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理论导向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导向论文,新进展论文,理论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3;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05)03-0070-0 7
知识经济时代,与企业知识相关的课题不仅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在产业界也 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知识理论的地位正是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过程中以及对主 流企业理论的反叛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企业理论存在多种流派或观点,它们在竞争性地 对企业的基本行为特征进行解释和预期。作为企业理论的一个分支,企业知识理论领域 的研究者也尝试从企业知识的角度探讨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对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 的纵向边界、企业异质性、企业的决策权配置、企业的产权结构等问题进行解答,在一 定程度上丰富了主流企业理论。随着企业知识理论发展的逐步成熟,关于企业知识问题 的研究中心转向了企业知识管理领域,研究者更为关注企业知识理论的管理学意义,探 讨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企业知识理论、企 业知识管理理论发展的进程,为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1 知识成为企业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分析发现,一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不是由企业所处的市场 结构与市场机会等外在于企业的因素外生地决定,因为对于某一个行业而言,该行业所 有的企业其面临的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等在客观上都是同质的,在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 条件下,市场机会不可能被某个企业长期独占;另一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也不是由企业 所拥有的一般资源简单地内生,因为在竞争较充分的市场上,资源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 获得的。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同大多数企业都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资源间不可能存在因果关 系。进一步的理论探讨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决定的[1],即 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 然而,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隐藏在能力 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隐藏在能力背后,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的知识以及与知 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包括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 续性以及学习能力。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是因为企业内在知识,尤其是一 些默会知识难于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且还在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从一 定意义上讲,创新不过是企业现有知识存量的排列组合,知识的存量决定了企业的创新 能力。更进一步地说,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 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用发挥程度上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 。
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资源为基础和90年代早期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以后, 通过逐层剥离笼罩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外围因素,发现知识是一个最为核心的因素。 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知识,9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the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即企业知识理论应运而生,并首先考察了企业 理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2 企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知识理论试图从知识的角度来重新阐释企业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或对主流企业理 论没有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2,3]。企业知识理论从分析知识的性质出发,认为知识所 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知识的默会性,正是这一无法言说的默会知识在实践中以我们 难以察觉的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知识的默会性相伴生的还有知识的分布性、转移性 、可占用性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知识分析的基础。在这里知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依据知识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对企业的特征和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期。它不仅有效地解释 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边界等企业理论所关注的一般问题,而且还对企业的异质性、企 业的协调、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内决策权配置以及企业所有权等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 探讨,回答了一般企业理论所没有完全回答的问题。
