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作为一部引进中国的首部马来西亚运动员传记电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该片主角李宗伟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认为他经历了由最初的混沌的“自我”到看见大马组合比赛被“激活”的自我到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最终战胜“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电影;镜像理论;欲望理论
体育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根据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的真实故事改编,描绘出一个底层孩子如何依靠天赋和永不言弃的精神,伴随着磨砺与伤痛成长的故事。该片作为引进中国的第一部马来西亚运动员传记电影,传达的精神与主旨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镜像理论由雅克•拉康提出,他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其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该片进行解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探索意义。
影片中,李宗伟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还未萌生任何自身意志的幼年阶段、追求梦想的成长阶段、与自身进行战斗并获得胜利的最终阶段,经历了由最初的混沌的“自我”到看见大马组合比赛被“激活”的自我到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最终战胜“自我”的过程。
1、混沌的“自我”和父亲的“他人”
拉康认为,婴儿刚刚出世的时候本是一个“未分化”的“非主体的”自然存在,属于无物无我、混沌一团的“前镜像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任何整体感或个体统一感,有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身体经验[1]。处于这个阶段的李宗伟的生命中还没有“他人”的存在,但李宗伟却无法避免地进入了实在界而形成的“他人”状态中,而这个实在界就是李宗伟所成长的家庭环境。
李宗伟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州一个小镇里。读书是李宗伟所处的家庭最为常见、最愿意去选择的上升途径。在这个阶段,他的父亲就扮演着李宗伟“他人”,他期望李宗伟能够读书成才,因此在李宗伟还处于一个很混沌、没有自我认知的时候,就规划好了他的人生路径。然而李宗伟的人生轨迹却是和父亲的期望背道而驰。
2、虚幻的“自我”被激活
婴儿通过镜子观察到的事物,从刚开始的支离破碎到后来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个就是自己,在好奇心加崇敬心的促使下,对自己产生了依恋。这种依恋来自于婴儿时期,也将是伴随人的一生。拉康将这种依恋表述成:“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也不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征服。而是幻想对于虚无的映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奴役。”[2]
对于这个时期的李宗伟来说,虽然他还处于一个混沌时期,没有想过未来的事情,但是他的“自我”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尽管作为父亲的“他人”仍在发挥作用,但在他看了那场经典对决之后,对于李宗伟来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内心渴求的东西,他的“自我”开始被激活了。
1992年,年仅10岁的李宗伟与父亲一起去咖啡馆观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双决赛,对阵双方是马来西亚组合拉昔夫和贾兰尼与韩国组合朴柱奉和金文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期的大马组合对于年少的李宗伟来说,是一个镜像的存在,作为一种“他人”激活了李宗伟的“自我”,李宗伟开始脱离父亲最初的期望,踏上了一条不被父亲允许的道路。
3、重要“他人”与真正的“自我”
在镜像理论中,镜子里的影像始终只是一个影像而已,不是儿童自身,当“他人”的目光充当了镜子之后,儿童所获得的,也只是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看法而已[3]。在这条艰难的路上,给予李宗伟认可和帮助的人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李宗伟的启蒙教练郑炳发,在小镇打比赛期间留意到了李宗伟,收其为徒,两个月后,李宗伟就取得了槟城小学生男子双打的第二名。
第二个是李宗伟的母亲。李宗伟在少年时期比赛出色,但在一次选召的过程中却没能入选国家队。在这段时间,给予他关怀与安慰的就是他的母亲,为他长高的目标尽心尽力地予以帮助和照顾。
第三个人是李宗伟一生的恩师里斯本。经历了一段波折之后,李宗伟最终进入马来西亚的国家羽球学院,在那里他遇到了米斯本。在米斯本的教导下,李宗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代表大马出战国际比赛的羽毛球国手。
这三个人在李宗伟找到真正的“自我”,打破父亲设定的“他人”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李宗伟成长阶段的重要“他人”。但李宗伟此时的“自我”仍是大马组合中的“他人”,而非本人真正的“自我”。随着李宗伟逐渐地踏上世界舞台,他遇到的挑战与以往不同,需要挑战的是自己本身。
4、打败“他人”,获得真正的“自我”
拉康认为“他人”和现实的“自我”是没有办法达到中心的中心或是难以企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办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中心相融合。正因如此没有办法达到最终完美,而产生了欲望,一种目标达到的能指,这就是拉康所提倡的欲望理论,而这里所说的欲望,并不是物欲或性欲,而是接近于中心能指的一种愿望。对于李宗伟来说,这种对于胜利的追求,就是他对这种完美的追求,就是他的一种欲望。
林丹,作为李宗伟想要打败的对手,是“他人”,作为李宗伟想要超越的对象,是“自我”。李宗伟想要获得真正的“自我”,达到一种最终的完美的状态,就必须释放自己,打败“他人”,也是打败作为一种镜像存在的林丹。因此,影片的高潮并没有选取奥运会或是世锦赛,而是选择了李宗伟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2006年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主场作战的李宗伟在第三局中13-20落后,顶着巨大压力的他上演了惊天大逆转,以23-21险胜对手,也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魔咒。
影片虽然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李宗伟后来又都输给了林丹,这说明了要做到每个人想要达到的最终完美目标,也就是“自我”和“他者”的统一,是几乎不可能或者说难以企及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李宗伟虽然败给了林丹,但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并在达到这个完美目标的路上一直在前进,使得李宗伟作为体育电影的“他人”的发挥出了现实的影响力,让观众感受到了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严泽胜.镜像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6(2),155.
[2]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3.
[3]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43.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自我论文; 镜像论文; 马来西亚论文; 组合论文; 理论论文; 父亲论文; 阶段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