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大了发明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张豹[1](2021)在《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强度电工钢的强度高于普通电工钢200MPa以上,广泛应用于转速超过10×104r/min的超高速电机、大型水轮发电机和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作为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流选择的内置式永磁体同步电机因其转子结构特殊,即便在转速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转子铁芯的某些部位也可能会发生断裂,所以需要使用高强度电工钢。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关键就是在高Si含量的成分体系下,如何大幅提高强度而不大幅恶化磁性能。目前如何制备同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高强度电工钢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工作采用了固溶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等一系列的强化方法来制备高强度电工钢,并在成功提高电工钢冷轧薄板的强度基础上,制备出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高强度低损耗电工钢,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Si含量对冷轧电工钢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Si含量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可行性,Si含量为3.0%和3.5%(除特殊标注外,全为质量分数wt.%)的热轧板可以在室温直接进行冷轧获得完整的冷轧薄板;硅含量为4.0%和4.5%的热轧板需要在300℃温轧个0.50mm以下后才能在室温下轧制获得完整无边裂的0.15mm冷轧薄板。通过调整轧制工艺制备了硅含量分别为3.0%、3.5%、4.0%和4.5%的0.15mm冷轧薄板。最终退火后,冷轧薄板的屈服强度随着Si含量的提高和热处理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冷轧薄板铁损P1.0T/400Hz随着Si含量的提高和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最终通过与现有商业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当Si含量大于4.2%时,能实现对现有商业产品性能上的超越。(2)研究了 Fe-4.5%Si合金冷轧薄板再结晶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变化规律。优选出Fe-4.5%Si合金以及合适的退火工艺参数,系统地研究了退火工艺参数对冷轧板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550-600℃下退火2h可以获得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冷轧薄板;冷轧薄板的屈服强度与再结晶分数呈线性关系:Fe-4.5%Si热轧板室温延伸率为16.2%,具有良好的塑性,三点弯曲实验证明Fe-4.5%Si热轧板可以在室温下实现卷曲。采用Fe-4.5%Si合金制备的高强度电工钢板在屈服强度相近情况下铁损P1.0T/400Hz较现有商业产品降低超过20%.(3)研究了热轧板常化处理对Fe-4.5%Si冷轧板退火后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在轧制过程中和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热轧板经常化处理后,显微组织由“三明治”结构逐渐向全部由粗大的等轴晶晶粒组成过渡,宏观织构类型没有显着变化,以λ纤维织构为主,织构强度出现明显降低。随着热轧板常化温度的升高,冷轧板表层显微组织由窄的变形拉长晶粒向宽的变形拉长晶粒过渡,心部均为宽度为10-70μm变形拉长晶粒:未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宏观织构主要为{112}<110>和{100}<011>,晶粒取向向稳定位向转变程度较高;热轧板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宏观织构主要为{111}<110>和{100}<011]>,并且强度显着低于未经常化处理冷轧的薄板,晶粒取向向稳定位向转变程度低于未经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退火后,未经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形核位置以晶界为主,新晶粒取向以{111}<112>为主;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冷轧的薄板形核位置主要为γ纤维织构内的剪切带,新晶粒取向以{111}<112>为主,有利织构{100}<001>、{114}<481>和{100}<013>含量明显提高。再结晶后期取向为<100>//ND的变形晶粒发生连续再结晶,进一步提高了有利织构的含量。(4)系统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热轧板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与现有商业产品性能进行比较。高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冷轧薄板拉长变形晶粒的宽度;低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再结晶晶粒的取向。与现有商业产品HST系列性能进行比较,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在强度等级为570MPa级别时,铁损降低超过13%,磁感应强度提高50 mT;当强度等级为780MPa级别时,铁损降低超过25%,磁感应强度降低50 mT。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后冷轧的高强度电工钢薄板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商业产品。(5)通过对现有高Si含量电工钢进行Cu合金化,利用富Cu析出物的共格析出大幅提高冷轧薄板的强度,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强度电工钢冷轧薄板。冷轧薄板的铁损和屈服强度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当固溶温度超过950℃,冷轧薄板的晶粒贯穿厚度方向,屈服强度大幅降低。欠时效和时效峰值的析出物为体心立方结构,与基体完全共格,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富Cu析出物的结构由体心立方结构变为孪晶9R结构、孪晶面心立方结构以及同时具有多种结构的复杂结构。时效峰值富Cu析出物的尺寸只有2-10nm,对磁畴运动的阻碍效果较小,相较于碳氮化合物来说对磁性能的恶化效果很小。采用冷轧薄板屈服强度与铁损的比值(强损比)来对不同强度等级和铁损等级的高强度电工钢性能进行定量评价。通过采用Cu合金化利用富Cu析出物共格析出制备的Fe-4.0%Si-2.0%Cu高强度电工钢冷轧薄板相较于现有的商业化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其强损比是现有商业产品强损比的两倍。
袁福森[2](2021)在《核级锆中的FCC相》文中研究说明HCP结构的Ti、Zr和Hf等金属及其合金中一种特殊的FCC结构陆续被发现和关注。截至目前,FCC相(简称γ相)的形成机制尚无定论。锆及锆合金作为核用关键包壳材料,γ相将对包壳材料在堆内的服役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亟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首先根据已经报道的γ相结果,重塑了γ相与α相在三维空间的晶体学关系;接着采用EBSD、TEM以及TKD等手段研究了凝固态、固溶态以及退火态下的γ相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机理模型;并且研究了变形态条件下γ相及α基体的晶体学特征,提出了应力诱导γ相的机制以及找到了 γ相形貌的直接证据。根据B型和P型γ相与α基体的晶体学位向关系,重构了α→γ相变路径对应的α和γ的复合极射赤面投影图、复合电子衍射图谱以及γ相理论上的变体数量(12种)和分布;模拟讨论了β→γ相变路径对应的α和γ复合极射赤面投影图以及γ相理论上的变体数量(24种)和分布。凝固态、固溶态、退火态以及变形态纯锆中γ相都呈片状,γ相所占的面积分数分别约为7.50%、6.68%、1.5%和11.7%。所有状态下,相同α基体晶粒中的同类型γ相的长轴互相平行。凝固态条件下,B型γ相端部表现为锯齿尖角形貌,锯齿尖端附近的晶体结构为一种12R的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对应的原子堆垛顺序为…ABCACABCBCAB…,整个周期间距为3.324nm。α基体中,每间隔4层{0001}基面,柏氏矢量为1/3<0110>的不全位错滑移最终形成了这种12R的结构。在凝固态条件下,还发现了一种α→γ相变中间态,其平行于{0001}α和{111}γ面的原子堆垛方式为…AAA…,这种中间态与α基体中柏氏矢量为1/6<0110>的不全位错滑移后的结构一致,该中间态如果再经历柏氏矢量为1/6<0110>的不全位错滑移后即可形成γ相,α→中间态→γ的整个过程的柏氏矢量和为1/3<0110>。该中间态也为B型γ相的不全位错形成机制提供了直观的证据,且在固溶态、退火态样品中也观察到该中间态。综合凝固态和固溶态的结果,提出了 B型γ的形成机理。首先,沿着[0001]方向经历晶格膨胀,由该状态下的2.575A膨胀到2.92A;接着,α基体的密排面上,每间隔一层原子,柏氏矢量为1/3<1010>的不全位错开启,使得初始的堆垛方式…ABABAB…转变为…ABCABC…。总结为:晶格膨胀以及不全位错的滑移。在同一个α晶粒中,B型和P型γ相的长轴互相垂直。如果B型和P型γ相发生交叉,会产生两个B/P界面,其中一个B/P界面平行于(331)B面、沿着[116]B方向;另一个B/P界面平行于(116)B面、沿着[331]B方向。(331)B与(116)B晶面之间以及[116]B和[331]B晶向之间的夹角均为90°。退火态下,沿着[110]γ ‖[2110]α带轴揭示了 P型γ相与α基体之间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提出了P型γ相形成的新机制:首先α基体的原子沿着[0110]α方向发生晶格膨胀,然后沿着[0001]α方向原子进行shufffle位移,shuffle位移达到一定临界值就会在Y相一侧多出一列原子(失配位错)从而协调shuffle过程。在退火态样品中,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γ与α之间的新的位向关系,具体为:<2110>α‖<100>γ,{0001}α‖{002}γ。该种γ相形成机制包含了晶格膨胀和不全位错的滑移。弯曲变形条件下,能观察到应力诱导的{1012}<1011>和{1021}<1126>孪晶。通过TKD检测到γ相片层端部的α基体存在应变区,该应变区可能加速锆及锆合金的腐蚀。部分B型和P型γ之间的α基体存在无公度调制结构,调制波矢量为q=-0.129b*+0.318c*,这种无公度调制结构是由于α→γ相变过程的应变起伏引起的。通过维氏显微硬度压痕法给出了应力诱导α→γ相变的直接证据,并证明了 γ相在空间三维的形貌为片状。
