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浅析论文_杨文艳

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浅析论文_杨文艳

杨文艳

身份证号:61030319830125xxxx 陕西西安

摘要: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都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下面从各个方面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综合效益

1、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 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针。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必然的。为了建设好现代城市,经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园林绿化过程中,作为指导性体制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使得园林绿化工作更加有效,经济的进行。

1.2 为了能够保障城市园林建设的健康性,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美化环境是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城市绿化是发展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3 在进行园林优化重组工作时,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可以为这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规范的运作下去才能够使园林建设更和谐的发展,才能为整个园林建设提供更好的空间。

2、推动效应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都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

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3、行业特征

当今绿化事业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现了量的增长,而且形成了质的变化。由于绿化事业格局的演化,形成了如下新的行业特征:

3.1 绿地功能由以休闲、游览为主,转向以环境功能为主;

3.2 管理范围由对行政系列内单位的管理为主,转向涵盖城乡面对全社会绿地树木的管理;

3.3 绿化建设的投资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投资主体多元化;

3.4 绿化生产由计划管理,转向市场运作;

3.5 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由行政指挥,转向依法调控;

3.6 绿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建设事业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

4、产业化和权益平衡

4.1 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城市对园林的需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设施;二是作为休闲设施。前者应当由市政当局作为公共产品共给全体市民,后者则可以由法人实体作为法人产品提供给部分市民。

4.2 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管理策略问题

5.1 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5.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

5.3 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

5.4 绿化效益的技术保障

城市绿化效益来源于功能,功能来源于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是以植物为基础的。过量建造亭、台、楼、阁,堆砌假山,搞豪华的硬地铺装,其后果是投资与效益成反比。在当今绿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候,应该制订绿量指标、建筑物限制指标,从技术政策上保障绿化的实效。

6、市场导向

仅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例,要达到其基本要求,需要投入的土地即接近城市土地面积的1/3,城市中任何行业都没有这样多的土地投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设中,对绿化的投资,都占有相当比例。城市绿化产业正蒸蒸日上地活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投资,以及市民对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

从事绿化行业的法人成千上万,分布在各个专业、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他们的经营成果是社会经济成果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诚信经营、生产质量、技术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城市绿化的质量、造价等诸多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各个法人进行直接管理。

7、体制改革中的两个热点

7.1 公益事业与企业化管理

国家兴建的公园和各种类型的公共绿地,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所有权属于国家,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以社会效益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准则。公民是纳税者,理应获得公益事业的服务。

公园、公共绿地等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经营者以企业法人的资格,承担公园、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任务,按照约定的工作数量、质量和费用定额,核定养护、管理费用投资。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养护、管理任务的企业。承担养护管理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与公园、公共绿地的事业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容混淆。至于养护管理资金的来源,理应主要来自地方财政。至于资金核拨的依据,应改变过去那种按人头拨款的局面,将“以费养人”改为“以费养事”,这在绿化管理体制上是一大进步。

7.2 转变政府主管机关职能

转变观念是转变职能的关键。要清理行政管理的旧观念、旧方式、旧习惯,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调整管理制度,摆脱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务。由侧重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把主要精力用在绿化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上,绿化市场的监控和引导上,绿化法规的制订、修订和实施上,以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上。

8、结束语

总之,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这座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大市民。

参考文献

[1]夏永.地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措施探究—以宿州市为例[J].企业导报.2016(1).

[2]黄赞福,潘伟平,郭瓅,叶心芬,孔莉,聂春丽,王晨光.河源市以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全力加快中心城区公园建设[J].城乡建设.2016(6).

论文作者:杨文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浅析论文_杨文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