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因此,要具备扎实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供电企业的生产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为保证变电安全运行任务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并且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为重中之重,切实可行并有效地开展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地提高变电安全运行管理水平,以保障供电企业顺利生产。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要点
前言: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电力的,变电站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变电站也是事故处理、倒闸操作和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机构。如果变电站出现了人为操作不当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电力系统设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样供电效率和质量就会降低,因此必须要重视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完善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1 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模式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运行人员急需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原理、操作和检修方法等深层次的知识,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变电运行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无人值班变电所是变电所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以提高变电所设备可靠性和基础自动化为前提,借助微机远动技术,由远方值班员取代变电所现场值班员,实施对变电所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目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趋势。但要真正做到安全运行,无人值班管理已成为关键问题。
正确理解“无人值班变电所”,无人值班变电所是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技术措施的无人管理,相反而是更需要充实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员,利用先进的设备,互相协调共同搞好管理工作,以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就现实来说,有些改造后的变电所,从安全角度看,一些具体操作必须有人员到现场,再说有些设备隐患并不能通过自动化系统完全显示出来,为此必须配备人员在场。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责任不明确就易形成无人负责的局面,我们真正做到了职责分明、政策合理、协调配合共同搞好运行管理的目的。
2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要点
2.1 重视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的加强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危险的自觉性。控制性和自我防护的能力。通过对相应的危险点活动进行控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危险点进行控制和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为变电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准确定位危险点能够保证使用者对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管理。还要制定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分析其相关工作内容,对于危险点进行重点管理,并通过编制控制的方式提供参考。控制和分析危险点工作一方面需要现场工作人员的努力,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保证做到分级的多层次控制,重点管理层面不同、时期不同的安全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 认识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
变电运行过程会直接受到基础管理、设备、维护、检查巡视和倒闸操作等相关工作的影响,因此,变电运行过程需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控制和分析危险点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或是准备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综合性、全程化分析和处理,同时,应系统整体目前的安全运行情况,确定系统的潜在危险,并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3 突出全方位、全程、全员的特点
按照变电工作自身的基本特征,通常需要由下述几点内容出发,开展控制和分析危险点工作。第一,由时间短出发进行分析。变电站年检和年中预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操作风险,其中,高温度、高负荷阶段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最高;在巡视维护、设备验收和操作过程中人员疏漏风险的发生率较高;雷雨季节和梅雨季节绝缘闪络的发生率较高第二,根据变电站设备的基本运行状况,对变电站设备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查找和分析,重点跟踪、检查和巡视存在风险的设备。对于潜在的问题进行准确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第三,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强化运行人员异常处理、操作票填写以及规范操作能力的培训,同时,运行人员应保证在各项工作之前对潜在的异常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和分析,且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重视对表计、光字、信号、音响等监控设备反映的异常情况;对于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电力设备异常,要根据设备在振动、温度、气味、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3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技术措施
3.1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变电运行管理的方法之一在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培训,只有加强了他们的思想教育方可提高运行管理。现如今的培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通过如下的一些方式来进行:
(1)用安全标语的方式。
(2)通过让工作人员看一些事故教育录或者事故快报等。
(3)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在会中可以让他们分析一些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通过如上的三种方式也可以比较好的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安全生产责任而言,便需要建立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让他们将责任落实到位,这样才可以使得每位运行人员积极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3.2防治变电运行事故的对策
首先,要防止电器发生误操作的事故。在电气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对于可能发生的误操作要进行防范,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必须要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来进行相应的操作,执行两票三制。如果是十分重要的倒闸操作,必须要进行分级监护,严格的执行防误装置治理的规定,避免出现误解锁的现象。其次,要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和巡视,避免发生电气设备事故,这也是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等工作,发现缺陷要及时的上报。最后,对于相关的运行人员一定要加大培训力度,注重专业技能、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的教育,要熟练地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的运行方式。对于设备出现异常,能够准确的判断,要全面地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和责任制,这样就能够提高运行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发展,使变电站设备和变电站运行的规模有所改变,变电运行管理和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主要作用,为了满足变电站运行变化的要求,对传统的变电站管理改革和优化,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谢克快.谈谈做好电力继电保护防护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2] 赖小强.德阳电网经济运行的技术措施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
[3] 康万银.变压器出口短路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论文作者:李欢,刘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所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