孙宗杰[3](2021)在《STEM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以“工程师女孩”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人们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均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这对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STEM教育的推动有助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已呈全球趋势。过去研究指出由于女学生STEM学习的自我效能相比男学生较为不足,且存在学科刻板印象等相关原因,造成STEM领域中女性仍存在高流失率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工具Cite Space软件对国内外STEM教育领域的性别研究进行分析并予以述评,重点关注女性STEM教育议题。通过调研小学女生的工程认知与喜好,设计了为期共12周针对女学生进行的工程师女孩STEM主题式课程,并对课程进行专家意见的评估,根据专家的评分和意见反馈进行课程修订。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某小学五年级29名女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兴趣拓展课程实践研究,试图探究STEM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女学生的STEM自我效能感、工程学习态度和工程职业认同发展的影响。通过绘图分析、学生作品和访谈数据来辅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均对工程师女孩STEM主题式课程有较高的评价,此外该课程使研究对象的STEM自我效能感、工程学习态度和工程职业认同发展均得到显着提升。最后,本研究分别从提升女性STEM自我效能感、重视女性STEM教育与课程开发、女性STEM课程设计和实施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安迪·威尔,王智涵[4](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提出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孙海霞[5](2021)在《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粉末高速钢是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简称,是通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得到致密钢坯,再经热变形、热处理而得到的高速钢。粉末冶金技术解决了传统高速钢冶炼过程中一次碳化物粗大和组织严重偏析等问题,改善了组织的同时使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粉末高速钢具有无成分偏析、晶粒细小、碳化物细小、热处理变形小、硬度均匀、韧性和耐磨性良好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制造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工具,尤其适合制作大型拉刀、立铣刀、滚刀和剃齿刀。粉末高速钢的生产工艺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我国的粉末高速钢材料和产品多依赖进口,我国一直致力于该技术的研究和产品试制,目前仍处于研发和试生产阶段。粉末高速钢中出现的粉末颗粒粗大、原始粉末颗粒边界(Prior Particle Boundary,简称PPB)问题、陶瓷夹杂问题以及烧结窗较窄、烧结工艺控制难度较高等问题是制约粉末高速钢性能提升的关键,也是各国研究人员旨在解决和突破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实现高性能粉末高速钢的制备为目标,以ASSAB PM30粉末高速钢为研究对象,进行粉末特性和制备工艺的研究,采用“粉末制备-成形烧结-组织分析-性能测试”的研究思路,归纳影响烧结致密度和组织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新的高速钢粉末制备技术,并对粉末烧结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地研究热处理工艺及性能;最后对氮化物强化粉末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氮气反应烧结机理进行研究。对气雾化高速钢粉末的形貌、粒径、压制性、粉末组织等进行分析,表明传统高速钢粉末具有粒径较粗、压制性较差的特点,适宜采用包套热等静压工艺烧结。在包套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发现存在PPB和微观组织不均匀的问题。分析表明:PPB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温产生气体无法排出,在冷却过程中以孔洞的形式存在于粉末颗粒表面而产生的;微观组织不均匀主要是由于粉末组织不均匀导致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分别采用常压烧结、粉末筛分、球磨等处理。研究发现:与氩气气氛烧结相比,真空烧结更有助于烧结致密化;相比于筛分处理,球磨处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组织均匀性,极大地提高粉末的利用率。真空烧结下,筛分的细粉(<30μm)的最佳烧结温度(Optimum Sintering Temperature,简称 OST)为 1250℃,致密度达 99.0%;球磨48h后,在1250℃进行烧结,粉末高速钢的密度为7.98g/cm3,致密度达99.3%。细粉具有较好的烧结性,有助于改善粉末高速钢的组织。为了获得粒径更细的高速钢粉末,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进行粉末制备,平均冷速为103~104K/s,粉末平均粒径D50为9.64μm。相比于气雾化粉末,细粉得率和组织均匀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粉末氧含量较高。研究发现,通过碳脱氧可以消除粉末高速钢中的大部分有害氧,氧含量可从2300ppm降至65ppm,没有出现PPB问题。水气联合雾化的高速钢细粉具有较好的烧结性,相比于气雾化粉末,水气联合雾化粉末的OST更低、致密度更高、组织更均匀。在真空条件下,水气联合雾化粉末的OST为1230℃,烧结密度为7.98g/cm3,致密度可达99.3%,碳化物仅有1~2μm且分布均匀。为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对ASSAB PM30粉末高速钢进行热处理,同时分别添加0、0.3、0.6wt.%C和0、1.0、2.0wt.%Ti,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3wt.%C和2.0wt.%Ti的粉末高速钢综合性能最好。此外,在对强度要求不高、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可以通过多添加碳含量的方式来提高硬度,添加0.6wt.%C的样品硬度达68.1HRC。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样品致密度,分别采用无包套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均可获得全致密粉末高速钢,致密度达99.9%,综合性能良好。此时,经无包套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的样品抗弯强度、冲击功和硬度分别为4253MPa、3698MPa,20~26J、25~30J,65.3HRC、65.2HRC,性能堪比第三代粉末高速钢。通过反应烧结,可以获得细小VN强化的粉末高速钢。通过对高速钢粉末烧结过程中形成VC和VN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从室温到1300℃,VN相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为负,且均大于VC相;VN相的形成能也小于VC相,分别为-9.44895eV和-9.08125eV,表明VN相更稳定。因此,含钒高速钢粉末在氮气气氛烧结过程中,氮与钒会发生原位反应,形成VN强化相。由于氮参与反应,使得基体中碳含量过剩,打破了原有的碳平衡。为了实现新的碳氮平衡,分别研究碳含量1.2wt.%、1.0wt.%和0.8wt.%的粉末高速钢烧结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碳含量为1.0wt.%时,样品中碳/氮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碳化物最细小、组织最均匀,碳化物主要为M6C,氮化物主要为VN,M6C的晶粒尺寸约为1μm,MN的晶粒尺寸约为0.5μm,样品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为65HRC,抗弯强度为3011MPa,冲击功为18~22J。
