]。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以省为主、中央和省(市)两级管理的模式建立以来,省一级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由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及教育基础等具体情况有较大差异,因此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体系的完整性、发展的能动性、发展的半独立性、办学的开放性和省域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等五个特征。

一、省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不仅办学主体日趋多元,而且办学类型逐渐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更加多种化,省域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由表1可知,除西藏和青海,我国其他29个省市都同时有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两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民办高等教育在各省域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从办学类型上看,成人高等教育在各省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的类型,从而使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加丰富多样(见表2);就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远程开放教育为取向的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迅速,省级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趋于完善;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各省(市)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外国留学生数逐年增加,省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省域高等教育在做大的同时,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培养出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省域高等教育体系有着自身的独立性,无论省域范围大小,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西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弱的几个省份之一,但近年来,西藏高等学校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增强办学活力,形成了自身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截至2009年底,西藏有高等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高等专科院校3所;在专业设置上,有本科专业108个、专科126个,涉及理、工、农、文、史、哲、经、管、法、医、教育11个学科门类;在办学层次方面,当前3所本科院校均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共有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部分学校还与其他省域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一个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西藏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已经形成。

二、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动性

省级政府在省域高等教育发展中承担着主要责任。特别是随着省级政府统筹权的加大,省域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省自身的努力,其投入水平和办学条件状况,与省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创新程度、对高教的财政投资努力程度等密切相关。

首先,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动性体现在省级政府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地方高等教育政策的创新程度上。由于教育政策执行需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保障,再加上受传统教育意识和观念的制约与阻碍、社会行政风气的不良因素影响等,国家制定的教育发展战略在个别省(市)并未完全落实,甚至流于形式。但也有一些省份在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不仅态度坚决,力度超常,并且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政策创新。如江苏省。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等教育扩招、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举办等都可谓是江苏高等教育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199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本省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些的要求。1996年在全国突破了体制局限,以每年扩招1万人的速度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比全国高等教育大扩招要早3年,从而使其成为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独立学院的前身——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诞生,也是江苏高等教育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的结果。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根据这一精神,江苏一些公办高校引进了民办机制,成立了兼有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性质的二级学院。到2008年,江苏已有独立学院26所,在校生达到193353人。这种机制灵活、质量有保障的办学模式很快发展到全国。江苏的经验表明,在推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要关头,适时采取非常规的创新举措,重点突破,才能开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其次,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动性还体现在省级财政对高教投资的努力程度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省级政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与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的缺失,省级政府对省内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具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致使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参差不齐[2]。受统计数据的限制,目前尚不能精确地把各省域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省级投入部分有效分离出来,因此,考察省级政府对省域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只能用地方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GDP的比例、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等作为观测指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财政责任研究”课题组,为了客观地对各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综合了上述3个指标的信息,采用离差平方和的聚类方法,将全国大陆31个省(市)聚为5大区类(见表3)。结果显示,第一类省份多为中、西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有所限制。第二类省份多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高等教育预算内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低与当地高等教育规模和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政策有关。第三类省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和结构都相对均衡,其努力程度也最高。第四类区域中的省份大致分为两个小类:一类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等,高等教育投入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另一类为经济较发达省份,如福建、浙江,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努力程度不够。第五类省份均为东部地区,在公共财政支出和教育财政支出上对高等教育投入重视程度均比较高[3]。研究表明,各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与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相关,但各个省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省级政府对其投入努力程度紧密相关。

三、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半独立性

随着省级政府统筹权的不断加大,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强的自主决策权、调控权和管理权,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等,基本上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和调整。但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央对直属高校的支持力度等都影响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首先,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直接影响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推动者,通过翔实、周密和科学的筹划,对高等教育战略的理念、目标、策略、政策、资金等进行全面安排,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发布实施,从总体上规定这个战略的范围、规模、内容以及实施进程[4]。正是由于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才会深受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以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为例:上世纪90年代,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以解决条块分割和单科性院校过多为主要目的,以大规模的院校合并、划转等为主要方式的大规模的结构布局调整。从1990年到2006年5月,全国31个省市共有1085所学校(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中专学校)和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425所新的普通高校。江苏省参与高校合并的学校数和科研机构数最多,达到了95所;其次是辽宁,为81所;最少的是海南和西藏(见表4)。高校合并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就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其最明显的转变就是促进了省级政府统筹和管理省域内高等教育职能的实现,奠定了目前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此外,近年来教育部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和实施的“省部共建”高校管理模式都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都对各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中央对直属高校的支持力度也直接影响到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表5统计的是2009年各省(市)中央属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之预算内教育经费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2009年,各省域内中央属高校所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存在明显差异,预算内教育经费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83.38亿元和64.82亿元,而山西、内蒙古、广西、海南、云南、西藏和青海等7省因为省域内没有中央属普通高校,因此没有获得这方面的支持。在高水平大学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区域布局结构中,各省域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国家在制度安排时要有所倾斜,否则,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会愈拉愈大,不同省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会离我们愈来愈远。

