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情况下高层建筑应急供电能力分析论文_李飞

停电情况下高层建筑应急供电能力分析论文_李飞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民用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民用建筑应急照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坏,或在停电时尽量减少损失,必须优化民用建筑应急照明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停电;应急供电能力

前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用建筑的楼层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内部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也增加了发生停电事故的概率,因此,民用建筑对应急照明设计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应急照明具有在事故发生时确保用户安全的重要作用,所以相关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应急照明设计工作,明确应急照明设计工作中的不足,从应急照明光源的选择、持续工作时间以及应急电源的选择方面进行优化。

1应急照明分类及应急灯具的光源选择

1.1应急照明分类

应急照明大致可以分为备用照明、安全照明以及疏散照明3种。首先,备用照明是为了在正常照明系统无法工作时备用的照明装置,比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场所都会安装备用照明装置;其次,安全照明就是为了在正常照明系统工作突然中断时,保证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比如医院手术室中的安全照明装置;最后,疏散照明是为了使人员在火灾情况下,能从室内安全撤离到室外而设置的照明装置。比如,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等场所的疏散照明。疏散照明中应用的灯具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种是具有疏散指示方向功能的灯具,如安全出口灯指示灯;另外一种是为了提升疏散时照度的灯具,即疏散应急灯。

1.2应急灯具的光源选择

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可知,应急照明装置点亮时间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安全照明需要在0.25秒内点亮;第二,疏散照明需要在5秒内点亮;第三,备用照明需要在5秒内点亮,金融商业交易场所的备用照明需要在1.5秒内点亮。这些要求需要应急灯具的光源能够实现瞬时启动,白炽灯、碘钨灯以及采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都是具有快速启动功能的光源。

2应急照明持续工作时间

2.1疏散照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民用建筑疏散照明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能低于30分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疏散照明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能低于30分钟。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要高于普通民用建筑,而疏散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却比较短,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疏散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均应大于30分钟,没有区分建筑类型,因此民用建筑中疏散照明持续工作时间都应大于30分钟。

2.2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

安全照明以及备用照明的持续工作时间需要依据应用场所实际情况而定。例如,避难疏散区域的备用照明装置的持续时间需要大于60分钟。对于一些消防工作区域来讲,需要备用照明持续时间需要确保消防工作人员能完成工作并撤离。例如,消防控制室、配电室区域、发电站等,备用照明装置持续工作时间都不能低于180分钟。因为这些场所持续工作时间通常较长,所以普通的蓄电池灯取法满足其要求,所以,备用照明的电源通常会由柴油发电机组提供。但是,由于柴油发电机的起动时间通常都大于5秒,不能满足应急照明装置瞬时启动的要求,所以需要在灯具上安装蓄电池,蓄电池具有柴油发电机起动过程中过渡照明的作用。在柴油发电机完全起动之后,蓄电池会自动进入充电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高层建筑在停电情况下的应急供电措施

3.1确保高层建筑应急供电线路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在进行应急供电线路设计时,要着重考虑高层建筑对于线路情况和高层负荷的要求,参考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图,区分层与层、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设计美感以及设计安全性考虑,在关于高层建筑的应急供电线路上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同时,在高层建筑的线路设计中,设计者要考虑到在线路安装的时候要避免线路受潮、受挤压、受到腐蚀和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线路的绝缘性功能下降,容易因为线路缘故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为了保证应急供电线路的安全性和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感,线路设计者要在原本的高层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层建筑的了解,采取安全措施避开容易影响线路绝缘性的因素,尽量加强电路线路设计的隐蔽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考虑将线路设计嵌入到建筑的墙体中去,但这种设计方法在实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开潮湿的地方,因为嵌入墙体的布线方式一旦完工,如果出现问题,再次修复和整合不但需要耗费很大的经济成本,还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墙体进行破坏重建,这也是一种可以避免的资源浪费。另外,可以选用自动化、声控等相关设备,设定一定的线路负荷值,在线路电量负荷达到负荷值以上,将自动断电或者降低供电能,以此确保高层建筑的应急供电线路安全。

3.2高层建筑要注意设计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在高层建筑中,针对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和设计相对应完善的应急互动机制,不仅仅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还需要与用户之间进行沟通,建立有效且及时的互动路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的与高层建筑用户进行联系,方便了解用户的即时信息,确保用户的安全。而要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理方案,需要在事故应急处理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所以,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表面上看是一种失误和缺陷,但实际上,这也是线路维护人员总结经验的良好时机。当然在日常生活中,高层建筑相关负责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建相对应应急救助服务队,训练服务队的应急能力,同时也要培养高层建筑用户的突发事件应急自救手段和常识,组建应急物资,时常对这些物资进行检查验收,保证物资的质量,优化升级服务队伍,避免发生因为停电引发对高层建筑用户的其他伤害。

住宅建筑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

①负荷等级一级建设规模: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为50m~100m且19~34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②负荷等级二级建设规模:10~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3.3政府根据相关标准对存在问题的高层建筑勒令改造

政府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要严格的进行审核验收,而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仅仅依靠市场和建筑本身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应急供电进行把控。政府在进行对高层建筑审核验收时,可以与高层建筑各方面的专家、相关建筑管理部门联合对新建的高层建筑进行审核验收,根据专家方面给出的意见对高层建筑中存在问题的方面勒令改造,注重对于用电方面、电源配置、线路安全、应急设备的检查,以防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够启动相应的应急供电设施。同时政府对于建造年份较长的高层建筑也要定期的检验,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应急供电设施要及时给予更换。同时,政府等相关建筑部门可以根据高层建筑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政策制度,严格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团队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政策来执行,将工程验收落实到固定式的制定规范上,依照政府出台的政策执行,保证将相关制度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高层建筑的需要配备相对应的应急供电设施,在发生停电时候能够得于缓解。同时针对当前高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予改进和完善,根据政府相关的规定和政策,对高层建筑的应急供电措施作出及时的改进和调整,有效地降低电力资源的浪费,促进供电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李福令.民用建筑中的应急照明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135.

[2]陈李好.民用建筑应急照明的设计[J].建筑知识,2016,36(02):17.

论文作者:李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停电情况下高层建筑应急供电能力分析论文_李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