谈灵操[6](2020)在《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微灌技术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制造过程复杂、成型效率低、维护与回收再利用困难等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团队自行研制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基础上,采用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在较短热机械历程下制造出新型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与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基多孔微灌带,并对其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特性及原理,并基于体积拉伸流变主导的塑料挤出特性制备了LDPE基发泡材料,通过在LDPE2426H基体中加入纳米炭黑(Carbon black,CB)、LDPE2520D、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交联剂等不同材料,提高熔体强度及泡孔成核密度进行挤出发泡以改善泡孔结构,探究复合、共混与交联对聚合物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相多组分物料在体积拉伸流场下挤出发泡实现了良好混合分散,显着降低泡孔尺寸、提高泡孔密度与孔隙率,从而改善泡孔结构,明显提高泡沫性能。其次,利用偏心转子挤出机挤出发泡吹塑过程的双向拉伸破孔机制,构建微灌带内部的多孔多通道微观形态,制造出具有不同孔隙率与开孔率的多孔微灌带,研究了其综合性能与开孔机理。实验表明:拉伸或吹胀作用均可对泡沫进行良好地破孔,两者协同作用可实现更高的破孔效率,且开孔更为均匀,过高的拉伸比与吹胀比均会降低孔隙率与开孔率;拉伸比为2.0、吹胀比为1.2时,孔隙率与开孔率达到最高值;添加相容或不相容的第二相、交联或纳米复合可有效提高微灌带的孔隙率与开孔率,但不同材料体系在拉伸与吹胀过程中的开孔效率与机理有所差异,含有不相容硬相PS的LDPE基发泡材料开孔效率最低。接着,研究所成型的LDPE基多孔微灌带的水力性能,以及拉伸比与吹胀比、泡沫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微灌带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微灌带的压力与流量关系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2.0间,在很低压力下实现了微流量灌溉,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且流量调节范围大;开孔率越高,流态指数x与渗透率K越大,渗水均匀度越高;拉伸与吹胀协同破孔可提高开孔均匀度,降低多孔微灌带的流态指数;适当的开孔率与灌溉压力可提高灌水均匀度。最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成型工艺,制备出全生物降解的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多孔微灌带,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水力性能等综合性能,探究PBS与OMMT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PBS形成原位亚微米级纤维,有利于材料的强韧化;OMMT在拉伸流场中实现了良好的分散、插层和剥离,并主要分布于PBS中和PBS/PLA界面上,其余以剥离态分布于PLA中,大幅提高了泡孔密度与孔隙率,降低了泡孔尺寸与表观密度;其水力性能与LDPE基多孔微灌带类似,压力与流量间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1.7之间。本文所制备的多孔微灌带具有加工热历程短、成型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渗流特性好与流量调节范围大等优点,有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适应的微流量节能灌溉,对推动多孔微灌带大范围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昊堃[7](2020)在《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碱性球团矿具有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固体燃料消耗量和返料量低于烧结矿,且其高温冶金性能优于酸性球团矿,高炉配用后有利于高炉实现低渣比、低燃料比及低污染物排放冶炼等多方面优点。国外企业生产碱性球团矿一般采用带式焙烧机工艺(使用气体燃料),但我国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国内球团矿生产企业(特别是独立运行的球团矿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以煤为燃料的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因此,需要从冶金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必要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试验,针对链篦机-回转窑碱性球团矿生产及高炉碱性球团矿应用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结合太钢未来在自有铁矿资源利用及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方面的发展规划,基于太钢自产铁矿粉的原料特性,围绕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生产和高炉碱性球团应用,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实验模拟及工业试验,系统研究了碱性球团焙烧特性和还原膨胀微观机制、链篦机-回转窑法生产碱性球团的适宜热工制度、高比例碱性球团高炉炉料结构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的热力学机理。为全面推广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生产,以及高炉碱性球团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基于分子理论建立的球团矿焙烧过程热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碱度对球团矿焙烧过程中形成复杂分子及其含量的影响。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太钢自产铁精矿作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度的球团矿,应用XRD、SEM、EDS、Image-Pro Plus等研究手段,检测了不同碱度球团矿中复杂分子及其含量,验证了热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分子理论建立的热力学模型,为研究球团矿的焙烧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研究手段,可以方便的预测出原料成分及焙烧温度变化对于球团矿焙烧过程的影响。利用建立的球团矿焙烧热力学模型结合必要的实验研究,系统研究了碱度对于球团矿焙烧固结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酸性球团矿而言,其固结机理为赤铁矿晶体再结晶并形成连晶结构;对于碱性球团矿而言,其固结机理为铁酸钙、含钙硅酸盐等低熔点化合物取代Fe2O3微晶连接成为赤铁矿晶体间的粘结相,并且球团矿的碱度不同粘结相的种类不同。当球团矿碱度小于1.0时,粘结相以钙铁橄榄石为主;当球团矿碱度大于1.0时,粘结相中的复合型针状铁酸钙含量增加,铁酸钙取代钙铁橄榄石成为碱性球团的主要粘结相。在碱性球团矿固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碱度对球团矿还原膨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小于1.0的球团矿,其还原过程中产生膨胀裂纹的主要原因为,钙铁橄榄石包裹的Fe2O3颗粒与独立的Fe2O3颗粒在还原速度上存在差异,使得球团矿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晶体结构发生破裂;碱度大于1.0的球团矿,由于球团矿的主要固结相转变为还原速度快的铁酸钙,在还原过程中其熔点较低,形成液相收缩后形成孔洞,减小了球团内因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集中。因此,碱度大于1.0的碱性球团矿在高炉内还原过程的体积膨胀率显着降低。通过实验室造球、焙烧试验,链篦机-回转窑模拟(扩大)试验及现场工业试验,研究了利用太钢自产精矿粉制备碱性球团矿的适宜预热焙烧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鼓风干燥段风温230℃;抽风干燥段风温420℃;预热Ⅱ段风温1160-1180℃;回转窑窑头温度1165-1175℃。在以上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碱性球团矿指标:TFe含量62.3%,CaO/SiO2≥1.0,抗压强度≥3500N/个球,还原膨胀率≤15%。可以满足太钢大型高炉对入炉原料使用要求。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建立的气-固相热力学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碱性球团矿比例对高炉块状带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碱性球团矿比例的增加,炉料在高炉上部块状带的还原度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为随球团矿比例的增加,高炉炉料结构中的铁氧化物组成发生了变化,导致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平衡组成均发生了变化,使得综合炉料还原度下降。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建立的高炉渣铁脱硅反应硅元素分配比热力学模型。研究了渣系中各组元的成分变化及对硅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定量地计算出渣中各复杂分子及各组元对脱硅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系中对硅元素分配比影响较大的复杂分子有CaO·SiO2、2CaO·SiO2、CaO·MgO·2SiO2三种,简单分子有CaO、MgO两种。由于碱性球团矿中的CaO含量要远高于酸性球团矿,因此,当高炉配用碱性球团矿有利于脱硅反应的进行。