(1)企业的存在。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视为知识一体化的制度。在企业知识理论看来, 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又由个人掌握,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企 业作为一个“队生产”组织,要使其生产功能得以顺利完成,就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 知识的个别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从而需要一个能使更多个人集中使用其各自拥有专 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等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而默会 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等需要组织内频繁地接触。这经常是通过发展一种独特的语言 或表达方式进行的。组织的功能之一就是用共同表达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知识的交流 、转移与共享更为经济。威廉姆森在分析市场失效时,其分析框架(即所谓的“威廉姆 森范式”)已经提出内部组织中存在着一种“准道德”的气氛,有助于减小交易成本。 但他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种“准道德”气氛实际上是默会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所需 要的环境与条件。企业知识理论的观点可以说是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延伸。
(2)企业的纵向边界。如果企业的存在是为了一体化众多个人所拥有的专业化知识(因 为这种一体化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地完成),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纵向边界?企业知 识理论从知识利用的相对效率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知识的默会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市场难 以在可观察到的和可计算的边际概念的基础上评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难以通过市 场交易而得以积聚,知识只有在企业内部积聚。这不但决定了企业的存在,而且决定了 企业的边界。在企业的垂直化边界方面,如果市场能够有效地转移产品而不能有效地转 移知识,那么若生产的B阶段需要使用A阶段的知识,则应使邻近的A和B阶段在同一企业 内实行垂直一体化。此外,如果生产的A阶段的产出能够在B阶段不必利用A阶段知识的 情况下得以进一步加工,那么A和B可以由市场联结的两个独立的企业所拥有。计算机主 机设计依赖于集成电路的知识,这意味着在60~70年代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进行了后向 一体化,进入了集成电路领域。在集成电路领域设计和制造之间的垂直一体化取决于设 计和制造阶段之间技术交流对话所被要求的程度。
(3)企业内的协调。传统企业组织理论将协调视为解决组织内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代理 问题、偷懒问题以及机会主义问题。而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的首要任务视为使众多个人 的专业知识一体化,这说明,即使是在组织成员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即假设不存在组织 成员的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取得协调的效果对组织来说仍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 要使企业的生产正常有效地进行,组织成员之间知识的转移、交流与共享即知识的一体 化是必需的。然而,组织成员的知识具有专业性、默会性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布性, 即使组织成员目标一致,愿意进行知识的一体化,那么也是相当困难的。
(4)企业间的异质性。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 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的知识专业方向和程度不相同,并且 各类人员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各个企业最终所 积聚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性。当各企业从事同类生产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 产成本,形成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知识、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 企业的异质性。任何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存量都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其认知能力、认识 和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从而导致经营结果不同。个人的认知行为还具有 路径依赖性,使得这种不同永远延续下去。
(5)企业的决策权配置。在集权与分权问题上,企业知识理论所关注的是使制定决策与 知识匹配。有两条路径使得知识决策权相匹配,一是将知识转移给具有决策权的人;二 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知识的人,二者必居其一。决策制定与知识匹配所基于的一个基 本事实是,任何一个决策者所拥有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占有决策所需的全部知 识。决策的质量取决于所基于的相关知识,如果与某个决策有关的知识能够集中到组织 中某个单一的点上,那么集中决策是可行的。但是转移和积聚知识的能力在不同的知识 类型之间是不同的,明晰的知识可以转移,但对企业决策而言,它往往并不至关重要。 默会知识,其转移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并且也不能以统计的形式进行分析和积聚。匹 配原则(principle of co-location)要求那些基于默会知识和特异知识的决策应分散进 行,而那些基于统计知识的决策可以集中进行。在企业知识理论看来,对企业的决策权 配置,强调决策权与知识的充分匹配,如果不能转移知识,那么就转移决策权,这与当 今管理理论中所倡导的授权和决策权下放的趋势完全一致。
(6)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在企业所有权问题上,企业知识理论的观点是认为人力资本产 权的核心在于个人所掌握的无法转移的且是生产必需的知识。如果企业首要的生产资源 是知识,而且知识存在于单个雇员之中,那么正是雇员拥有了大量的企业资源。企业所 有权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发挥核心作用的知识的价值,这些知 识是不在场的资本所有者所不曾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应当从企业的契约各方对企业创造 价值的贡献程度来界定,企业中各种关键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的要素)的投入者 ,都应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知识理论所关注的并不是谁在名义上拥有企业,而是企 业实际上被谁控制并拥有,试图还原企业所有权的真实面目,使企业所有权名符其实, 并在此前提下重新设计企业利益分配系统。企业知识理论对企业所有权的界定具有重要 的管理学意义,它为增创企业的价值、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利益分配系统 提供了理论指导。