四、省域高等教育办学的开放性

加大省域高等教育办学的开放性,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是省域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法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省域高校也只有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最终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

首先,省域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省域高校人才培养开放性的最直接表现,职业大学首先在江苏诞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大学适龄人口的急剧增加,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和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小的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以培养本市急需的专门人才,拓宽本市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渠道。1980年,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在江苏诞生。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职业大学诞生之初就把“学”办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兴奋点上,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凡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较长时期需要,而学校又具备一定条件的,即作为相对稳定的长办专业。凡本地经济建设在短期内急需或需求量不大的,即作为短办专业[5]。继金陵职业大学之后,经济发达的常州、无锡、苏州三市以及其他中心城市也都相继建立了职业大学。与此同时,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职业大学还广泛开展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多种办学形式,以需定产,突出了实用性的办学方向和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

其次,省域高校的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高校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环境优势,但高校的科学研究只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为此,各省域高校都不断加大推进产学研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力度,努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科技进步作贡献。以江苏省为例,全省现有80多所高校、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9240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初步构建“校企联盟”4100多个,高校服务企业的科技人员达到20160人(次)。2009年度全省本科高校争取省内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项目经费数,比上年度增长近20%;当年承接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73%;获得省内企事业单位的科技经费占总经费数的81%;应用型科技成果在江苏省内转化3867项,占成果转化总数的56%,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次,省域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也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为地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学科建设是核心。近年来,各省域高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主动调整学科和专业的布局,重点发展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和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浙江省为满足本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把握以下重点:紧紧围绕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类等本省四大主导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重点培育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大力发展入世后紧缺的专业和新型服务相适应的房地产、社区服务、经贸营销、物业管理、旅游等高职专业[6]。

五、省域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复杂性的影响,高等教育在其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点和薄弱环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省域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首先,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体现为不同省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差距化发展态势上。各省每万人口在校普通大学生数,是表征高等教育省域化发展的最基本核心指标。表6统计的是1999年、2009年我国各省(市)每万人口在校普通大学生数的离均值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每万人口在校普通大学生数较多的省份多为经济发达和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而每万人口在校普通大学生数较少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个别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省份,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和高等教育落后地区每万人口的在校普通大学生比例越拉越大,省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差距化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

省域高等教育的差距化发展态势还可以从各省域的学科水平来考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81个一级学科排名中,北京市全国排名第1位的有45个,江苏省全国排名第1位的有11个,上海市在全国排名第1位的有8个。此外,湖北有5个,山东、浙江和陕西各有3个,四川、天津、安徽各有2个,广东、黑龙江、云南、湖南各有1个(见表7),各省域高校学科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其次,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还表现为同一省域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和区域结构布局的失衡。表8统计的是2009年我国各省域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三个层次招生数之比,参照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和各省(市)经济发达程度,我国部分省份的层次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如河南的研、本、专三者招生数比例为5.4∶100∶133.9,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偏下,研究生招生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而吉林的研、本、专三者招生数比例为15.9∶100∶46.8,专科生招生规模明显偏小。省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从而就不能很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学科和专业分布上,同一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未能做到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以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江苏为例:近年来,受办学条件和办学成本制约,成本相对较低的学科和专业增长迅速,全省有近40%的学科专业分布在管理、经贸、文学、艺术、新闻传媒等领域,管理类学科比例近20%,低成本学科专业迅速扩张也加剧了就业矛盾。由于省一级在宏观管理上缺少学科准入的监管办法,新增学科办学水平在总体上不如传统特色学科。在区域分布上,不同省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以河南和江苏为例:目前,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99所,呈放射状分布在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18个省辖市,距离省会越近,高校较多,距离省会越远,高校越少,高校数量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江苏,国家和省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在苏南和苏中地区,苏北地区除徐州外,淮安、盐城、连云港等三个市均没有国家和省重点学科,难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标签:;  ;  ;  

中国各省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