马忠诚[8](2020)在《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镁水泥具有良好的后期微膨胀特性,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大坝)的后期温降收缩具有补偿作用,能显着提高其抗裂耐久性。然而,国内外关于水泥熟料中具有后期微膨胀作用的方镁石的定量测定方法仍无标准可循,对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含量、尺寸和分布的调控技术及其在水泥制备中的应用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定量水泥中方镁石含量的方法;阐述了煅烧温度与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调控机制;建立了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与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之间的关系;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镁水泥工业化制备。得出以下创新性成果:(1)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定量水泥中方镁石含量的方法,解决了国内外现有方镁石定量方法中难以有效区分固溶态MgO(无后期微膨胀作用)和方镁石的难题。该新方法通过研发一种方镁石内标物,综合分析压蒸试验方法、热重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三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实现这三种方法测试过程的协同匹配,优化相关的试验条件,建立了这三种方法与水泥中方镁石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发明的方法中确定内标物为1400℃下分析纯级碱式碳酸镁或氢氧化镁试剂的灼烧产物,压蒸压力为2.2MPa,压蒸时间为4h,并经测试,其回收率达到99.92%~100.14%,回收效果好,准确度高。(2)系统揭示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因素对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分布及水泥强度、膨胀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与煅烧温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调控机制。提高煅烧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和降低冷却速率,均可促进熟料中方镁石在液相中的迁移和长大,提高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增大方镁石晶体的尺寸。煅烧温度在1350℃~1450℃时,方镁石分布较为均匀;煅烧温度达到1500℃时,熟料中方镁石的分布趋于集中。在1350℃~1500℃范围内,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与煅烧温度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而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尺寸与煅烧温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定量调控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和尺寸。煅烧温度为1450℃时,制备的高镁水泥471天强度最高,达到86.57MPa。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持续提高;保温时间为60min和吹风冷却条件下制备的高镁水泥,其后期膨胀增进率最高,达106.25%。(3)建立了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与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之间的关系。在1350℃~1500℃范围内,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尺寸与方镁石含量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与方镁石含量及方镁石尺寸之间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煅烧温度1400℃~1450℃、保温时间60min、冷却速率为吹风冷却时,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尺寸在3μm~7μm,以5μm~7μm为主,分布较为均匀,高镁水泥后期强度增进率和后期膨胀增进率较高。(4)方镁石测定方法和晶体调控技术实现在高镁水泥制备过程中应用。采用以上调控技术进行高镁水泥的工业化生产,并用发明的测定方法检测其方镁石含量,制备的高镁水泥中MgO含量为4.10%,方镁石含量为2.25%,方镁石晶体尺寸以3μm~7μm为主,分布较为均匀,高镁水泥的后期膨胀增进率达到93.90%,具有微膨胀性。该高镁水泥配制的混凝土540天龄期时自生体积变形值为22.1×10-6,其余各项综合性能良好。
阿拉提·阿斯木[9](2020)在《他人的篝火》文中指出第一章我们那地方1我们那个地方,除了鸡奶以外,什么东西都有。在那里长大的人,老老少少,嘴巴上都有功夫。主要是肚子里面有糊糊,有时间留下的玫瑰。也有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悟到的蓝天的灿烂和岁月的褶皱。他们灵光的基础是手脚麻利,喜欢把热肚子里的蛔虫编织成彩虹彩带,感谢锅里碗外的经验。在家家户户的许多金筐里,也有斑斓缭绕的花卉,愉悦地鼓励不同语族的朋友
唐超[10](2020)在《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是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普及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政府主导的转变,奠定了现代英国幼儿教育的基础。19世纪也是英国社会剧变的时期。经过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英国最早实现了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教派冲突和阶级斗争。经济的腾飞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改革进程。幼儿学校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剧变在历史时空上的重叠,赋予了本研究独特的意义。研究这一时期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化我们对英国幼儿教育史的认识,理清教育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为对象,在宏观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段教育史,本研究在纵向维度以幼儿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切入点,将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及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在横向维度主要考察了不同阶段幼儿学校的教学实践及其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学校从个人实验走向政府主导,是英国为解决学校数量不足问题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符合英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自下而上、荆棘丛生、充满斗争的道路,带有明显的中产阶级特性。中上层社会对幼儿学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保障是推动幼儿学校普及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学校体系方面,英国幼儿学校呈现出一种“进化”而非“进步”模式。怀尔德斯平的体系很好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幼儿教育观的转变和幼儿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致使幼儿学校的性质实现了从民间慈善到国家福利的转变,教育场所经历了从家庭、教会到社会的转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世俗化。论文共7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起,明晰研究意义,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方法。第一章追溯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重点阐述济贫院、育婴堂、主日学校等慈善机构中的贫困幼儿教育。通过对这些机构创办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致力于保育而非教育;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和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也比较低下。