3 从企业知识理论转向知识管理理论
在企业知识理论与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比较中发现,企业知识理论在没有机会主义假 设的条件下,依然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由此,企业知识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已从机会主 义转移到有限理性,从成本转移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析企业行为的方法[4,5]。 它要求对企业持续地获得竞争优势而开发与利用知识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为此,企业 知识理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和预期的层面上,而应当在企业知识理论的导向下 ,进一步探讨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这实际上是企业知识管理所关注的重点。概括 地说,现阶段的知识管理领域关于企业知识活动微观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
(1)知识的内部转移。在企业内部将某个部门的最好做法转移到其他部门以增进知识的 应用是企业取得优良绩效所必需的。但是,知识的内部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 包括:所转移知识的默会性、因果关系不明确、知识作用的未证实性、缺乏吸收能力、 组织环境的障碍、知识源与接受者之间交流的困难以及缺乏激励等[6]。传统的观点将 知识转移困难的产生完全归因于激励因素。现实中的实践者也总是将部门之间缺乏激励 、接受者拒绝听命、抵抗变革、缺乏承诺、地盘保护等视作知识转移的障碍。从知识的 角度来分析内部转移问题,除了考虑传统的激励制度因素外,更着重考察与知识性有关 的障碍。减轻知识内部转移的困难途径在于开发组织单位的学习能力,培育组织单位的 紧密关系以及系统地理解和交流知识,而不是仅仅强调激励制度的安排。这一研究不仅 回答了知识难以转移的原因,而且揭示了长期以来以激励制度设计来促进知识交流的误 区,向企业实践者解决知识转移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2)知识的转化与共享。知识可以分为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而默会知识是高度个人化 的,难以交流,同时深深地植根于行动之中。认识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其根本目 标是为实现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共享和有效转换提供新途径。正如日本学者野中郁次 郎(Ikujiro Nonaka)所指出的,由于知识系统中同样存在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为了 把知识作为创新的源泉就必须建立起一种机制能使两类知识相互转换,而这种转换实质 上为企业知识的共享提供了途径。野中郁次郎提出了明晰知识与默会知识相互作用构成 的SECI模型——社会化、外部化、整合化、内在化,认为知识管理是明晰知识与默会知 识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7,8]。①社会化是指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 在某些时候,一个人可以同另一个人直接地共享默会知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过程中的 知识转移就是这种类型。师傅所拥有的某种技巧实际是默会知识,个人的经验被共享。 ②外部化是指从默会知识到明晰知识,即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明晰的知识需要找到一个有 效的方式来将难以表达的知识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就是比喻。运用比喻,人们可以将其 所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从而表达出他们知 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③整合化是指从明晰知识到明晰知识,即个人可以将一些分立 的明晰的知识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明晰的知识。④内在化是指从明 晰的知识到默会的知识,当新的明晰的知识被组织共享时,企业成员开始将这种知识内 部化,即应用这种知识来扩展、改造他们自己的默会知识,企业成员改变了旧的心智模 式、信念。野中郁次郎又进一步提出了“Ba”的概念(即与中文“场”对应),知识转化 的四种模式分别对应源生场、互动场、网络场、训练场。他认为“场”提供了知识螺旋 过程中特定阶段知识转化与创新的操作平台,每一种“场”支撑一个特定的转化过程, 从而加速了知识转化与创造的进程。
(3)知识的吸收与学习。个体或组织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吸收的过程。企业要 获得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吸纳外部知识。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即吸收能力是 构成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9]。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领域在个人层次上的研究表明 ,积累已有相关知识不仅能增强记忆新知识的能力,即知识获得,而且能增强我们利用 这些知识的能力。知识具有自增强的性质,即存储在记忆之中的事物、模式、概念越多 ,新知识越容易获得,而且也更容易将其运用在新的方面。个体的知识存量有利于新的 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观点可进一步延伸到企业上。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具有相关的知 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已有的相关知识水平 的一个函数。这一观点认为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当要学习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发生联 系时,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这一观点被广泛应用于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以及学习 型战略联盟的实践之中。不管是个体学习还是组织学习,其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者的吸 收能力。在战略联盟的实践中,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学习型战略联盟已成为主流。这是 以向战略合作伙伴学习为首要目标的、获得默会知识的良好途径。因为默会知识深植于 企业的过程、背景之中,难以表达、不易模仿。学习这种复杂的知识需要联盟伙伴之间 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与切磋,进行“干中学”和“干中教”。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正是这 种互动式学习的需要。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战略联盟成员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 虑企业的吸收能力等因素。
