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提问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_罗燕

透过提问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_罗燕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266000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服务人生,用整体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从近期目标来看,就是真正把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的落实到位。

【关键词】:高中历史、提问、提升教学、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很多影响历史教学效果的因素,当今高中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感情脆弱,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感到的是强烈空虚和迷茫,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否渗透使他们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能力呢?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进行浅层次或深层次思考,对历史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选择、归纳、分析、评价。不同的目标导向、提问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中提问的作用都侧重于知识的巩固这一层面。实际上,作为人文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应该体现在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扩展,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展开一个坚实的平台,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一次锻炼自己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机会,实现知识内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功能和作用。以此为目标,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问要抓住最佳时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我们要在学生“愤”时“启”,在“悱”时“发”,效果肯定会好。如,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学生对运动兴起的原因、经过以及失败的原因都能展开讨论,并初步掌握,但对理解新的特点和功绩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讨论深入下不去。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启发性提问:“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是哪些矛盾会合的产物?”如此启发学生就明白了。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尤其是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疑难而提出,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于完成教学的目的,尽量避免提那些与教学目的无关,对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无多大帮助的问题,要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要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及答案;就是临时提问,也不能无的放矢、随心所欲地进行。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学的现状是:许多教师由于受课堂时间、习惯定势和升学指挥棒等因素的制约,每次提问只提问几个学生,忽视提问中下等学生,长此以往就会挫伤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因此教学中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要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励他们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以利于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四、提问要有科学性。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的口头回答为主,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度,这样才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如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的时间”学生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等,这样的问题只要在时间前面加上“起止”等定语,答案就惟一了。同样,教师提问的范围也不宜过大,内容要有深浅之分、难易之别,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提问力求深入浅出。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诸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提问的内容也要有区别,要有不同的深度和难度。

五、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强,促进了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形成。因此,课堂提问,一方面提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才能答出,不能只问。“对不对”、“是不是”等。另一方面,提问的语言也要有启发性,掌握好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不可突然发问以免造成学生听不清楚所提的问题或思想混乱。提出问题时要有停顿,这是学生探索历史知识、发展历史能力、培养历史兴趣的良好时机,要给学生时间。因而,老师要做好启发性提问,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外,关键还在于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六、对所提问题要作出正确的总结。

学生回答完老师的提问,老师应明确表示正确或不正确,对学生不回答或回答不完整、不正确的问题,老师应进行总结,向学生讲明准确的答案。在总结时应注意对回答得正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以提高其积极性思维;对不回答或回答不完整、不正确的学生千万不能打击其积极性,伤害他们自尊心,造成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七、不能滥提问。

课堂提问虽然重要,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老师决不可滥问,特别是在讲授新课时,如果完全采取提问的方式教学,不作正常的讲述,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知识的情况下,老师就提出相关的问题,就会造成。“冷场”或“乱猜”,拖延教学时间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授课时不能采用完全提问方式进行,提问也只能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促使学生去回忆思考,分析综合,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不要滥提问,更不要认为只有提问才能启发学生,实际上,满堂问和满堂灌一样效果都不会好,我们老师应清楚这一点。

历史课堂提问还必须注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提问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人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有效性问题,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作者:罗燕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  ;  ;  ;  ;  ;  ;  ;  

透过提问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_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