第二章考察欧文在新拉纳克的幼儿学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欧文所生活的环境出发,描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二是阐述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创办宗旨、理论基础、教学与管理;三是分析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影响。第三章探讨英国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幼儿学校运动期间,民间成立了一些幼儿学校组织,它们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传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怀尔德斯平作为幼儿学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完整地阐述了幼儿学校的理念,创造性地改进了幼儿学校的环境,并在全国建立了幼儿学校网络,奠定了英国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第四章研究民办公助下英国幼儿学校的推进。本章从国家资助幼儿学校的方式出发,把幼儿学校发展分为“申请资助”和“结果支付”两部分,分析了不同资助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其对幼儿学校的影响。在“申请资助”制度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逐年上升,国教派开始主导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数量得到提升,教学条件获得改善,幼儿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得到提升。在“结果支付”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急剧缩减,入学率逐渐提升,教学内容向读、写、算倾斜。第五章论述一系列教育法案影响下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本章选取1870年、1876年、1891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案,论述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幼儿学校的普及;同时探讨了在幼儿学校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规模及其内部体系的变化。第六章对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特征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绪论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二、长大了发明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大了发明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软磁材料及电工钢 |
2.1.1 软磁材料 |
2.1.2 电工钢 |
2.2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2.1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概述 |
2.2.2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特点和类型 |
2.2.3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与无取向电工钢片性能之间的关系 |
2.2.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 |
2.3.1 采用固溶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2 采用析出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3 采用位错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4 电工钢织构研究 |
2.4.1 形变和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2.4.2 织构对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
2.5 常化处理提高高强度电工钢性能 |
2.6 研究方案 |
2.6.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2.6.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6.3 技术路线 |
3 Fe-(3.0-4.5)%Si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 Fe-(3.0-4.5)%Si高硅钢加工过程组织分析 |
3.2.1 铸锭显微组织观察 |
3.2.2 锻坯显微组织观察 |
3.2.3 热轧板显微组织观察 |
3.3 Fe-(3.0-4.5)%Si硅钢片力学性能分析 |
3.3.1 铸锭力学性能分析 |
3.3.2 热轧板力学性能分析 |
3.3.3 Fe-(3.0-4.5)%Si高硅钢冷轧板力学性能分析 |
3.4 Fe-(3.0-4.5)%Si硅钢片磁性能分析 |
3.5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工艺窗口 |
3.6 本章小结 |
4 Fe-4.5%Si合金制备高强度电工钢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 Fe-4.5%Si合金的加工性能 |
4.3 Fe-4.5%Si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 |
4.4 Fe-4.5%Si冷轧薄板的磁性能 |
4.5 Fe-4.5%Si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4.5.1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4.5.2 磁性能各向异性 |
4.6 性能比较 |
4.7 再结晶过程中显微组织变化和织构演变 |
4.7.1 显微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4.7.2 再结晶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
4.8 冷轧薄板厚度对性能的影响 |
4.8.1 冷轧薄板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8.2 冷轧薄板厚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
4.8.3 再结晶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 |
4.8.4 性能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5 常化处理对高强度电工钢性能的影响及织构演变规律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热轧板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5.3 冷轧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5.4 热轧板常化处理温度对冷轧板性能的影响 |
5.4.1 热轧板常化处理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 热轧板常化处理对冷轧板磁性能的影响 |
5.4.3 冷轧薄板性能区间及性能比较 |
5.5 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5.5.1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5.5.2 磁性能各向异性 |
5.6 冷轧薄板性能提升机理研究 |
5.6.1 高强度等级性能提升机理 |
5.6.2 低强度等级性能提升机理 |
5.6.3 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6 Fe-4.0%Si合金Cu合金化制备高强度电工钢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 固溶温度对力学性能和磁性能影响 |
6.3 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 |
6.4 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6.5 冷轧薄板性能对比与评价 |
6.6 加工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6.7 时效过程中富Cu析出物观察 |
6.8 时效过程中铁损变化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核级锆中的FCC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锆的α相和β相 |
1.3 孪晶 |
1.4 FCC相 |
1.4.1 形貌特征及表征方法 |
1.4.2 与HCP基体的位向关系 |
1.4.3 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1.5 FCC相形成机制 |
1.5.1 B型FCC相 |
1.5.2 P型FCC相 |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2.1 材料制备 |
2.2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3章 FCC相变路径的晶体学讨论 |
3.1 引言 |
3.2 晶体结构 |
3.3 α→FCC |
3.3.1 FCC与α的复合极射赤面投影图 |
3.3.2 FCC与α的电子衍射谱 |
3.3.3 FCC相的变体 |
3.4 β→FCC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固态纯锆中的FCC相 |
4.1 引言 |
4.2 FCC相 |
4.2.1 尺寸及分布 |
4.2.2 锯齿状FCC相 |
4.2.3 T形交叉的B型与P型FCC相 |
4.2.4 B型FCC相相变中间态 |