4 知识管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企业知识理论在阐释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以后转向了知识管理,在探讨了企业知识 活动的微观机理以后,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向更深层的基础问题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发 展[10,11]。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线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1)认识论与认知学习问题。知识管理的研究已从关注作为管理对象的知识客体转向作 为知识载体的个人或组织,在这一过程中,认识论以及主体认知学习模式问题成为深化 知识管理研究的关键。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认识论更为强调“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 在于你是如何知道的”,这对企业的决策、判断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当代科学哲学以及 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认知学习不是认知主体对已存在的所谓客观的认知客体进行 的简单摹写,而实际上是一个认知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任何个人的认知学习都取决于其知识存量与认知结构。企业认知论强调了研究方法中的 一个基本维度,即观察者依赖性。而传统的观察者独立的观点隐含着存在这样一个假设 ,即观察者是一致的。换言之,由于每个观察者的知识结构实际上是不同的,因而观察 者独立的观点并没有将观察者这一角色纳入考虑范围[12,13]。因此,从认识论的高度 来探讨企业知识管理问题,已触及了企业知识管理中最基础、最深层的问题,它要求重 构个人学习和组织的学习机制与学习模式。
(2)知识在时间上共享问题。以前研究比较关注的是知识在空间上的共享问题,即某些 知识在同一个时点上由多个人来分享,而没有关注知识在时间上的共享问题。随着知识 共享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知识在时间上的共享问题逐渐凸显。知识在时间上的共享 不仅表现在员工的知识交接方面,如员工离开组织往往也把其学到的知识带走,而且更 主要地表现在企业知识保持方面。知识和市场开发中的时滞产生了知识在时间上转移的 需要。因此,保持知识以供后来之用能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优势。企业对技术知识存量 的利用,要求企业跨越时间保持技术知识,是作为对知识吸收概念的补充而提出的。知 识吸收是认识和利用来自于企业外部的知识。相对而言,知识保持是基于企业内所产生 的知识来一体化企业内处于不同时点上的技术知识。为有效地保持知识,必须理解这种 知识保持在企业内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一般地,影响知识保持的第一个知识维度是知识 的默会性程度,即知识是明晰的还是默会的,默会知识不能得到完全的描述,而明晰知 识是可以清晰表述的。第二个维度是知识的复杂程度,即知识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用 很少的信息就可以描绘简单的知识,而描述复杂的知识则需要大量的信息。第三个维度 是知识的系统程度,即知识是独立的还是置于一个大的知识系统之中,系统化的知识从 它与其他知识向量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描述,而独立知识仅通过自身就得以描述。探讨 知识在时间上共享的微观机理,是发挥企业内部知识作用、提高企业知识创新效率的可 靠保证。
(3)企业知识创新路径问题。企业的决策过程实质上是在有限理性条件下逐步试错的搜 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具有边际搜寻的倾向,即搜寻总是从边际开始,决策者在 原有方案的“附近”寻找新的方案。就企业行为而言,边际搜寻倾向的现实结果往往表 现为企业行为的路径依赖性。而决定这一路径的因素就是由企业的历史积累而成为企业 知识状态(或称知识存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知识存量状态是其历史的产物,然而这 个知识存量又决定了企业下一步可能选择的方向。企业的活动范围一般并不会超出这个 知识存量的边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内容,路径依赖性在企业的技 术创新方面得到验证。企业所从事的技术创新虽然也利用其他企业的成果和公共知识, 但大部分还是以本企业技术为基础。每一个企业的技术变革是一个积累性的过程。在技 术上,企业希望做的却严重受到其过去已经做到的制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由已在使用 中的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因此,技术发展是累积性的。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发展明显 地具有路径依赖的倾向,也就是纳尔逊和温特所称的技术轨迹,即技术发展沿着固有的 轨道行进[14,15]。从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倾向中可以得出结论,即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可以预测的,这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样,企业的组织、市场等领域的知识 创新路径也可望通过对现有知识存量的考察加以确认。
(4)知识管理系统问题。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知识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 可以分享而不愿意分享的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激励机制设计或者组织文化建设 来提高知识分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愿意分享而难以分享的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是 创造分享的条件(如技术系统支持、设计合适的组织、加强认知学习等)。实际上,现实 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往往是二者兼而有之,缠结在一起,加剧了知识共享的难度。因此, 应在深入研究知识共享的微观机理的基础上,从组织设计、环境塑造、认知学习、激励 机制、组织文化等方面系统地构造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而不是单纯地依赖基于IT的知 识管理系统),并从细微处入手。如在组织设计方面,不仅要在组织结构上使知识与决 策权匹配,而且要考虑人员结构设计上的异质性思维与同质性群体的比例结构,以增强 部门/团队成员的“创造性磨擦”,有利于知识共享与创新。
收稿日期:2005-01-04
修改日期:200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