4.2.5 B型FCC相中的孪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态纯锆中的FCC相 |
5.1 引言 |
5.2 1200℃/8h固溶处理 |
5.2.1 FCC相的尺寸及分布 |
5.2.2 B型FCC相 |
5.2.3 T形交叉的B型与P型FCC相 |
5.3 860℃/100h退火处理 |
5.3.1 FCC相的尺寸及分布 |
5.3.2 B型FCC相 |
5.3.3 P型FCC相形成新机理 |
5.3.4 FCC相新的位向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形态纯锆中的FCC相及无公度调制结构 |
6.1 引言 |
6.2 三点弯曲变形诱导的FCC相 |
6.2.1 显微组织 |
6.2.2 相变晶体学 |
6.2.3 B型与P型FCC相的交互作用 |
6.2.4 α基体中的无公度调制结构 |
6.3 显微压痕诱导的FCC相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3)STEM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以“工程师女孩”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TEM教育的蓬勃发展 |
1.1.2 工程教育不断受到重视 |
1.1.3 STEM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STEM主题式课程 |
1.3.2 STEM自我效能感 |
1.3.3 工程职业认同发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2.1.2 自我效能理论 |
2.2 STEM教育的性别研究 |
2.2.1 国外STEM教育的性别研究 |
2.2.2 国内STEM教育的性别研究 |
2.3 女性STEM项目与课程评析 |
2.3.1 女性STEM研究评析 |
2.3.2 女性STEM项目评析 |
2.3.3 女性STEM课程评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工程师形象认知绘图 |
3.3.2 STEM自我效能感量表 |
3.3.3 工程学习态度量表 |
3.3.4 工程职业认同发展量表 |
3.3.5 学生课程反馈问卷 |
3.3.6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3.4 研究流程 |
3.5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5.1 数据资料收集 |
3.5.2 资料分析方法 |
第4章 调研与课程设计 |
4.1 学生调研 |
4.2 课程大纲 |
4.3 课程目标 |
4.4 专家评估 |
4.5 课程实施 |
第5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5.1 工程师形象认知绘图前测分析 |
5.1.1 第一类编码分析 |
5.1.2 第二类编码分析 |
5.1.3 绘图来源分析 |
5.2 STEM自我效能感量表前后测分析 |
5.3 工程学习态度量表前后测分析 |
5.4 工程职业认同发展量表前后测分析 |
5.4.1 学术维度前后测分析 |
5.4.2 工程职业维度前后测分析 |
5.5 学生课程反馈问卷与访谈记录分析 |
5.5.1 课程教学感受 |
5.5.2 工程概念理解 |
5.5.3 学习态度反馈 |
5.6 讨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小学高年级女学生对工程师形象的认知存在刻板印象理解片面 |
6.1.2 工程师女孩主题式STEM课程使女学生STEM自我效能感提升显着 |
6.1.3 工程师女孩主题式STEM课程使女学生工程学习态度提升显着 |
6.1.4 工程师女孩主题式STEM课程对女学生工程职业认同发展有促进作用 |
6.2 研究建议 |
6.2.1 提升女性STEM自我效能感 |
6.2.2 重视女性STEM教育与课程开发 |
6.2.3 女性STEM课程设计建议 |
6.2.4 女性STEM课程实施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工程师形象认知绘图 |
附录B STEM与工程量表 |
附录C 学生课程反馈问卷 |
附录D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E 课程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F STEM课程专家评估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5)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速钢 |
2.1.1 高速钢的发展 |
2.1.2 高速钢的生产工艺 |
2.1.3 高速钢中的合金元素及碳化物 |
2.2 粉末高速钢 |
2.2.1 制粉工艺 |
2.2.2 成形工艺 |
2.2.3 烧结工艺 |
2.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3.1 课题来源 |
2.3.2 选题意义 |
2.3.3 主要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案及检测方法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化学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粉末的流动性 |
3.2.4 粉末的松装密度 |
3.2.5 粉末的振实密度 |
3.2.6 物相分析 |
3.2.7 密度测量 |
3.2.8 显微形貌观察与分析 |
3.2.9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3.2.10 力学性能测试 |
4 气雾化粉末的烧结特性及工艺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 粉末性能及组织研究 |
4.2.1 粉末形貌和性能 |
4.2.2 粉末的压制性 |
4.2.3 粉末的组织 |
4.3 碳化物的析出长大规律 |
4.4 气雾化粉末的包套热等静压组织 |
4.5 烧结工艺和粉末处理对气雾化粉末烧结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5.1 气雾化粉末的气氛烧结组织及特性 |
4.5.2 气雾化粉末的真空烧结组织及特性 |
4.5.3 粉末粒径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5.4 粉末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微细高速钢粉末的烧结特性和组织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粉末性能及组织研究 |
5.2.1 粉末形貌和性能 |
5.2.2 粉末的压制性 |
5.2.3 粉末的组织 |
5.3 碳化物的析出长大规律 |
5.4 微细高速钢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氧分析 |
5.5 微细高速钢粉末的包套热等静压组织 |
5.6 烧结工艺对微细高速钢粉末的烧结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5.6.1 气氛烧结 |
5.6.2 真空烧结 |
5.7 本章小结 |
6 粉末高速钢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2 热处理工艺及对粉末高速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6.2.1 淬火工艺及组织 |
6.2.2 回火组织及硬度 |
6.3 粉末高速钢的性能对比 |
6.4 化学添加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4.1 碳含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4.2 添加Ti对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
6.5 强化致密化对粉末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5.1 无包套热等静压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6.5.2 锻造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6.5.3 性能 |
6.6 本章小结 |
7 氮化物强化粉末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机理研究 |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7.2 氮气反应烧结机理分析 |
7.2.1 反应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
7.2.2 相形成能计算 |
7.3 组织及性能分析 |
7.3.1 烧结密度 |
7.3.2 显微组织 |
7.3.3 相分析 |
7.3.4 力学性能 |
7.4 强化机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灌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滴灌灌水器 |
1.2.2 滴灌带制造 |
1.2.3 渗灌技术 |
1.3 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 |
1.3.1 发泡法 |
1.3.2 其他方法 |
1.4 PE与PLA发泡研究现状 |
1.4.1 PE发泡 |
1.4.2 PLA发泡 |
1.5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拉伸流变主导的挤出发泡特性及实验方案 |
2.1 连续体积拉伸流场 |
2.2 拉伸流变主导的塑化输运装置 |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
2.2.2 体积拉伸流场下的发泡特性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原材料 |
2.3.2 设备及仪器 |
2.3.3 样品的制备 |
2.3.4 测试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LDPE基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 |
3.1 LDPE发泡 |
3.1.1 泡孔结构 |
3.1.2 结晶性能 |
3.1.3 力学性能 |
3.2 LDPE/CB发泡 |
3.2.1 复合材料 |
3.2.2 泡孔结构 |
3.2.3 结晶性能 |
3.2.4 力学性能 |
3.2.5 发泡过程 |
3.3 LDPE/PS发泡 |
3.3.1 共混材料 |
3.3.2 泡孔结构 |
3.3.3 结晶性能 |
3.3.4 力学性能 |
3.3.5 LDPE/PS/CB发泡 |
3.4 LDPE/LDPE/CB发泡 |
3.4.1 泡孔结构 |
3.4.2 结晶性能 |
3.4.3 力学性能 |
3.5 LDPE/DCP/CB发泡 |
3.5.1 泡孔结构 |
3.5.2 结晶性能 |
3.5.3 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LDPE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影响 |
4.1 挤出工艺的影响 |
4.1.1 转速的影响 |
4.1.2 温度的影响 |
4.2 吹塑工艺的影响 |
4.2.1 拉伸破孔 |
4.2.2 吹胀破孔 |
4.2.3 吹拉协同破孔 |
4.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4.3.1 基本属性 |
4.3.2 破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PE基多孔微灌带水力性能及渗流特性 |
5.1 压力与流量关系 |
5.2 渗水均匀度系数 |
5.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5.4 渗流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PLA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 |
6.1 PLA/PBS共混物 |
6.1.1 微观形貌 |
6.1.2 结晶性能 |
6.1.3 冲击韧性 |
6.2 PLA/PBS/OMMT复合材料 |
6.2.1 微观形貌 |
6.2.2 剥离机理 |
6.2.3 溶解实验 |
6.2.4 DSC分析 |
6.2.5 DMA分析 |
6.2.6 热稳定性分析 |
6.2.7 力学性能测试 |
6.3 PLA/PBS/OMMT发泡材料 |
6.3.1 微观结构 |
6.3.2 力学性能 |
6.4 PLA基多孔微灌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球团矿生产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1 球团矿的特点 |
2.1.2 国外球团矿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 |
2.1.3 国内球团矿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 |
2.1.4 铁矿球团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
2.2 球团矿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
2.2.1 球团矿竖炉生产工艺 |
2.2.2 球团矿链篦机-回转窑生产工艺 |
2.2.3 球团矿带式焙烧机生产工艺 |
2.3 球团矿的种类及特点 |
2.3.1 酸性球团矿 |
2.3.2 碱性球团矿 |
2.4 球团矿还原过程膨胀现象的研究现状 |
2.4.1 球团矿还原过程膨胀机理 |
2.4.2 碱金属、氟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
2.4.3 脉石组分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
2.4.4 含镁添加剂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
2.4.5 焙烧温度对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
2.4.6 还原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 |
2.4.7 内配碳对双层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
2.5 国内外高炉炉炉料结构中球团矿使用情况 |
2.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3 碱性球团制备原料基础性能研究 |
3.1 铁精矿基础性能研究 |
3.2 膨润土基础性能研究 |
3.3 石灰石粉基础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4 碱性球团焙烧固结机理及还原膨胀行为研究 |
4.1 球团矿焙烧过程热力学模型建立 |
4.2 不同碱度球团矿的模型计算结果及固结机理分析 |
4.3 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验证 |
4.3.1 不同碱度球团矿试验的制备研究 |
4.3.2 不同碱度球团矿XRD衍射法分析 |
4.3.3 不同碱度球团矿显微结构分析 |
4.3.4 不同碱度球团矿微观结构图像分析 |
4.4 不同碱度球团矿的还原过程体积膨胀机理研究 |
4.4.1 不同碱度球团还原过程的体积膨胀性能实验结果 |
4.4.2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4.3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后的显微结构分析 |
4.4.4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5 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制备技术研究 |
5.1 碱性球团矿生球制备试验 |
5.2 碱性球团生球干燥特性研究 |
5.2.1 不同碱度下的生球爆裂温度 |
5.2.2 不同碱度下的生球干燥速率 |
5.3 碱性球团预热焙烧制度研究 |
5.3.1 预热制度 |
5.3.2 焙烧制度 |
5.4 链箅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合理工艺参数研究 |
5.4.1 碱性球团矿合理链篦机干燥预热工艺参数研究 |
5.4.2 碱性球团矿合理回转窑焙烧工艺参数研究 |
5.4.3 不同碱度球团矿对比试验研究 |
5.5 小结 |
6 太钢碱性球团矿工业生产试验研究 |
6.1 第一次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工业试验研究 |
6.1.1 工业试验条件 |
6.1.2 工业试验过程 |
6.1.3 工业试验结果及讨论 |
6.2 球团强度对还原膨胀的影响 |
6.2.1 不同抗压强度碱性球团矿的外观 |
6.2.2 不同抗压强度碱性球团矿的显微结构分析 |
6.2.3 不同抗压强度球团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
6.3 球团粒度对还原膨胀的影响 |
6.3.1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的外观 |
6.3.2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的显微结构分析 |
6.3.3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
6.4 第二次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工业试验研究 |
6.4.1 控制碱性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措施 |
6.4.2 工业试验条件 |
6.4.3 工业试验结果及讨论 |
6.5 小结 |
7 碱性球团矿在太钢特大型高炉炉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
7.1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块状带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 |
7.1.1 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热力学模型建立 |
7.1.2 模型可靠性评价及计算结果讨论分析 |
7.2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炉料熔滴性能的影响研究 |
7.2.1 炉料熔滴性能实验方案及原料条件 |
7.2.2 炉料熔滴性能实验结果及讨论 |
7.2.3 基于炉料熔滴试样的渣铁分离行为研究 |
7.3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炉缸渣铁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 |
7.3.1 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的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建立 |
7.3.2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可靠性评价 |
7.3.3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热力学模型计算原始数据 |
附录B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可靠性验证计算原始数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 |
1.2.2 方镁石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1.2.3 高镁水泥的膨胀性能 |
1.3 论文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材料、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1 高镁水泥及熟料成分分析用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2 高镁水泥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用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3 其他仪器设备 |
第3章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测定方法的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2 测定原理及步骤 |
3.3 测定公式的推导 |
3.4 内标物的制备 |
3.4.1 镁质原材料的确定 |
3.4.2 灼烧温度的确定 |
3.5 试验条件的优化 |
3.6 回收率的测定(方法验证) |
3.7 XRD定量测定(方法验证) |
3.8 SEM分析和膨胀性能(方法验证) |
3.8.1 SEM分析 |
3.8.2 膨胀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膨胀性能关系的研究 |
4.1 研究方案 |
4.2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4.2.1 高镁水泥熟料中MgO的化学分析及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 |
4.2.2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XRD分析 |
4.2.3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岩相分析 |
4.2.4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SEM分析 |
4.3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高镁水泥熟料中其他矿物组成的影响 |
4.3.1 高镁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
4.3.2 高镁水泥熟料的XRD分析 |
4.4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高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4.4.1 高镁水泥的强度性能 |
4.4.2 高镁水泥的膨胀性能 |
4.5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与其膨胀性能之间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方镁石测定方法和调控技术在高镁水泥制备中的应用 |
5.1 高镁水泥矿物组成的优化 |
5.1.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1.2 高镁水泥的性能 |
5.2 高镁水泥的工业化制备 |
5.3 高镁水泥的混凝土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9)他人的篝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我们那个地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陌生的路和自己的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成长的学费 |
1 |
2 |
3 |
4 |
第四章时间是天下的朋友 |
1 |
2 |
3 |
4 |
5 |
6 |
7 |
(10)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幼儿学校与幼儿园 |
(二)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 |
(三)英国与英格兰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研究 |
(二)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研究 |
(三)关于19世纪英国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五、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幼儿慈善机构发展的背景 |
一、中上层社会热衷于慈善事业 |
二、中上层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
三、中上层社会幼儿教育观的改变 |
第二节 济贫院中的幼儿教育 |
一、济贫院的生源 |
二、济贫院的管理 |
三、济贫院的教学 |
第三节 育婴堂中的幼儿教育 |
一、育婴堂的创办 |
二、育婴堂的生源 |
三、育婴堂的教学 |
四、育婴堂的经费 |
第四节 主日学校中的幼儿教育 |
一、主日学校的创办 |
二、主日学校的发展 |
三、主日学校的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 |
第一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创办的背景 |
一、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
二、童工现象十分严重 |
三、贫困幼儿入学率很低 |
第二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 |
一、幼儿学校的创办宗旨 |
二、幼儿学校的理论基础 |
三、幼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
第三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影响 |
一、促进英国一批幼儿学校的诞生 |
二、推动其他国家幼儿学校的创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 |
第一节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贫困幼儿教育问题的凸显 |
二、政府对贫困幼儿教育的放任 |
三、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冲突加剧 |
第二节 民间幼儿学校组织的成立 |
一、幼儿学校协会 |
二、格拉斯哥幼儿协会 |
三、本土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
第三节 怀尔德斯平对幼儿学校运动的贡献 |
一、创建幼儿学校体系 |
二、建立幼儿学校网络 |
三、改变社会幼儿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 |
第一节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推进的背景 |
一、英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
二、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 |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在英国的传播 |
第二节 “申请资助”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申请资助”制度的产生 |
二、政府对幼儿学校的督查 |
三、“申请资助”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支付”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结果支付”制度的产生 |
二、“结果支付”制度的内容 |
三、“结果支付”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普及的背景 |
一、基础教育的落后 |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
三、社会财富的激增 |
第二节 法律推动下幼儿学校教育的普及 |
一、普及入学的启动:1870年《福斯特法案》 |
二、强制入学的推动:1876年《桑登法案》 |
三、免费入学的实现:1891年《免费初等教育法》 |
第三节 幼儿学校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改革 |
一、大力开办婴幼儿班 |
二、逐渐去“国教化” |
三、借鉴福禄贝尔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 |
一、上层社会需要推动幼儿学校发展 |
二、经济发展为幼儿学校提供了条件 |
三、法律为政府主导幼儿学校提供保障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特征 |
一、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 |
二、幼儿学校的发展模式自下而上 |
三、幼儿学校发展带有明显的阶级特性 |
四、幼儿学校发展延续怀尔德斯平体系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影响 |
一、促进了幼儿学校从慈善到福利的转变 |
二、推动了教育场所从家庭到社会的转移 |
三、实现了幼儿教育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长大了发明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 张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核级锆中的FCC相[D]. 袁福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STEM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以“工程师女孩”课程为例[D]. 孙宗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5]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D]. 孙海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D]. 谈灵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D]. 李昊堃.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1)
- [8]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D]. 马忠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0
- [9]他人的篝火[J]. 阿拉提·阿斯木. 民族文学, 2020(07)
- [10]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D]. 唐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